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脈

(青少年文旅體驗微紀錄片)

鎖定
《一脈》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司、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指導,中國青年報社、優酷出品,優酷少兒、中青海德承製,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辦公室聯合出品的青少年文旅體驗微紀錄片。 [1-2] 
節目中優酷少兒蕃尼家族作為“《一脈》特派團”實地探訪北京中軸線上的六個地標建築,少年傳承人對話建築、禮樂、詩書、京劇、丹青、體育領域的名家講述人 [4]  呂舟方錦龍辛曉娟王珮瑜、傅察丹青、王濛,呈現中軸線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對當下生活和當地人民的影響力以及未來生長性, [4]  傳遞以北京中軸線為線索的中華民族文化氣質,做到了文旅、文娛、文教的有機融合。 [4] 
中文名
一脈
類    型
青少年文旅體驗微紀錄片
在線播放平台
優酷 [6] 
主要嘉賓
蕃尼家族、呂舟、方錦龍、辛曉娟、王珮瑜、傅察丹青、王濛 [6] 
指導單位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司、北京市廣播電視局
出品單位
中國青年報社、優酷
承製單位
優酷少兒、中青海德
聯合出品單位
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辦公室
首播時間
2023年6月1日
節目集數
7集 [5] 
每集長度
7 分鐘

一脈節目形式

一脈節目背景

北京中軸線全長7.8公里,歷經700多年曆史洗禮,是中國乃至全世界現存保存最完整的傳統都城中軸線,代表了中華文明的偉大成就,承載了深厚的國家禮儀傳統、城市管理傳統、建造技藝傳統、民俗文化傳統。
2023年是北京中軸線申遺的關鍵年,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需要社會各界力量的廣泛參與。藉此優酷少兒充分發揮平台優勢,普及中軸線文化內涵,共同助力中軸線申遺。 [7] 

一脈節目亮點

1、集結六大專業領域文化名家,將真實人生經歷融匯在文化闡述中,以藝術化的影像,結合第一人稱自述,對青少年形成深刻的教育意義。 [8] 
2、特邀六位才藝少年擔當少年傳承人,積極展現當代少年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 [8] 
3、將青少年羣體中的知名IP蕃尼和中軸線文化大IP相結合,優酷少兒蕃尼家族全程真人陪伴,駕起觀眾與嘉賓之間、與文化遺產之間的橋樑,讓青少年更易理解、更感親近。 [8] 

一脈節目意義

優酷少兒充分發揮平台優勢,普及北京中軸線文化內涵,共同助力中軸線申遺。通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年輕化表達,讓厚重的文化遺產更鮮活、更親切、更有趣,引導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保護意識、守護歷史文脈、傳承民族夢想,鼓勵青少年文化自信自強。 [9] 

一脈節目嘉賓

簡介
海報
《一脈》特派團
蕃尼家族·馬樹、蕃尼家族·悦兒、蕃尼家族·芷彤
建築篇
呂舟:《一脈》講述人、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北京中軸線申遺文本團隊負責人
楊天霖(16歲):《一脈》少年傳承人、2022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傳承與創新大賽“中軸視角”小攝影師
禮樂篇
方錦龍:《一脈》講述人、國樂藝術家、樂器收藏家、當代五絃琵琶代表人物
柳懿軒(9歲):《一脈》少年傳承人、師從中國箜篌領軍人物魯璐、2022全球音樂教育聯盟青少年藝術展演總決賽金獎獲獎者
詩書篇
辛曉娟:《一脈》講述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教授、武俠作家“步非煙”
徐書元(11歲):《一脈》少年傳承人、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主題曲《閃亮的雪花》 “掉隊的小鴿子”扮演者、《2023第八季中國詩詞大會》上場選手
京劇篇
王珮瑜:《一脈》講述人、著名京劇演員、餘派老生第四代傳人
湯壹諾(10歲):《一脈》少年傳承人、瑜音社京劇小科班學員
丹青篇
傅察丹青:《一脈》講述人、青年畫家、被喻為“北京胡同記憶的守候者”
楊一樂(13歲):《一脈》少年傳承人、2021中國動漫金龍獎小學組一等獎、2022第八屆徐悲鴻杯國際青少年兒童美術比賽一等獎獲獎者
體育篇
王濛:《一脈》講述人、冬奧會四金得主
李昕怡(11歲):《一脈》少年傳承人、北京市豐台區短道速滑隊隊員、2022北京市青少年短道速滑錦標賽丁組女子500米冠軍
參考資料 [9] 

