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ㄑ是注音符號中的聲母之一,字形取自“畎”的古字,發音則取“畎”字之聲,也是一個漢字,讀quǎn。 [1] 
中文名
外文名
a field ditch;mountain valley;Quan, an ancient nationality in China;dredge
拼    音
quǎn
部    首
部外筆畫
0
總筆畫
1
異體字
五    筆
NNLL
鄭    碼
ZAAA
筆    順

漢字信息

中文名:ㄑ
外文名:a field ditch;mountain valley;Quan, an ancient nationality in China;dredge [2] 
拼音:quǎn
部首:巛
部外筆畫:0
總筆畫:1
異體字:畎
五筆:NNLL
鄭碼:ZAAA
筆順:フ

漢字解釋

1.田間小溝 [3] 
2.山谷
3.疏通
4.古族名 [1] 

康熙字典

《唐韻》《廣韻》《集韻》《類篇》姑泫切。與畎同。《説文》水小流也。周禮,匠人為溝洫,廣五寸,二為耦,一耦之伐,廣尺深尺,謂之。倍謂之遂,倍遂曰溝,倍溝曰洫,倍洫曰巜。○按《考工記》今文作,巜作澮,文異義同。 [4] 

説文解字

水小流也。水部曰。涓,小流也。與涓音義同。釋名曰。山下根之受處曰甽。甽,吮也。吮得山之肥潤也。按此為禹貢羽畎,岱畎之説解。亦卽小流之義。周禮匠人為溝洫。枱廣五寸。枱,許之耜字也。見木部。各本作。誤。二枱為耦。一耦之伐。廣尺深尺謂之。倍謂之遂。倍遂曰溝。倍溝曰洫。倍洫曰巜。已上考工記匠人職文。説詳鄭注及程氏瑤田通藝錄。今周禮作。巜作澮。與許所據不同者,後人所改也。巜巛三篆下皆宜曰象形。而不言者,省文也。姑泫切。十四部。凡之屬皆從。 [4] 

注音符號信息

注音
通用拼音
漢語拼音
威妥瑪拼音
範例(注音與漢語拼音)
ci
q
ch’
巧(ㄑ丨ㄠˇ, qiǎo)
符號來源:
ㄑ:水小流。同"畎"、田間溝渠。讀“ㄑㄩㄢˇ”(犬) 取其“ㄑ”聲
參考資料
  • 1.    夏徵農,陳至立等.辭海第六版普及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8:3217-3218
  • 2.    ㄑ的英文  .金山詞霸[引用日期2014-02-04]
  • 3.    畎的解釋  .漢典.2004[引用日期2014-02-04]
  • 4.    ㄑ的解釋  .漢典.2004[引用日期201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