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嘯江湖之醉夢迷津

鎖定
浩劫已遠去,人去樓空。一切似復歸平靜。江湖的煙雨卻又重新抹上陰霾。呂楓尊師命,匡扶社稷,解圍武林。意氣風發無奈屢遭變故。待煙霏雲斂,時局早已不是猶可改變之勢。呂楓心存道義,一意力挽狂瀾,結果徒勞而已。名將之後徐戴,揭竿而起。救俠義於危難,扶忠良於險境。同仇敵愾,一呼百應。經歷卓絕努力,推翻奸雄,重振社稷。身陷誤解與圈套,羈絆俠道與相思的呂楓最終攜佳人絕塵歸去,留下對江湖的無限思考。 [1] 
中文名
龍嘯江湖之醉夢迷津
作品類型
傳統武俠
授權網站
新文學中文網
授權狀態
已授權
作    者
功卓
小説狀態
連載中

龍嘯江湖之醉夢迷津部分小説人物

呂楓
亂世獨出的豪情少俠,英姿颯爽的青年才俊。自小拜師於一代“武聖”孫青龍的門下,得其真傳。一出場便以驚人的武學造詣,轟動武林。呂楓遵師命,匡扶社稷,解危武林,一路行俠仗義,結果一步步進入奸臣的圈套。在隨即展開的明爭暗鬥與血雨腥風中遇到了一羣心心相印的紅顏知己以及同甘共苦的英雄豪傑。然而,待煙霏雲斂,眼前的局勢已經不再是可待改變之勢,當身邊的女人一個個隕落,豪情在質疑聲中消褪,英雄的結局總是悲劇:攜手佳人,淡跡江湖。
歐陽飛燕
本書中與呂楓情定終身的第一個女主。一個誤入歧途的少女,最終在愛情的催化下,改邪歸正,書寫美麗佳話。在與呂楓攜手江湖之時,身遇險境,無奈在呂楓的眼前隕落。
許若倩
本書中繼歐陽飛燕之後的第二個與呂楓攜手的女主,也是歷經最長時間發展軸線的女主,也是最飽受質疑的一個。她與呂楓的愛情具有極致的戲劇性。從原先十惡不赦的辣手毒娘到對呂楓的一見傾心,在一瞬間改變,因此也為絕大多數武林人士所不容。而呂楓在與她的感情中,既有對歐陽飛燕的替代,又有對她的獨有情感,那就是竹樓聽雨,共話夜雨的才子佳人的情誼。她的出場主要集中在上半篇與下半篇,是本書中唯一跨越全書的女主。她最終的命運,在愛情與擁有中,悲憤的死於呂楓懷中。
姬兒
神秘而又惹人喜歡的女子。在呂楓行遊偶歷在蓮花池時不期而遇。姬兒以她任性、天真、敢愛敢恨又懵懂純潔,留下深刻印象。雖然小説中隱約交代了姬兒與羅家鈎鐮槍的神秘關係,也從側面表現出姬兒高深的武學造詣,但她始終在呂楓的情感世界中是第一個情感失落的女主。雖然她在本書中並沒有香消玉殞,但是無論呂楓出於怎樣的考慮,離她而去,情感上都已經罩上了一層陰鬱的氣氛。
袁氏、繆瑩、繆薇
在呂楓漫步山間時與袁氏在茶亭之遇,呂楓對她的感情是乾脆的,那就是躲避。他對她雖然不能説毫無感覺,但至少在呂楓一貫堅持的倫理道德上,呂楓深深牴觸着紅杏出牆的袁氏。在袁氏掌管繆家莊之後,旋即展開的對呂楓的抱負,也可見一斑。至於,呂楓對繆瑩的情感,應當説是所有小説女主中最淺薄的一個。他們之間的交集在一出合奏之後,雖然互相傾慕並不感到奇怪,但是當時呂楓的情感世界已經陷入到彷徨之中,他對繆瑩的感覺只是在對繆瑩主動表達愛慕之後的勉強。而繆薇,充其量算是一個呂楓為了維護女性聲譽的保護對象罷了。
林渂
陽司訓橋與呂楓浴血奮戰的俠女,也是最終幾個活下來的。雖然在小説中,呂楓對林渂的感情鮮有流露,但卻並不影響兩人的心有靈犀。從一個簡單的故事情節來講,一男一女從學海中蹣跚着走出來,漫步夕陽,回想的結局就是兩個人之間解不開的感情,更何況是人見人愛的呂楓。當然,呂楓最終只是將八王爺之子朱麟託付林渂照顧。但從小説中將上述出場女主對比中就有林渂的事實來看,林渂在呂楓的世界中也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陳旭
