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朵枯萎的紫羅蘭

鎖定
《一朵枯萎的紫羅蘭》是英國浪漫主義民主詩人珀西·比希·雪萊創作的一首詩歌。該詩用紫羅蘭的凋謝,引發出詩人對短暫愛情的感慨。全詩文辭優美,結構精巧,氣韻流動,情感熾烈。詩歌運用消極意義的詞彙,通過詞語搭配、時態轉變、反覆詠歎、動詞否定式和形容詞等表露出詩人的痛苦與無奈。
作品名稱
一朵枯萎的紫羅蘭
外文名
On A faded violet
作    者
珀西·比希·雪萊
創作年代
1818
文學體裁
詩歌

一朵枯萎的紫羅蘭作品原文

On A Faded Violet
The odor from the flower is gone,
Which like thy kisses breathed on me;
The color from the flower is flown,
Which glowed of thee,and only thee!
A shriveled,lifeless,vacant form,
It lies on my abandoned breast,
And mocks the heart,which yet iswarm,
With cold and silent rest.
Iweep—my tears revive it not;
Isigh—it breathes nomore on me;
Itsmute and uncomplaining lot
Is such asmine should be. [1] 

一朵枯萎的紫羅蘭中文譯文

一朵枯萎的紫羅蘭
這朵花的芬芳已經消隱,
像你的吻對我吐露過的氣味;
這朵花的顏色已經凋殞,
它曾閃耀過你所獨有的光輝!
一個萎縮、僵死、空虛的形體,
擱置在我冷落的胸襟,
以它冷漠、寂靜、無聲的安息,
嘲弄我依舊熱烈的痴心。
我哭泣,淚水不能使它復生;
我嘆息,你不再向我吐露芳澤;
它無聲無息、無所怨尤的命運,
正和我所應得的沒有什麼區別。
(江楓 譯) [4] 

一朵枯萎的紫羅蘭創作背景

《一朵枯萎的紫羅蘭》寫於1818年。1816年雪萊的妻妹範妮·葛德文自殺而死,人們傳説她是單戀雪萊無望,憂鬱而走絕路。她的死對雪萊是一個很大的震動。接着,雪萊的前妻哈麗艾特也投河自殺。這首詩藉着一朵紫羅蘭的枯萎來抒發感情。 [2-3] 

