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彈指

鎖定
彈指,梵語airevd.s,以拇指與中指壓覆食指,復以食指向外急彈,為古代印度所盛行表示虔敬、許諾或警告之風俗。一彈指,即彈指一次所需之時間,系諸經普遍用來形容極短暫之時間。又作一彈指頃。然諸經論所舉一彈指之長短各異,
俱舍論 [1]  卷十二謂一彈指有六十五剎那。
大智度論 [2]  卷八十三則謂六十念。處處經謂一彈指之間有九百六十生死。大安般守意經序謂一彈指之間心有九百六十轉。
戒疏 [3]  卷二下謂,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
摩訶僧祇律 [4]  卷十七謂,四百念為一彈指,一萬二千彈指即一晝夜。
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 [5]  卷二十一(大八·六五九下):‘若復有人於一彈指頃,能修行是般若波羅蜜多者,其所得福,倍勝於前。’
中文名
一彈指
來    源
俱舍論、大智度論、摩訶僧祇律
注    音
ㄧ ㄊㄢˊ ㄓㄧˇ
拼    音
yī tán zhǐ

一彈指詞語信息

一彈指(一彈指)

一彈指詞語解釋

佛家語。
(1). 《法苑珠林》卷三引《僧祇律》:“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名一彈指,二十彈指名一羅預,二十羅預名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後來詩文多作“一彈指頃”,表示極短的時間。
(2). 唐 白居易 《禽蟲》詩之八:“何異浮生臨老日,一彈指頃報恩讎。”
(3). 明 宋濂 《孤峯德公塔銘》:“盡付闍維三昧火,一彈指頃等虛空。”
(4). 趙樸初 《滿庭芳·為人民大會堂作》詞之一:“一彈指頃 恆 沙湧,樓殿重重。”
參考資料
  • 1.     佛教説一切有部論典。全稱《阿毗達磨俱舍論》。印度世親著,玄奘譯,30卷。
  • 2.     佛教論書。簡稱《智度論》、《智論》、《大論》、《釋論》,亦譯《摩訶般若釋論》。為論釋《大品般若經》之作。傳説古印度龍樹著,後秦鳩摩羅什譯。100卷。
  • 3.    (書名)天台菩薩戒經義疏之略名。又,南山四分含注戒本疏之略名。
  • 4.    佛教戒律書。簡稱《僧祇律》,意譯《大眾律》。東晉佛陀跋陀羅與法顯共譯,40卷,為印度佛教大眾部所傳的廣律。
  • 5.    (經名)二十五卷,趙宋施護譯。有三十二品,與道行般若經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