神秘組織紫淵澗下屬黑月蝴蝶花派的掌門人,紫淵澗的護法長老。一個出現在呂楓生命中“強塞”的“禮物”。呂楓在接受獨孤陌遺命之後接任紫淵澗教主之時,陳旭以歷代教規的理由“強嫁”呂楓,從而正式在小説女主排行中佔有一席之地。她與呂楓的感情以一種奇怪的線路展開,但並不影響她對呂楓的一份摯愛。在呂楓滯留廣東時期出現的一大羣女性當中,她無疑是最受人肯定的一個。儘管與所有這一時期的女主一樣難逃隕落的宿命,但依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柳煙、仇妃慧、小白
柳煙與仇妃慧,似乎都是有痴慕引發的愛情線路。雖然呂楓最終接受了她們,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呂楓並未在她們身上作過多的感情傾訴,在小説交代呂楓在前就是紅顏知己遍天下也可揀出端倪,她們倆應該也是屬於“紅顏知己”一類。而小白,作為一個忠心耿耿的下屬,對呂楓似露非露的情感,以及短暫的出場,多少令人嘆惋,但呂楓對她的感情,相比較前倆個甚至是陳旭,或許更加深刻。
吳雪菲
本書中與呂楓最終攜手的女主,一個才情極高的女子,也是理所應當的與呂楓個性最般配的女子。本書對她的描述並不多,也沒有多少氣勢恢宏的流露。但倆人淡跡離去,臨絕頂、敍豪腸的悲壯在為本書故事畫上句號的時候,也是一種深切的思考。
上官文章
小説的最大反派。成功的顛覆了呂楓也顛覆了自己的人物。上官文章定性為反派其實並不妥當,他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但也是一個陰謀家、野心家。他的最大失敗在於對呂楓的欣賞,他最大的成功也在於對呂楓的欣賞。正是因為如此,應該説小説自始至終都沒有吧呂楓打造為一個救世主,呂楓在上官文章的陰謀中是個失敗者,但是上官文章卻因為一個失敗者而致使自己也難逃厄運,最終死於呂楓劍下。
徐戴
名將之後。一個沉穩老練的俠客。雖然徐戴的出場率並不高,在武學造詣上與呂楓根本不能相提並論。但是他卻是真正在與上官文章對弈中起到轉折的“救世主”。小説在刻畫這一形象的時候也是別有用心的將他與呂楓最終的結局做對比,藉此闡發對江湖的思考。
李宗道
“酒劍仙”,原來的武當大弟子,如今的南天會盟主,一個在光輝閃耀之後突然徹底顛覆的人物。
蔡淵
上官文章的走狗,首先出場對付呂楓的錦衣衞統領。
刑天問、聶天雄、鄭公甫
南天會“三聖”。“劍聖”刑天問是呂楓面臨的第一個強敵,也是殺害歐陽飛燕的元兇;“刀聖”聶天雄是斬斷名劍“飛雪“的罪魁禍首;“藥聖”鄭公甫,一個道貌岸然的假道士。
呂匡
小説中第一個出場的人物,也是銜接《沉世爛柯》與《醉夢迷津》的人物。
元霂朗
小説中期出現的一個爭議人物。小説大量筆墨記述了他前期極具叛逆、聲張正義的個性事蹟,使之個性在前後的反差中找到就中原由。元霂朗噬色成性,放縱不羈,而其正義感的萌生又存在十分膚淺的認識,最終被上官文章利用,走向悲劇。
葛需
在小説中可謂為下一步小説埋下伏筆的人物。他的出現是眾望所歸,幾經坎坷沉浮。大起大落,有了對於正義與生命成熟的思考,在呂楓因為決策失誤最終是紫淵澗走向滅亡之時,葛需擔當起重新領導紫淵澗的重任。

