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節舊火車

鎖定
《一節舊火車》是李尚朝的一首詩歌,2002年發表,《詩選刊》中有載。
作品名稱
一節舊火車
作    者
李尚朝
創作年代
2002年
文學體裁
詩歌

一節舊火車作品原文

一節舊火車
一節舊火車。一個女人暫時坐在上面
她一捋頭髮,就顯出了她的嫵媚
一個男人走過來,大聲説
“下來!”
那個女人把他望了一眼
有點膽怯,她從舊火車上下來
又從另一個方向走了
那個男人失望地站在那裏
女人頭也沒回
2002.5.27.
(選自《詩選刊》論壇)

一節舊火車作者簡介

李尚朝(1969.2— ) 當代詩人,作家,本名李尚晁,重慶巫山縣人,現居重慶。先後畢業於巫山師範學校、四川三峽學院、四川省委黨校法律系、人民公安大學作家班。擔任過教師,現為警察,一級警督。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員、重慶市作家協會會員、重慶文學院簽約作家、《共和國驕子》編委、《三峽文藝》編委。1985年開始,在《星星詩刊》、《十月》、《讀者》等發表詩歌、散文、評論1000餘件。作品及傳略入選《中國詩選》、《中國詩歌精選》、《中國當代詩選》(俄語版)、《當代傑出文藝家大典》、《世界人物辭海》、《中國詩人大辭典》、《中學閲讀版語文》及大學中文專業教材《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作品選讀》等。著有詩集《風原色》、《天堂中的女孩》、《大三峽那光》三部,散文集一部。詩集《天堂中的女孩》獲2000年首屆“奧克杯世界華文文學邀請賽”一等獎;詩集《風原色》獲 “2002中國詩歌節自由體詩集一等獎”。著名評論家蔣登科教授編著有學術專著《李尚朝詩歌品鑑》對其詩歌作品進行了系統鑑賞。

一節舊火車作品賞析

想象力的舞台——《一節舊火車》賞評
秦 虹
孤獨,單調,被人遺棄,這是一節舊火車的處境,然而有了人就有了生機,有了人就有了故事。這首詩以一種非常獨特的事物——一節舊火車為依託,向讀者展示了一個生活中常見的小細節,這其中有沒有什麼深刻的含義?一千個人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讀者都會有自己的不同理解只要能從詩中領會出自己的感悟,這也就是讀詩的收穫所在。
這是一個生活中常見的場景,一個女人,首先她是漂亮的,因為“她一捋頭髮,就顯出了她的嫵媚”,在輕輕地的一舉手一投足中,女人的魅力也就展現了出來。她為什麼會坐在一節舊火車上?是對現實生活的不滿?還是自己出來散散心?還是在這裏等待心愛的人的到來?或許都不是,只是一個女人無意中在這停下來看風景。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有可能的,詩歌等藝術作品就應該留給讀者充分的想象空間。故事還在繼續,“一個男人走過來,大聲説 /“下來!”,如此粗暴的態度,一個弱女子應該如何處理這種情況,和他爭吵嗎?還是採取其他的辦法?“那個女人把他望了一眼/有點膽怯,她從舊火車上下來/又從另一個方向走了”,女人的態度就是一種無聲的反抗,沒有過多的語言,在強者面前認識到自己的弱小,也有些害怕,這是在所難免的。但她很清楚自己的處境,於是就採取了這種不卑不亢的態度。歐里庇得斯曾借美狄亞之口説過:“在一切有理智,有靈性的生物中,我們女子是最不幸的”詩中的女子只是一個普通的女人,肯定沒有希臘悲劇中主人公的悲慘命運,但她們不屈服的個性卻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男人此時也只能是束手無策,只能“失望地讓在那裏”,女人的態度非常之堅決“女人頭也沒回”,真可謂“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這首詩非常的短小,敍述的語言也很簡單,沒有藴涵哲理的對話,也沒有運用晦澀難懂的意象,一切都是平平淡淡,猶如簡筆畫,三言兩語就勾勒出一幅生活中的場景。
在現實生活中,女人總是處於弱者的地位,身為警察的詩人,沒有因為身穿威武的警服而產生一種大男子主義情緒,而是把這種威嚴轉化為對弱者的保護,從詩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於這種不屈服持的是一種讚賞的態度。在我們面對強者的不合理要求時,置之不理,不卑不亢是一種最明智的態度。
詩歌不是用來説教的,讓讀者自己去感受才是最重要的,本詩就是在簡單,平靜的敍述中,在自然而且是完全口語化的詩歌語言中,向讀者展現了一幅生活中常見的小細節,不需要具有高深的知識,也不需要探究其中有多少深遠意義,這首詩留給讀者的就是廣闊的想象空間,由讀者自由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這也就是這首詩的最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