一朵枯萎的紫羅蘭文學賞析

  • 語義層面
前兩節通過以紫羅蘭的凋謝代指無可挽回的事物(包括生命和愛情),引發惋惜同情後,再一次將主題拉回詩人身上,將自己的無力感與悲傷之情毫無保留地傳遞出來。整首詩為呈現了一個不一樣的雪萊——在其樂觀積極的外表下,也有悲觀難過。與此同時,這首詩在氣氛營造方面非常出色。詩歌詩節押韻工整,在平凡描述中加入嘆息,整首詩在語音上營造出一種被悲傷籠罩的氛圍。詩歌運用大量的消極意義的詞彙,通過詞語搭配、時態轉變、反覆詠歎、動詞否定式和形容詞等表露出詩人的痛苦與無奈。 [5] 
  • 詞彙辭格
《一朵枯萎的紫羅蘭》僅有12行和78個單詞,卻包含了16個表示否定、悲觀或消極意義的詞或詞組(gone,flown,shrivelled,lifeless,vacant,abandoned,mock,cold and silent,weep,tears,not,sigh,no more,mute,uncomplaining)。 [5] 
詩中第一節odour搭配gone,colour搭配flown,第二節form搭配shrivelled,lifeless,vacant,形象地描述了一朵紫羅蘭枯萎後的芬芳消隱,顏色凋隕,形體萎縮、僵死和空虛,構成了一副抑鬱與悽美的立體寫實畫。第一節中breathed和 glowed,分別是動詞breath和glow的過去時態,説明這些生機勃勃和熠熠生輝的感覺和場景已成為往事回憶,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5] 
詩中第二節運用反覆手法突出了thee(你),緊接着使用形容詞only強調了thee(你),強烈表達了“你”是無比珍貴的,詩人對“你”的鐘愛是特殊的,暗指詩人失掉愛人的極度悲痛不能自已,形成了詩人悲傷情感表露的第一個高潮。第二節中動詞lies生動表現出詩人對紫羅蘭的喜愛之情,即便紫羅蘭花是枯萎和僵死的,“我”依然把它偎依在懷中,放置在胸上,緊緊地貼着“我”温暖的心臟,企圖使之復活。同節中動詞mock,表面上説的是“我”熱烈的痴心被紫羅蘭嘲諷,暗指“我”的一切悲傷和惋惜都是徒勞的,引出了紫羅蘭凋零的背後是無法改變的宿命和人在命運面前的無力抵抗和渺小卑微。形容詞cold、silent又一次展現了紫羅蘭枯萎後的樣子,無論詩人怎麼心痛和遺憾,迴應“我”的只有它的冷漠和寂靜,這裏強調了紫羅蘭的逝去是無可挽回的,與上一行“我”心臟的温暖和活力構成極其強烈的反差,預示了詩人最終結局也只能與紫羅蘭的命運殊途同歸罷了。 [5] 
詩中第三節動詞revive,breathes這些與生機、希望和生命有關的動詞後搭配not、no more加以否定,更加凸顯紫羅蘭枯萎後的蒼白無力和生機不再,再次強調生命的無法挽回與拯救。 [5] 
特別是詩歌的最後兩句,詩人由紫羅蘭想到自己,結尾情態動詞“應”(should)標誌着詩人與命運的妥協,感受到了難以言喻的宿命之感。“我”的人生也就應該如此,表達了詩人的悲傷與無奈,具有強烈的帶入感,彷彿將讀者帶到了詩人身邊,注視着他傷神卻無法改變已經發生和將要發生的事實,為之憂慮卻無法安慰他,一種無力感和憐憫惋惜之情油然而生,為詩歌更增添了一絲淒涼與苦楚。 [5] 
  • 音韻特徵
該詩共三節,每節四行,每行為九個音節,格律十分工整,讀起來朗朗上口,渾然一體,富有韻律美。詩歌每節語音模式基本遵循“a,b,a,b”的節奏,最明顯的押韻特點是押尾韻與隔行押韻。雖然第一節中,第一行與第三行結尾元音不完全相同,但因其相似,並不影響整首詩的韻律。除此之外,第一節與第三節押韻方式相同,整首詩首尾呼應,別有一番迴環往復和婉轉迂迴之感。詩中第一節第一行和第三行出現押頭韻[f],押尾韻[n],第二行與第四行押尾韻[i:];第二節第一行與第三行出現押尾韻[m],第二行與第四行押尾韻[t];第三節第一行與第三行出現押尾韻[t],第二行與第四行押尾韻[i:]。押韻使詩歌上下嚴密銜接,同時也增強了韻律美。 [5]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第三節中兩個破折號的使用,將全詩的氣氛推向了高潮。前面兩節是較為含蓄地抒發了詩人對紫羅蘭凋謝的惋惜,而這兩句則直抒胸臆,將該詩的音韻轉為詠歎調,一唱三嘆,讀這首詩的時候聽到了詩人的嘆息,前兩節所蓄積的抑鬱的情緒在這一節得到了抒發,彷彿胸中的難平之意,都隨着這兩聲嘆息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全詩又迴歸了安靜與沉默。 [5] 

一朵枯萎的紫羅蘭作者簡介

珀西·比希·雪萊,英國作家、積極浪漫主義詩人。也是第一位社會主義詩人、哲學家、小説家、改革家、散文隨筆、政論作家、柏拉圖主義者和理想主義者,受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影響頗深。他崇尚大自然,讚頌自然美,善於通過對自然現象的描寫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在描寫大自然的變化和力量的同時,寄託自己對自由與光明的追求。提到雪萊,人們會想到《西風頌》,聯想到“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展現出雪萊樂觀和積極向上,敢於為自己的思想以及自己所熱愛信仰的事物奉獻自己,不為外界流言蜚語所困擾的豁達與浪漫。 [5] 
參考資料
  • 1.    (英)P.B.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著;江楓譯,雪萊抒情詩選 英漢對照,湖南文藝出版社,1996.12,第94-95頁
  • 2.    郎琴芳著,英國浪漫主義詩歌賞析,安徽大學出版社,2012.10,第118頁
  • 3.    關立勳等選注,古今中外愛情詩選,中國婦女出版社,1987.03,第346頁
  • 4.    王欽峯主編,拜倫雪萊詩歌精選評析,河南大學出版社,2006.02,第179-181頁
  • 5.    孔若凝.文體學視角下的《一朵枯萎的紫羅蘭》賞析[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20年:第2期 P92-94,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