龍嘯江湖之醉夢迷津內容介紹

“玉虛天上神色,仙才卓韻,眉捲風留住。綰娃落珠淚,湘娥凝望,斂君山黛,任羣芳妒,自斜倚嵐風處。冰肌雪膚,秋波媚、醉夢迷津渡。 玉樹瓊苞堆雪,靜夜沉沉,漫野清簌。融融月,斷雁聲遠天暮。江楓漸老,海棠誰哭?欹枕釵橫鬢亂,畫窗輕啓,窺冰魄、羞老月宮兔。 蓼岸荻花,江風鼓瑟,鳳棲鳧渚。疑天鬥星司爭相呼?青鸞報,霞雲通徹瑤台路。香飄散、杳杳舞冷袖,清風猶自楚天舒。”
作這首《夜半樂》詞的乃曠世獨出的一位武學名家,有道之士。此人姓岑名嗣源,道號竒春子,為陳摶玉虛宮座下,自當乃道教中出類拔萃之人。《滎陵詞注》評論此詞道:“竒春,世之所謂仙人也,而詞之清拔亦如此。”這首詞頌的似是梨花,然而詞中卻直白地讚譽一位天姿毓秀的美貌女子,説她“仙才卓韻,眉捲風留住”,“冰肌雪膚,秋波媚、醉夢迷津渡”又説她“羞老月宮兔”,“ 杳杳舞冷袖,清風猶自楚天舒”。詞中所頌的這位美女,乃新月流的鮮世傳人祁靜儀。她襲一身白衣,風吹仙袂,當真如風拂玉樹,雪裹瓊苞,兼之生性清冷俊傲,拂塵不染,實當以“玉虛天上神色”來形容,以“融融月”三字贈之,可以説十分貼切。竒春子岑嗣源曾與她在洱海邊比鄰而居,當年一見便寫下這首詞來。
這時岑嗣源已仙逝許久,祁靜儀也與江南雲比翼雲遊,淡際江湖。在河南太室山上有一個“千屢洞”,洞中鍾乳密佈,鱗次櫛比,如列軍陣一般。此洞原主李錚山,被逐嵩山。糾合宵小,盤踞此中。而今朝看來,已不如往昔了,江南雲夫婦曾常居太室山,雖是南北相隔,但難免冤家路窄,十三年前一戰李錚山不敵江南雲的“氣御劍法”受傷退去。一時間,江湖傳聞江祁二人“血月魂殺”大戰嵩山,熱議難止。
少室山山勢頗陡,山道卻是一列寬大的石級,規模宏偉,工程着實不小。那是唐朝時高宗為臨幸少林寺而開鑿的,共長八里,委折而上,只見對面山上五道瀑布飛珠濺玉,奔瀉而下.再俯瞰羣山,已如蟻蛭。山道上有一年已高近七旬的老人家,身穿淡黃色衣衫,騎一頭青騾,正緩緩而上,心中默想着:也不知祁姑娘現在如何?江大俠的頭疾有否好轉?他不拉繮繩,由着那青騾信步而走。一路上山,過了良久,他低聲沉吟到:“
歡樂趣,離別苦,千山暮雪,層雲紅欲燃。曉來誰染霜林醉,北雁南飛,總是離人淚。 黯香散,影零亂,雪映餘暉,落日何處觀?欲問孤雁行何處,君應有語,人在天涯外。”
他腰懸長劍,臉上頗有風塵之色,顯是遠遊已久;韶華如花,正當喜樂無憂、養怡天年之時,可是容色之間,卻隱隱有懊悶之意,似是相思襲人,眉間心上,無計迴避。
此人姓呂,單名一個匡字,乃關中義俠呂本叔和女俠古頤之子,有一個外號叫:“文武書生”,不過想來,呂匡都已年過七十,他那父母,早已入土,化作塵泥了。他一騎一劍,加着一個酒葫蘆,只是漫遊,原想排遣心中的愁悶,豈知酒入愁腸固然愁上加愁,而名山獨遊,一般也是愁悶徒增。
