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寸一寸暖你

鎖定
《一寸一寸暖你》是清華大學出版社於2014年1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成玉。 [1] 
中文名
一寸一寸暖你 [2] 
作    者
朱成玉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4年1月1日
頁    數
265 頁
定    價
29 元
開    本
32 開
ISBN
9787302343776
語    種
簡體中文

一寸一寸暖你內容簡介

《一寸一寸暖你》由朱成玉著,讀這本書,你會感覺到有很多暖意陣陣湧來,那些故事,都似曾相識。那些日常生活和細瑣的小事,很貼心,很輕淺,拂過水麪還不會有多大動靜。愛的偉大、友情的至真、愛情的崇高、他人的關懷、生活的體驗和偶然的頓悟,所有這一切娓娓流露於筆端,讓人感到陣陣暖意,使我們相信這個世界的美好、人性的善良與崇高。所有一切細細品讀,讓人不時自省而寬慰。
《一寸一寸暖你》分八輯,共111篇文章。作者以詩意的語言捕捉着生活的美好,令人愛不釋手,一讀再讀。相信《一寸一寸暖你》會成為讀者的枕邊密友。

一寸一寸暖你圖書目錄

第一輯 我聽到了葉子的尖叫
你無法慫恿太陽去沉淪
別讓時光把你倒着拎起來
每個人的世界都不大
巴赫的黑色手套
巴爾扎克的手杖
大師的減法
托爾斯泰的鏡子
一朵雲,穿着體面的褲子
為我的靈魂打補丁的人
我聽到了葉子的尖叫
雪花,我要帶你回家
第二輯 明天,我會在哪隻鞋子裏
半點熒光
病入膏肓的靈魂,請對號入座
不妨吹吹小冷風
不是所有的眼淚都是珍珠
當你踩到了紫羅蘭的心
丟失的小巷
對尊嚴的獎賞
有方向的人
明天,我會在哪隻鞋子裏
公平的陽光
人生沒有老師
奔跑的花香
在一盞很小的燈裏,住下
推倒善良面前的那堵牆
第三輯 不要那麼早吵醒太陽
1945年的母親
不要撕碎孩子心中的雲朵
差一點忘記你,父親
一寸一寸暖你
不要那麼早吵醒太陽
父親的牛,母親的鴿子
滿世界旅行的母愛
一封奔跑的家書
疼痛的小提琴
母親的風景
十捆柴禾
陪上帝喝酒,和天使下棋
我的戒尺冷了
母親的洋葱
蚊子喜歡溜牆根
仙人掌也會哭泣
第四輯 端坐如蓮的好時光
一路刮到天堂的風
端坐如蓮的好時光
靈魂的隔壁,住着一位樸素的鄰居
另一個世界的月亮
流着眼淚,去渡明天的船
路過城市的羊羣
漫步在蓮花般的塵世
蔓延的花香
順從一顆悲憫的心
我抱不住風
一個少年的冬天
詩人的流浪之夜
我在努力抱緊月光
第五輯 有些心願,追不上流星
看見魚刺,莫忘梁木
老師,你為什麼不化妝
給自己寫一封情書
苦香
給馬兒一片草原
在世上留個響兒
養一朵聽話的雲
有些心願,追不上流星
我夢見了我的四十二個同學
一頭牛的生日
你不該是一朵奔向黑暗的花兒
天天向上的花朵
蒲公英也很快樂
心靈的美麗塑像
我不想拆掉你的翅膀
第六輯 每段青春,都是一截奮不顧身的蠟燭
被風吹走,散落在天涯
不要驚動一隻小翠鳥
長不大的雨點
置身紅塵的魚
當花朵有了翅膀
快樂的魚
讓心靈回家
當世界只剩下一棵樹
冬天,有一盞叫年的燈籠
鳳停了,天亮了
離春天一步之遙
玫瑰骷髏
每段青春,都是一截奮不顧身的蠟燭
人生的蹺蹺板
你看到的月光是有限的
第七輯 為一朵花披上袈裟
翅膀與跑鞋
10號輪盤賭
不要輸掉你的月亮
殘缺的糖
掂一掂這輕如紙屑的春天
多餘的一手
彎下腰,是為了昂起頭
為一朵花披上袈裟
一隻蚊子的天堂
倘若生命列車可以返程
如果雪花可以收藏
皺紋是靈魂的梯子
走走神,發發愣
人心淨明,天下太平
第八輯 塵世中的情感琥珀
為善良加油
不能拒絕的禮物
母愛燈芯
見到美,請行個禮
快餐時代的魚
向前的心,不退稿
每朵雪花都有一顆塵心
向我揮手的那隻螞蟻
塵世中的情感琥珀
用善良取暖
和生命拉鈎
是誰偷走了我們的憐憫之心
母親的病友名單
後記

