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顆葡萄

鎖定
《一顆葡萄》是近現代詩人車前子創作的一首現代詩。這首詩通過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的,客觀的又主觀的流動視角,講述了一個美妙的“故事”。一顆墜落的葡萄和“一架綠色的軟梯”之間有着精神上的呼應,葡萄是實在的,“綠色的軟梯”則是無形的,純粹精神性的。這首詩通過虛實相應、平行推進的結構,從而增強了詩的感染力。
作品名稱
一顆葡萄
作    者
車前子
創作年代
現代
作品出處
《紙梯》
文學體裁
現代詩

一顆葡萄作品原文

一顆葡萄
一顆葡萄被結實的水
脹得沉甸甸沉甸甸後,墜落了
墜落就是展開的過程。
這顆葡萄像一架綠色的軟梯一直
拖到大地上。
結實的水被泥土吮幹
那些核就從一扇門裏出來
又開始爬向梯頂
葡萄更多更多了亂哄哄地説
跳呵跳呵一起往下跳。
從很遙遠的地方
跳下。 跳下
我們。 我們
一直跳到大地上
梯子從自己的影子中探長雙手叉開兩腿
梯子把黑暗的影子從身上脱下
從很遙遠的地方
我們跳下後又爬上梯頂超越牆頭眺望天外
接近天堂的是梯子穿過地獄的是門
星球轉動我們生生死死。
但有一顆葡萄不會消失
這顆葡萄像一架綠色的軟梯從高處展開
一直拖到了大地上。 [1] 

一顆葡萄詞句註釋

①結實的水:指果肉,它可表示葡萄晶瑩透明的質感。
②墜落就是展開的過程:是就生命的繁街而言的。
③軟梯:比喻墜落的軌跡,“軟”可表示“虛”的意思。
④吮幹:是相對於“水”而言的,指果肉的腐爛。
⑤門:比喻核的外殼。
⑥爬:比喻生長。梯頂:指先前生長的高度。
⑦地方:表示“年代”的意思。
⑧跳下:可理解為“產生”、“誕生”。
⑨我們:指人類。
⑩雙手:指“梯子”上端的兩根豎木。兩腿:指“梯子”下端的豎木。
⑪脱下:表示“消失”的意思,它可將“影子”比喻為衣服。
⑫牆頭:指人類認識的疆域。天外:指宇宙萬物。
⑬梯子:指生長的高度。門:指種子的外殼。
⑭葡萄:比喻生命
⑮高處:指生命進化的高度。 [1] 

一顆葡萄創作背景

車前子深受現代詩風的薰陶,其竭力將情感與思想淡化控制,顯示出其作品鮮明的現代個性。《一顆葡萄》屬於先鋒派詩歌,非常有特點的是詩人把自我隱去,或者説是詩人幻化為葡萄了,詩中表現葡萄的“墜落”、“跳下”的展開過程,非常巧妙地處理好了抽象與具象的關係。詩中把一顆葡萄比喻成“綠色的軟梯”,而且貫串全詩,表現出一種生命的深層聯繫。 [2] 

一顆葡萄作品鑑賞

這是一首新穎別緻的小詩。作者通過對一顆葡萄的墜落和昇華的“呈示”,揭示了死亡與新生這兩種生命情調的共存。
首先,作者通過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的,客觀的又主觀的流動視角,講述了個美妙的“故事”。一顆葡萄成熟後,就墜落到了地上。而墜落也意味着新生,於是,這顆葡萄的核又生根抽芽長葉,“像一架綠色的軟梯/一直拖到了大地上。”於是,它又“爬上梯頂超越牆頭”,於是,它又“像一架綠色的軟梯從高處展開,/一直拖到了大地上。”並且,伴隨的是不斷的跳下、跳下、跳下。詩人在這裏反覆講述顆葡萄的生命循環過程,即死亡和新生。不過,它已不是簡單的重複,而是昇華。
其次,一顆墜落的葡萄和“一架綠色的軟梯”之間還有着精神上的呼應。葡萄是實在的,“綠色的軟梯”則是無形的,純粹精神性的。這兩個復現意象造成的是虛實相應、平行推進的結構前者是“事態”的具象發展,而後者則是“事態”的抽象進程。前者用諸多短句進行簡潔的“交代”,後者着意採用綿長的句型完成無限彌散的“具象的抽象”。詩歌結構的複雜深入和孤立,於此可見一斑。這裏如果再進一步借用立體派的審美眼光來看此詩的結構,可以發現,這裏有端凝的詩行像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有綿長絮叨的詩行像一架綠色的軟梯,而第五節的排列形式則像一篷葡萄架。這些格外考究的外形,既是為作品的內容服務,又增強了閲讀時的快感。
此外,這首詩的語言態度不是一般的“體驗”式的,而是一種比較客觀的“講説”。作者沒有“進入”葡萄,也無意於“移情”,説來説去他只是做一個“窺視者”,説來説去那只是一顆葡萄。在作者看來,葡萄不一定非得和人的意志有關才顯得重要,葡萄本身的生命力就足夠他讚美了。這本身就是一種“精神”,作者不是“發現”,而只是“呈現”罷了(當然,這種“呈現”也不是完全排斥作者的“主觀”參入)。正由於只是“呈現”,便會有更多的東西有待於讀者去“發現”。 [3] 

