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箭球

鎖定
一箭球,中藥名。為莎草科植物單穗水蜈蚣帶根莖的全草。一箭球根莖細長。莖散生,纖細。葉狹線形,黃綠色,葉鞘褐色或具褐色斑點,頭狀花序單生莖頂,白色,小穗多數,鱗片具小尖突,沿中部以上有半月形、雞冠狀、具紅色的翅。氣微香。一箭球全年均可採,除去雜質,洗淨,切段,鮮用,曬乾。 [6] 
單穗水蜈蚣產於中國廣東、廣西、海南島、雲南;生長於由坡林下、溝邊、田邊近水處、曠野潮濕處。也分佈於喜馬拉雅山區,印度、緬甸、泰國、越南、馬來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琉球羣島,澳洲以及美洲熱帶地區。 [7] 
《廣西民間常用中草藥手冊》記載:一箭球“殺蟲,解毒,退熱,散瘀。治瘧疾,痢疾及跌打損傷。”具有宣肺止咳,清熱解毒,散瘀消腫,殺蟲截瘧之功效。用於感冒咳嗽,百日咳,咽喉腫痛,痢疾,毒蛇咬傷,瘧疾,跌打損傷,皮膚瘙癢。 [6]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莎草目
莎草科
水蜈蚣屬
單穗水蜈蚣
亞    門
木蘭植物門
莎草族
分佈區域
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中文學名
一箭球
採集時間
全年
毒    性
無毒
貯    藏
儲於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

一箭球形態特性

多年生草本,具匍匐根狀莖。稈散生或疏叢生,細弱,扁鋭三稜形,基部不膨大。
一箭球
一箭球(8張)
葉通常短於稈,寬2.5-4.5毫米,平張,柔弱,邊緣具疏鋸齒;葉鞘短,褐色,或具紫褐色斑點,最下面的葉鞘無葉片。苞片3-4枚,葉狀,斜展,較花序長很多;穗狀花序1個,少2-3個,圓卵形或球形,長5-9毫米,寬5-7毫米,具極多數小穗;小穗近於倒卵形或披針狀長圓形,頂端漸尖,壓扁,長2.5-3毫米,具1朵花;鱗片膜質,舟狀,長同於小穗,蒼白色或麥稈黃色,具鏽色斑點,兩側各具3-4條脈,背面龍骨狀突起具翅,翅的下部狹,從中部至頂端較寬,且延伸出鱗片頂端呈稍外彎的短尖,翅邊緣具緣毛狀細刺;雄蕊3;花柱長,柱頭2。
小堅果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較扁,長約為鱗片的1/2,棕色,具密的細點,頂端具很短的短尖。花果期5-8月。

一箭球產地生境

單穗水蜈蚣產於中國廣東、廣西、海南島、雲南;生長於由坡林下、溝邊、田邊近水處、曠野潮濕處。也分佈於喜馬拉雅山區,印度、緬甸、泰國、越南、馬來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琉球羣島,澳洲以及美洲熱帶地區。 [7] 

一箭球主要價值

《廣西民間常用中草藥手冊》記載:一箭球“殺蟲,解毒,退熱,散瘀。治瘧疾,痢疾及跌打損傷。”具有宣肺止咳,清熱解毒,散瘀消腫,殺蟲截瘧之功效。用於感冒咳嗽,百日咳,咽喉腫痛,痢疾,毒蛇咬傷,瘧疾,跌打損傷,皮膚瘙癢。 [6] 
入藥部位
帶根莖的全草。
性味
味辛、苦,性平。
歸經
歸肺、肝經。
功效
宣肺止咳,清熱解毒,散瘀消腫,殺蟲截瘧。
主治
用於感冒咳嗽,百日咳,咽喉腫痛,痢疾,毒蛇咬傷,瘧疾,跌打損傷,皮膚瘙癢。
相關配伍
治急性支氣管炎,百日咳:(一箭球)全草30-60g,水煎,日分3次服。(《廣西本草選編》)
治咽喉腫痛:一箭球30-60g,水煎服。(《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
治細菌性痢疾:一箭球30-60g,水煎服,日分3次服。
治瘧疾:鮮一箭球60-90g。搗爛,未發病前2小時,衝酒服;小兒用量酌減,水煎服。(《廣西民間常用中草藥手冊》)
藥材性狀
根莖細長。莖散生,纖細。葉狹線形,黃綠色,葉鞘褐色或具褐色斑點,頭狀花序單生莖頂,白色,小穗多數,鱗片具小尖突,沿中部以上有半月形、雞冠狀、具紅色的翅。氣微香。
現代應用
用於治療百日咳,急性支氣管炎咳嗽,咽喉腫痛,過敏性皮膚瘙癢,細菌性痢疾,瘧疾和感冒發熱等。
相關論述
《廣西民間常用中草藥手冊》:“殺蟲,解毒,退熱,散瘀。治瘧疾,痢疾及跌打損傷。”
[1-5]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2.    冉先德主編.《中華藥海》:哈爾濱出版社,1993年
  • 3.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13年
  • 4.    楊衞平,夏同珩主編.《新編中草藥圖譜及常用配方 5》:貴州科技出版社,2010年
  • 5.    南京中醫藥大學編著.《中藥大辭典 上 第2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
  • 6.    一箭球的用法  .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引用日期2023-03-20]
  • 7.    單穗水蜈蚣 Kyllinga nemoralis|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