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蔸雨水一蔸禾

(蔡皋著散文集)

鎖定
《一蔸雨水一蔸禾》是蔡皋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18年12月。 [2] 
該書記述作者侍弄花草、養魚觀鳥的閒暇時光。該書擺脱了懷舊的窠臼,以活潑潑的童真童趣,以與動植物對話、“清談”的方式,迴歸動植物的本體價值,以人觀物,以物觀人,實現生命間的呼應、共振,傳達出一種樸素的人文理想,由此喚醒讀者對生命熱烈的愛。 [3] 
作品名稱
一蔸雨水一蔸禾
作    者
蔡皋
文學體裁
散文集
字    數
22萬字
首版時間
2018年12月

一蔸雨水一蔸禾內容簡介

該書分為“陽春有腳”“無痕有味”“一蔸雨水一蔸禾”“花開在雨縫子裏”“一日三,三日九”“風行水上”六部分,記述作者侍弄花草、養魚觀鳥的閒暇時光:如爬牆虎花籽炸裂,石榴裂出“紅寶石”,把白菜種成花,清晨起來接太陽,從中探尋萬物生靈原初的詩意和美感。 [2-3] 

一蔸雨水一蔸禾作品目錄

壹 陽春有腳
貳 無痕有味
叁 一蔸雨水一蔸禾
肆 花開在雨縫子裏
伍 一日三,三日九
陸 風行水上 [2] 

一蔸雨水一蔸禾作品鑑賞

對生命的敬畏始於對生活本身的感恩,在蔡皋看來,傳統與美不是封存在紙上、抽離於日常的東西,而是與具體生活緊密關聯的一事一物。《一蔸雨水一蔸禾》不離日用常行,從生活的庸常切入到生命的本質,以顯微鏡一般的洞察力細細品悟人生體驗,關注樸實無華的民間精神。去除歷史符號和美學概念,跳脱出博物館、美術館等傳統意義上陽春白雪式的藝術殿堂,蔡皋展現的是生活本身,美在當下,在風裏雨裏、花裏樹裏、鍋碗瓢盆裏。只要對生活的熱情不死,在日常性中流淌的美就不會消失。一旦人們習慣了某種生活方式,對生活中的事物習以為常,就會缺乏對其的驚奇式反思。作者“寫生式”隨筆散文始終充盈着強烈的現場感,通過原始的小道理來闡釋人生的大格局,懂此可懂其他。洗臉是人們司空見慣的事情,在蔡皋筆下,擁有了新意,上升為“清潔自己才可以清潔環境”“自己的藝術,本質上不就是一種清潔工的工作嗎”。寫字是普通的日常,小孫子孩童式的體驗方式,讓大人重新認識了字的可愛。蔡皋以兒童視域的純淨記錄,讓讀者不錯過日常的微小和美麗。“春天來時,陽光明媚。是以光點替瑞雪迎春。”書中很多這樣的短句子,既典雅清素又不循規蹈矩,生髮出不一樣的美感。
該書中文字擺脱了懷舊的窠臼,毫無老態龍鍾之感,而是以活潑潑的童真童趣,以與動植物對話、“清談”的方式,迴歸動植物的本體價值,以人觀物,以物觀人,實現生命間的呼應、共振,傳達出一種樸素的人文理想,由此喚醒讀者對生命熱烈的愛。作者貪圖一切美好,發掘人與物相似相關的歡欣和憂愁,尋思着生命生長過程的種種意味深長。胡葱知道它本來是什麼,不在意人怎麼看它,就如人找到了自我,不為他人所動地去生活;蓮子堅硬,丟到泥巴里,卻能“心慈心軟地發出根長出芽來”,彷彿人的盔甲保護着內心的軟弱;芫荽在南北方不同的土壤里長出不一樣的樣貌,作者以此參差對照的關係閒談宇宙人生。樓頂的雞和兔對人類持完全不同的態度,雞小心翼翼充滿警惕,兔子缺心眼輕信人,作者用“自由雞”對照“自由人”,以雞的防備心理、對人的不信任隱喻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信任的崩塌,隱蔽地探尋個體性格成因。雞“受的教養比兔子多,原始記憶比兔子多,最關鍵的是記住了人很壞,是雞們的天敵”,這一寓言式的表述也側面折射出作者“性善論”的觀點。隨着知識邊界的一再拓展,人類能觸及的事物範圍更深更廣,爆炸的信息網絡也逐漸模糊了人們對事物的判斷,刪繁就簡,返歸原初,重建價值信仰而不被時代的洪流淹沒,是《一蔸雨水一蔸禾》的真誠寄望。 [3] 

一蔸雨水一蔸禾作品評價

長沙師範學院學前教育學院副教授吳振塵:“《一蔸雨水一蔸禾》是一本很美的散文集,有着中國傳統美學的承繼和表達,在自然日常的觀照體悟發見中,展示出悲憫棲居的自在自得,同時以平常話的形式,傳達給包括兒童在內的讀者,成為兒童散文的一個典範。” [1] 

一蔸雨水一蔸禾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一蔸雨水一蔸禾》
2018年12月
中信出版社
978-7-5086-9381-1 [2] 

一蔸雨水一蔸禾作者簡介

蔡皋,湖南長沙人,祖籍湖南益陽,繪本畫家、作家。曾長期執教於鄉村小學,1982年至2000年供職於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從事圖書編輯工作,曾獲第14屆布拉迪斯拉發國際兒童圖書展(BIB)“金蘋果獎”。 [2]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