一寸一寸暖你作者簡介

朱成玉,1974年生人。《讀者》、《特別關注》等雜誌簽約作家。迄今在《散文》、《讀者》等雜誌發表文章100餘萬字。大多數作品被廣泛轉載,多篇文章作為閲讀題被各地市選入中考試卷。《落葉是疲倦的蝴蝶》被選作2007年全國高考(福建卷)現代文閲讀試題。出版有《一生只有七天》等文集。

一寸一寸暖你媒體推薦

朱成玉的散文很美,細膩婉約像是江南春水。讀着他的文字,心頭是被我們久已遺忘和忽略的淡淡細細的暖意,好比晚秋風涼,卻有最後的一朵玫瑰花香。
——美文作家 涼月滿天
朱成玉,名如其文,很美很散文。在文字路上,作者和編輯時常會互相辨認,有時候很艱難,有時候很酣暢。我很幸運,讀到朱成玉文字的時候,我的眼前彷彿亮了一盞橘燈。那燈光灑在屋子裏,整間屋子便暖烘烘的;灑在村莊、城市、日月山川裏,整個世界便歲月靜好了。其實我想説的只有一句:他的散文,和他的名字一樣靜美。
——《格言》編輯 沙言
閲讀沒有量的積累很難達到質的飛躍。縱觀古今中外成功者,大多都博覽羣書。經典好書,可引領青少年的前進方向。讀書一定要有選擇,要避免時間和精力不必要的浪費。希望青少年朋友多讀書、讀好書,從朱成玉的《一寸一寸暖你》中汲取營養,享受閲讀樂趣,感悟經典智慧,開啓成功人生。
——教育部“十一五”語文課題組專家、語文特級教師 方圓

一寸一寸暖你後記

後記
完成書稿的時候,正是春暖花開的時節,風光正好,世界靜美。
曾經和一個朋友聊起過這樣一個話題:讀一些純文學作品的意義是什麼?
朋友的話我很贊同,他悦是為了安頓自己。
他説,時下里資訊豐富,純文學被擠到角落裏苟延殘喘。人們習慣了快餐文學、花邊新聞,肚皮飽了,眼睛亮了,靈魂卻餓着。
現在的人,太需要用一些東西來安頓自己,比如讀一首詩、聽一段曲、鑑一幅畫、品一杯茶……
安頓自己,就是給靈魂沏一壺上好的龍井,慢慢地滋養,使之得以安然自在。
對於握在手裏的東西,我們總是太急於將它搗碎,塞進陶罐裏。以為這樣才是擁有,以為這樣才是牢固、永久。世人總是喜歡紅,迫不及待地要跨過綠,殊不知,紅之後,葉子會很快和枝丫揮手,會很快枯落,人生便有了飄零和訣別。
楊絳先生説過:一個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傾軋排擠,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是啊,無心插柳柳成蔭,聳入雲霄的大廈不是渾然天成,而是一塊磚一塊磚壘出來的。
不要給一顆心裹上堅硬的外殼,不要給它套上牢籠,要空空蕩蕩,要荒蕪,要試着在今天從心開始,刀耕火種。
閻連科寫道,一個退休的局長家門前再無各種豪華禮盒,一下子樓道里變得寂寥而空蕩,便偷偷把別人家門前的茅台酒箱之類的東西搬到自己家門前來,“像摘來許多鑽石鑲在了自家門前般”。那身體雖然退了休,靈魂還沒有安頓下來。
常常在深夜看見酒醉的人,哼着憂傷的歌兒,趔趄着,扶着月光。他們買了最昂貴的醉,卻依然無法,安頓靈魂。
最和美的夫妻,應該是天亮時相視一笑,臨睡前互道晚安。而晚安,我更願意解釋為:天色已晚,請安頓身心。
我喜歡旅行。不是逃避,不是豔遇,不是放鬆心情,更不是炫耀,而是為了洗一洗身體和靈魂,給自己換一種眼光,甚至是一種生活方式,給生命增加多一種可能性的權枝。記得有人説過:旅行最大的好處,不是能見到多少人,見過多美的風景,而是走着走着,在一個際遇下,突然重新認識了自己。
一葉孤舟,一抹夕陽,一支撐杆,一曲漁歌,一江暖水,一世人間。此情此景,如此美麗,叫人不得不感慨,看到這樣的景色,此生足矣了。
真正的美景,不是讓你尖叫,而是讓你平靜。生命中需要更多的美,讓我們的靈魂平靜。
周國平説:老天給了每個人一條命、一顆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頓好,人生即是圓滿。
我不是詩人,我只是在幫那些寒冷的字絮一個暖暖的窩。
我不是詩人,我只是在幫那些流浪的字找一個安靜的家。
我要安頓那些字,安頓流浪的腳印,安頓靈魂的月光。
我希望,我能寫出對得起靈魂的文字。
就這樣,晚安!

