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孔之見

鎖定
一孔之見(拼音:yī kǒng zhī jiàn)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漢·桓寬鹽鐵論·相刺》。 [1] 
一孔之見(孔:小洞;見:見識)指從一個小窟窿裏所看到的。比喻狹隘片面的見解。偏正式結構,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賓語。 [5]  [8] 
中文名
一孔之見
拼    音
yī kǒng zhī jiàn
近義詞
一得之見坐井觀天
反義詞
高瞻遠矚
出    處
《鹽鐵論·相刺》
注音字母
ㄧ ㄎㄨㄙˇ ㄓㄧ ㄐㄧㄢˋ
語法結構
偏正式
語法屬性
作賓語

一孔之見成語出處

  • 最早出處
西漢·桓寬鹽鐵論·相刺》:“持規而非矩,執準而非繩,通一孔,曉一理,而不知權衡。” [1] 
  • 衍生典故
西漢·戴聖《禮記·中庸》二十八:“生乎今之事,反古之道。” [2] 
東漢·鄭玄注:“反古之道,謂曉一孔之人,不知今王之新政可從。” [2]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一孔之見”。 [2] 

一孔之見成語故事

古時候,有個人很會捕鳥,他把一張大網放在林子裏掛起,鳥兒從那裏飛過時,就會撞在網上動彈不得。飛鳥一落,獵人把網一收,就捉到了許多隻雀鳥,因此捕鳥人常常豐收而歸。 [3] 
捕鳥人的鄰居見此情景,心裏十分美慕,也想去捕鳥。便仔細觀察了捕鳥人網中的鳥,發現每隻鳥都是卡在網中的一個網眼上被捕獲的,而沒有卡住鳥的網眼好象沒起什麼作用,由此他認為他發現了捕鳥的秘訣。 [3] 
回到家裏後,捕鳥人的鄰居便製作了很多大小同鳥頭一樣大的小圈圈(只有一個孔的網),然後,高高興興地帶着自己做的“網"去捕鳥了。鄰居到了樹林裏後,就把繩圈綁在一根樹枝上,希望用這樣的捕鳥工具去樹林中捕鳥。 [3] 
結果鄰居在樹林中等了一天,急的抓耳撓腮,卻連一隻鳥也沒有捕捉到。 [3] 

一孔之見成語寓意

把個體和整體割裂開,把局部的作用絕對化,是一種主觀片面的思想方法。鳥之被獲,是先被整張網罩住,往外飛逃被卡在某一個網眼上才被捕到。這個網眼固然起到了作用,但整張網的作用才是全面的。只強調了局部的重要性,製成僅有一個網眼的羅網,實際上這已不能稱之為網,網的作用失去了,鳥便不上當、不鑽入,那一個網眼便也不起任何作用。捕鳥人自然也再無收穫。 [4] 
應在看見網眼時更看到全網,認識了局部更要認識全局,“一孔之見”必然失敗。捕鳥如此,認識世界、處理事物、指導工作均如此。 [4] 

一孔之見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一孔之見”指從一個小窟窿裏所看到的。比喻狹隘片面的見解。偏正式結構,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賓語。 [5]  [8] 
運用示例
清·方東樹《昭昧詹言·杜公》:“杜集、韓集皆可當一部經書讀,而僻儒以一孔之見,未窺底藴,浮情淺識,妄肆膚談,互相糾評,以為能事。” [5] 
清·蔡東藩《南北史演義》第四十回:”夫欲咎魏主,即歸美寶夤,一孔之見,實屬大謬。論人者當就其終身行事,以下定評,豈可徒以一節稱之?” [6] 
李劼人《大波》二部六章:“這是職司一孔之見,仍候大人鈎裁。” [5] 
路遙《平凡的世界》中二四章“而這種人的所謂‘現實眼光’,不過是衰老心靈的一孔之見罷了。” [5] 

一孔之見逸聞趣事

青蛙坐在井裏。小鳥飛來了,落在井沿上。 [7] 
青蛙問小鳥:“你從哪兒來呀?” [7] 
小鳥回答説:“我從天上來,飛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來找點兒水喝。” [7] 
青蛙説:“朋友,別説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 [7] 
小鳥説:“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7] 
青蛙笑了,説:“朋友,我天天坐在井裏,一抬頭就能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 [7] 
小鳥也笑了,説:“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來看一看吧。” [7] 
參考資料
  • 1.    王澤繪;學樂編著. 老夫子成語趣學堂 第2階 50週年精華紀念版[M]. 廈門:鷺江出版社, 2014.01:38
  • 2.    閆秀文編著,中華成語探源 白金典藏版,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14.12:04
  • 3.    彭仕權文;高鳳成圖. 圖説寓言[M]. 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 2003.01:261
  • 4.    文傑,羅琳主編. 寓言鑑賞辭典[M]. 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 1991.02:313
  • 5.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 新華成語大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3.01:1792
  • 6.    (清)蔡東藩著. 南北史演義[M]. 北京:華夏出版社, 2018.03:318
  • 7.    胡霞,劉峯,吳宇主編. 大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一體化專題教學設計 文化與哲學篇[M]. 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2021.08:127-128
  • 8.    一孔之見的解釋|一孔之見的意思|漢典“一孔之見”詞語的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