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匹綢

(中藥)

鎖定
一匹綢,中藥材名。本品為旋花科銀背藤屬植物白鶴藤Argyreia acuta Lour,以全草、根、藤及葉入藥。全草全年可採,曬乾,或分別曬乾。功能主治為:祛風除濕;化痰止咳;散瘀止血;解毒消癰。主風濕痹痛;水腫;膨脹;咳喘痰多;帶下;崩漏;內傷吐血;跌打積瘀;乳癰;瘡癤;爛腳;濕疹。
中文名
一匹綢
漢語名稱
Yi Pi Chou
別    名
白麪水雞、白背絲綢。

一匹綢來源

本品為旋花科銀背藤屬植物白鶴藤Argyreia acuta Lour,以全草、根、藤及葉入藥。全草全年可採,曬乾,或分別曬乾。

一匹綢性味歸經

辛;微苦;涼。

一匹綢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化痰止咳;散瘀止血;解毒消癰。主風濕痹痛;水腫;膨脹;咳喘痰多;帶下;崩漏;內傷吐血;跌打積瘀;乳癰;瘡癤;爛腳;濕疹。

一匹綢形態特徵

白鶴藤,攀援灌木。小枝通常圓柱形,被銀白色絹毛,老枝黃褐色,無毛。單葉互生;葉柄長1.5-6cm,被銀色絹毛;葉片橢圓形或卵形,長5-11cm,寬3-8cm,先端鋭尖或鈍,基部圓形或微心形,葉面無毛,背面密被銀色絹毛,全緣;側脈多至8對。聚傘花序腋生或頂生,總花梗及花梗均被銀色絹毛;苞片橢圓形或卵圓形,外面被銀色絹毛;花兩性;花萼5,分內外兩輪,萼片卵形,不等大;花冠漏斗狀,白色,冠檐5深裂,花萼與花冠外面均被銀白色絹毛;雄蕊5,着生千花冠筒基部6-7mm處;子房近球形,2室,無毛,花柱長約2cm,柱頭頭狀,2裂。果實球形,直徑8mm,紅色,為增大的萼片包圍,萼片凸起,內面紅色。種子4-2顆,卵狀三角形,褐色。花期6-9月。

一匹綢分佈區域

分佈於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一匹綢生長環境

生於疏林下或路邊灌叢中、河邊。

一匹綢藥材性狀

藤莖呈細圓柱形,常扭曲,長短不一,通常切成短段,長約5cm,直徑0.5-1.5m,表面暗灰棕色,有縱溝紋,斷面淡棕色,木部可見針眼狀小孔。葉捲曲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後呈卵形至橢圓形,長5-11cm,寬3-9cm,先端鋭尖或鈍圓,基部圓形或微心形,上面暗棕色至紫色,下面淺灰綠色,貼生絲光毛,觸之柔軟;葉柄長2-3.5cm。有時可見花序,花冠漏斗狀,花序軸、花要、花冠密被絲光毛。質脆易碎。氣微,味苦。以藤莖幼嫩、葉多者為佳。

一匹綢用法用量

2~5錢;外用鮮葉開水燙過後貼患處或煎水洗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