一寸一寸暖你序言

心是天然的樂坊(代序)
最初的心,本是天然的樂坊,能奏出迷人的天籟。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人生的演奏家。不論歡欣,還是悲苦,都可以調出不同的音色。
可是有些人的心,最後,卻變成了一間染坊,良莠不分、魚目混珠。
一個孩子,在他的奶奶死掉的時候,哭得很傷心,因為再沒有人為他講故事,再沒有人為他從那破櫃子裏變戲法兒一樣地變出好吃的東西來。長大以後的某一天,父母也死掉了,他卻笑了。因為少了兩張嘴吃飯,他能省下更多的錢來,而且女朋友那個關於“選擇我還是選擇你爸媽”的難題也迎刃而解了。
到底是什麼,使一顆原本純良的心摻雜了那麼多的雜音呢?
我有一個從小一起長大的玩伴,喜歡每天黃昏在大樹底下,懷抱着他的破木吉他,唱着憂傷的歌兒。那時候的他像水一樣純淨,眼睛裏總是泛着清澈的光。他有過闖蕩樂壇的夢想,但現實的窘境令他的夢想天折。他將他的吉他束之高閣,再沒聽他彈唱過一次。後來他去了外省,打拼了好多年,再回來的時候,已經算是個成功人士了。他做了商人,為了利益免不了做了些不地道的事情。回到原來的老房子,他取下那把落滿灰塵的吉他,想再彈唱一遍很多年前唱過的歌兒,可是他發現,吉他的絃音已經不準,他調試了好幾遍也沒能調回來。他只有放棄了,他説,心境變了,吉他的音色就跟着變了。
再後來,聽説他搞了一次大規模的非法集資,被判了刑。
這就是一個生命的成長曆程嗎?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無從知曉。令人欷獻的是,這原本是一顆向着陽光蹦跳而去的音符,卻為何就跌到了黑暗的谷底了呢?
法國作家朱爾·勒納爾説,做一星期的正派人要比做15分鐘的英雄困難得多。
是啊,世間最不可揣度的是人心。在生活的水面上,有的人可以成為浮萍,有的人可以成為航標。
同樣是墜落,有的靈魂是沉淪,有的靈魂是沉澱;同樣是升騰,有的靈魂是煙花,有的靈魂是翅膀。
有時候,覺得我們是一羣老鼠,一羣無所事事的只會打洞的老鼠,把生活咬得千瘡百孔。尤其是人到中年,越來越感到歲月的壓迫。生活驅趕着我們一直走,一直走。在一個慾望與另一個慾望之間,跑個不停,像一個剛剛學步的孩子,渴望奔跑,卻不停地跌倒。
我們就這樣習慣了奔跑,盯着前面的慾望號街車,我們不會認錯它,就像絕對不會認錯鈔票一樣,哪怕那鈔票上沾着油垢、汗漬、血和病毒。
我們奔跑着,略去了身邊的許多好光陰,也關緊了心口的窗子,錯過了人與人之間的許多好景緻。作家錢海燕説過:現在的人敞開心胸,大概,只有在手術枱上。我們把心設防得太緊,不留一絲縫隙。是怕外面的風雨,吹痛淋傷了自己,也是害怕自己的莊稼,被別人收割,哪怕僅僅一根稻穗。
人要學會盡力去降低一些慾望,那時你會發現,你真的可以變得很輕盈。
陽光出來的時候,我將雙手舉過頭頂,最大限度地去和太陽親近,那時,我的手如同樹枝,枝丫間有陽光跳躍。夜裏的時候,我累了,兩隻手就像兩隻小狗,靜卧身邊。我就是要這樣的自然。一瓣心的隨遇而安,一顆魂靈的水到渠成。
每個人從降生的時候起,上帝都會在他們幼小的心上,放置一根琴絃。有些人懂得呵護,演奏一生,陶醉了別人也愉悦了自己。有的人不懂珍惜,只為功利而忙,冷落了那琴絃,時間一長,鼠咬蟲蝕,弦便斷了。
我試着把心打開,讓陽光來彈奏我的琴絃。太陽怎樣教導一株小樹,我就怎樣教導我的孩子。愛長多高就長多高吧,把歡樂拴在風的尾巴上。我會讓我的孩子貼緊我的胸膛,告訴她,她也有屬於她自己的琴絃,琴絃上有月光,有火焰,有花朵,有海洋……一生能彈出多少動聽的音色,就能領略多少迷人的風光。
最初的小小的心啊,本就是天然的樂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