順着山道轉過一個彎,遙見黃牆碧瓦,好大一座宅院。
他望着那連綿屋宇出了一會神,心想:“少林寺向為天下武學之宗源,但兩次華山論劍,怎地五絕之中都不見少林高僧?難道寺中和尚自忖沒有把握,生怕墜了威名,索性便不與理會?又難道眾僧修為精湛,名心盡去,武功雖高,卻不與旁人爭強賭勝?”
他下了青騾,緩步走向寺前,只見樹木森森,蔭着一片碑林,石碑大半已經毀壞,字跡模糊,不知寫着些什麼。心想:“便是刻在石碑上的字,年深日久之後也許磨滅,奈何人世間的道路,卻亦是時日越長越糊塗呢?”瞥眼只見一塊大碑上,依稀的還能看見是刻着唐太宗賜給少林的御禮,嘉許少林寺僧立功平亂,碑文載唐太宗時為秦王,帶兵討罰王世充,少林寺十三棍僧投軍立功。於是,賜爵封侯。不祿。唐太宗乃各賜紫羅袈裟一襲,銘石勒功。他心馳神想 :“當隋唐之際,少林寺武學便已名馳天下,數百年來精益求精,這寺中藏龍卧虎,不知有多少好手!”
呂匡自出雲遊,只為尋訪素慕的故人,且平日裏益友已散,或是化為浮雲,羽化而去;或是成為泥土,滋養後世去了。如今閒遊至此,此情此景,未免觸懷,感傷落淚,也是理所當然。
可是他也未必真是不知,江南雲夫婦遁世許久,慕名造訪恐難如願,雖説已經打聽到他倆確在太室山住過,可他二人行蹤不定,呂匡尋遍羣山未見蹤跡。先前呂匡已是自北向南,又從東向西,幾乎踏遍了半個中原,也始終未聽到有人説起二人的近訊。
老者孤身一人,見是如此頹唐已是心灰意冷。想起來,獨嘆風塵,百無聊賴。百年來,遼、宋對兵,宋室江山,只剩一半。可哪知,亂世初治,刀兵又起,元蒙統治,飽受夷亂。事過境遷,又是國運傾頹。
[1] 

龍嘯江湖之醉夢迷津部分章節

第一卷 夢迴年少憶輕狂 字作喪亂意彷徨
第二卷 飛雪連天誅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
第三卷 廣宇連暉起龍嘯 浩瀚獨微此山中
第四卷 撤屏看幕魔教女 含恨命殞闌珊處
第五卷 山郭勝似桃源境 風流總道是情孽
第六卷 龍隱山上得真言 便知入世是出塵
第七卷 行遊偶歷世間道 登舟迷入蓮花池
第八卷 殘劍鏖戰鈎鐮槍 俠龍血濺金騎峯
第九卷 歌后一世街雨看 可惜馨香手中故
第十卷 砌下梨花一堆雪 明年誰此憑欄干
第十一卷 青山獨留萬枯冢 俯仰天地唯縱橫
第十二卷 天若有情天亦老 萬古浮沉歸浩蕩
第十三卷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第十四卷 一片閒愁無處寄 玉湖不及淚痕長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