一顆葡萄名家點評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童慶炳、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原常務理事劉錫慶、汕頭大學文學院終身教授王富仁:這是一首象徵性的抒情詩,揭示的是死亡與新生的辯證關係。詩人以兩種視角切入詩歌。前四節與後兩節,他以一個冷靜的“旁觀者”敍述葡萄的“故事”,中間兩節詩人化為“一顆葡萄”自述“我們”的“爬上”與“跳下”的遊戲。這種入乎其裏出乎其外的抒情結構,使得小詩搖曳多姿,活潑風趣。一顆沉甸的葡萄,通過“綠色的軟梯”與大地發生了精神的聯繫、情感的呼應。“綠色的軟梯”,它不僅是“葡萄”的藤,而且是生命的“葡萄”成長的過程,“葡萄”的水分緣此而來,“葡萄”的上下靠它展開。事實上, “梯子”、 “葡萄”是一種象徵,通過綠色我們可以聯想到生命,聯想到墮落/昇華、至善/罪咎、死亡/新生……。值得一提的是,詩人並沒有一味地葡萄下去。他用“接近天堂的是梯子”,將“爬上”、“超越”、“眺望”溝通起來;用“穿過地獄的是門”,將“墜落”、“跳下”相聯繫。最後把星球的轉動、人類的生死與葡萄的循環對接起來,進一步將“葡萄”生命化、宇宙化。這種具象的抽象,顯示了詩人的非凡才華,在先鋒詩歌中的確不太多見。另外,這首詩的語言非常平淡,一望便知,但由於詞句之間的神秘組合,便滋生了流動不居的意味,你可以豪不費力進入語言層面,但很難窮盡語言背後的意義。(《中學生閲讀與欣賞:中國現當代詩歌卷》) [4] 
河北省作家協會原副主席陳超:這首詩造境奇幻,但意味卻是很好體會的。看來,詩人關心的是美本身,而不是什麼詩歌之外的“深刻”這顆葡萄是一個象徵。是理想的、純淨的、生命的象徵。當它成熟後,被沉甸甸的液汁墜落了。但這是生命成熟的標誌。你看,它的水被泥土吮幹後,那粒生命的核又冒出新芽.重新攀上梯頂。落入泥土是為了更加認識梯頂外的天空,更多的成熟的葡萄紛紛跳下大地,“跳下後又爬上,梯頂超越牆頭眺望天外”葡萄藤長長地拖在地上、它的綠蔭被詩人看做從身上脱下的影子。這棵葡萄是怎樣的一棵空幻晶美的葡萄呵、但它並不纖弱、它蓬鬆地往上生長,它要搭一架接近天堂的梯子。而這一架梯子就是從“……扇門裏出來”的那顆葡萄核街生的。詩人説“穿過地獄的是門”,就道出了理想、純淨和生命是穿過地獄、煉獄。東終接近天堂的。這是一個不斷迴歸的起點。真實的生命必將反覆燥芽、墜落、再媒……“星球轉動我們生生死死。但有一顆葡萄不會消失”這顆葡萄是人類永恆的精神、向上的精神。它死去了,但它會在另外的地方重新生長,“這顆葡萄像一架綠色的軟梯從高處展開一直拖到了大地上。這首詩寫得精緻豐美,像一顆晶瑩的葡萄:但不淡渺輪曼,像一顆沉甸甸的葡萄。這是一顆詩的葡萄,它成熟、透明、甘甜、渾圓。(《中國探索詩鑑賞辭典》) [5] 
河北省作家協會原副主席陳超:從語言上看,這首詩在文本接受方面幾乎一無障礙。這裏的語言態度不是一般的“體驗”式的,而是一種冷客觀的“講説”。詩人沒有“進入”葡萄,也無意於“移情”,説來説去他只是做一個“窺探者”,説來説去那只是一顆葡萄。在詩人看來,葡萄不一定非得和人的意志有關才顯得重要,葡萄本身的生命力就足夠他讚美了。這本身就是一種“精神”,詩人不是“發現”,而只是“呈現”罷了。這種不動聲色的客觀化處理,使詩的語言成為不可窮盡的東西,因為它沒有表現更多,反而有着更多的東西被讀者表現出來。(《新詩鑑賞辭典》) [6] 

一顆葡萄作者簡介

車前子(1963—),原名顧盼,又名老車。詩人、散文家、藝術批評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蘇州市作家協會理事。蘇州人,居住在北京。199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在海內外出版有詩集與散文隨筆集《紙梯》《懷抱公雞的素食者》《散裝燒酒》《像界河之水》《明月前身》《手藝的黃昏》《雲頭花朵》《江南話本》《魚米書》《好花好天》《茶飯思》《不寒窗集》等;舉辦過個人藝術展;參加過書畫聯展。 [7] 
參考資料
  • 1.    鄭觀竹編著.現代詩三百首箋註:花城出版社,2008.6:第344頁
  • 2.    王志清主編.中外詩歌精品閲讀·高中卷: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02:第77頁
  • 3.    呂桂田,代漢林等編.精美詩歌賞析 睿智敍懷: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12:349-350
  • 4.    童慶炳 劉錫慶 王富仁主編 李霆鳴選編.中學生閲讀與欣賞:中國現當代詩歌卷: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08月第1版:第229頁
  • 5.    陳超著.中國探索詩鑑賞辭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08月第1版:第551頁
  • 6.    公木主編.新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1.11:1013
  • 7.    中國詩歌研究中心主編.新世紀十年散文詩選:灕江出版社,2015.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