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小撮

鎖定
地方方言,指少量、少許的意思。在毛澤東《國民黨反動派由“呼籲和平”變為呼籲戰爭》當中代表性應用,指借反動的少數派。現泛指一切別有用心的人,無論其數量多少。
中文名
一小撮
拼    音
yī xiǎo cuō
解    釋
容量單位
1    升
1000撮

目錄

一小撮解釋

一小撮 (yī xiǎo cuō)
撮:容量單位,1升=1000撮。
形容詞。原指極少量,“一小撮”與“大多數”、“人民”相對,指反動的少數派。現泛指一切別有用心的人,無論其數量多少。

一小撮出處

毛澤東《國民黨反動派由“呼籲和平”變為呼籲戰爭》:“一小撮死硬派不要幾天就會從寶塔尖上跌下去,一個人民的中國就要出現了。”

一小撮示例

例1:我們必須揪出那一小撮壞人。
例2:近年來一小撮別有用心者,在國外反華勢力支持下,利用互聯網瘋狂醜化中國工業化進程。
例3:一小撮暴力恐怖份子打着宗教的旗號,不僅傷害了無辜民眾,而且極大地傷害了穆斯林的情感,玷污了伊斯蘭教的教義。 [1] 

一小撮語體色彩

該詞藴含着階級鬥爭的眼光,看待社會成員、二元對立的等級觀念:多數、絕大多數——我(自己人、朋友)、革命、進步、高尚,是代表肯定、正面價值的一方面;少數、極少數——敵人、反動、落後、卑劣,是代表否定、負面價值的一方面。這兩個敵對的陣營,互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視之。是一種對否定性社會勢力進行消極描寫乃至妖魔化的修辭手段、意識形態魔術。可參見“極少數”。
這兩個詞的釋義雖然基本相同,但是語體色彩略有不同。“極少數”接近書面語,倚多為勝的正義感掩蓋在公文化的表面下,相對比較含蓄。“一小撮”接近口語,其輕蔑意味溢於言表,更具有直接訴諸暴力的傾向,對這些“人們內部”以外的人,無論什麼處理手段都是允許的、合法的。因為它所具有的負面價值將其劃入了非人的行列,不能用人的標準來對待。該詞的流行並非僅見於文革時期,但文革中達到惡性化程度。
本詞官方語言體系仍有使用,帶較強烈的否定色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