一脈節目列表

序號
期數
名稱
內容簡介
1
先導片
青少年文旅體驗微紀錄片《一脈》:傳承有根 少年有志
北京中軸線既是地理意義上的一脈,也是歷史意義上的一脈,是建築有序、相映成輝的一脈,更是文化有根、薪火相傳的一脈。《一脈》特派團蕃尼家族探訪北京中軸線上的景山公園、天壇公園、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前門、北京鐘鼓樓、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六位《一脈》講述人對話六位《一脈》少年傳承人,帶來建築、禮樂、詩書、京劇、丹青、體育文化領域的跨代際溝通和紀實性互動。
2
第1集
《一脈》建築篇:清華大學教授呂舟對話天文少年楊天霖,不同視角解讀中軸秩序
北京中軸線就像一條線索,它完整地記錄着整個中華文明的故事。本集《一脈》特派團蕃尼家族來到北京中軸線·景山公園,和《一脈》講述人、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呂舟,《一脈》少年傳承人、 “中軸視角”小攝影師楊天霖一起,登上7.8裏傳統中軸線的制高點景山萬春亭,看見中軸秩序之美,更用新的視角看到新一脈的生長。
3
第2集
《一脈》禮樂篇:國樂藝術家方錦龍攜手箜篌少年柳懿軒,禮樂聖地奏響傳承之音
我國的禮樂文化博大精深,北京中軸線正是中華禮樂文明的集中體現。本集《一脈》特派團蕃尼家族來到北京中軸線·天壇公園。《一脈》講述人、國樂藝術家方錦龍,攜手《一脈》少年傳承人、師從箜篌演奏家魯璐的柳懿軒,在天壇神樂署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五絃琵琶、箜篌二重奏,奏響傳承之音。
4
第3集
《一脈》詩書篇:人大副教授辛曉娟鼓勵詩詞少女徐書元,飛花行令共鳴血脈記憶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中國人歷來就有求知尚學的精神傳承。本集《一脈》特派團蕃尼家族來到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和《一脈》講述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教授辛曉娟,《一脈》少年傳承人、北京冬奧會 “掉隊的小鴿子”徐書元一起,從詩詞的角度解讀北京中軸線,並帶來一場精彩的詩詞飛花令。
5
第4集
《一脈》京劇篇:著名京劇演員王珮瑜攜手京劇少年湯壹諾,古老戲台見證熱愛傳承
作為北京中軸線的重要段落,前門地區見證了京劇的成長興盛,也是歷史上重要的演出地。本集《一脈》特派團蕃尼家族來到北京中軸線·前門,感受國粹京劇的魅力。《一脈》講述人、著名京劇演員王珮瑜,攜手《一脈》少年傳承人、瑜音社京劇小科班學員湯壹諾,登上古老戲台,講述一個有關熱愛與傳承的故事。
6
第5集
《一脈》丹青篇:青年畫家傅察丹青對話繪畫少年楊一樂,現場創作描繪煙火北京
老北京的煙火氣,是存在於中軸線上的另一種時間秩序之美。本集《一脈》特派團蕃尼家族來到北京中軸線·鐘鼓樓,《一脈》講述人、青年畫家、衚衕守候者傅察丹青分享關於北京胡同的成長記憶和創作靈感,鼓勵《一脈》少年傳承人、徐悲鴻杯美術比賽一等獎的楊一樂堅持用畫筆表達自己的想法。
7
第6集
《一脈》體育篇:冬奧會四金得主王濛鼓勵速滑少女李昕怡,冰上接力衝刺中國速度
北京中軸線一路向北,年輕的奧運地標建築見證了北京“雙奧之城”的榮耀,承載着我們的速度、激情與拼搏。本集《一脈》特派團蕃尼家族來到北京中軸線·國家速滑館(冰絲帶)。《一脈》講述人、冬奧會四金得主王濛與《一脈》少年傳承人、豐台區短道速滑隊隊員李昕怡共同踏上這塊“傳奇的冰”,上演一場全新的接力,新的一脈正在用自己的速度向着未來衝刺。
參考資料 [7-9] 

一脈創作團隊

指導單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司、北京市廣播電視局
出品單位:中國青年報社、優酷
承製單位:優酷少兒、中青海德
聯合出品單位: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辦公室 [3] 

一脈播出信息

2023年6月1日,青少年文旅體驗微紀錄片《一脈》正式開播。 [10] 

一脈支持單位

中共北京市東城區委宣傳部
北京中軸線遺產保護中心
北京市景山公園管理處
北京市天壇公園管理處
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
北京市鐘鼓樓文物保管所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
北京靳尚誼藝術基金會
北京天街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國家速滑館經營有限責任公司
清源文化遺產
瑜音社
廣州方錦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灣道體育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京西學校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