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離魂記

(唐代陳玄祐傳奇作品)

鎖定
《離魂記》是唐代作家陳玄祐創作的傳奇。此篇講述了清河女子張倩娘與太原王宙私奔的故事。張倩娘與王宙青梅竹馬,倩娘父親張鎰曾言將倩娘許配王宙為妻。待二人成年以後,張父卻將倩娘許給他人。王宙在受此打擊後,懷着悲痛之情遠走京城。倩娘得知愛人離去,便決然隨他而去。二人在外生活了五年,並育有兩子。因倩娘思念父母之故,王宙便攜妻子一同返回衡州,向家人請罪。及至家,張父深感怪異,因為女兒倩娘病在閨中數年,從未離開家門半步。待兩個倩娘相見後,二人身體合二為一,只是衣裳多了一層。此時真相大白,原來是倩孃的魂魄追隨戀人,非真實的倩娘。全篇構思奇特,以離奇怪誕的情節,反映了當時青年男女要求婚姻自由的願望,歌頌了他們反抗封建禮教的鬥爭,具有浪漫主義的特色和典型的社會意義。元代鄭光祖迷青瑣倩女離魂》雜劇,即據此篇演繹而成。
作品名稱
離魂記
作    者
陳玄祐
創作年代
中唐
出    處
太平廣記
作品體裁
傳奇
作品別名
王宙

離魂記作品原文

離魂記創作背景

這篇傳奇被收入《太平廣記》第三五八卷,魯迅校輯《唐宋傳奇集》也收入此篇。據文章內容,其創作時間當在唐代宗大曆(766—779)末年。 [2] 

離魂記作品鑑賞

離魂記整體賞析

《離魂記》主要講的是官宦之女張倩娘,與青梅竹馬的表兄王宙相愛,父親曾經親口許婚,但後來將她改配他人。王宙於是訣別赴京。導致倩娘“徒行跣足”,靈魂與肉體產生了長達五年之久的分離,靈魂脱離肉體去追求理想愛情。
此篇故事出於虛構,生在封建社會里的青年男女,渴望獲得婚姻自主,作者運用浪漫主義手法,通過這對青年男女,使這種願望得到滿足;它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千千萬萬青年男女迫切追求的願望,在當時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它贊同這對青年不服從封建禮教的規定,具有反抗封建道德的作用。不過作者沒有通過這對青年對封建家長的鬥爭來爭取婚姻自主,這也説明當時封建禮教壓力的巨大;作者受着時代的侷限,還不可能創造出與封建禮教的代表者作正面鬥爭的人物。故事篇幅不長,設想奇幻,情節曲折,擺脱了一般愛情小説的陳套,極富浪漫的色彩。在遣詞敷色方面,並不那樣穠麗,而意境的翻新,在唐人小説中卻是獨具一格。作者把倩孃的人物形象塑造成為一個甘願作封建禮教的叛逆者,這和其他作品裏所塑造的形象相比,又有所不同,正表現出作者精奇的匠心,頗能增強感人的力量,更加激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離魂記》內容雖然是離魂小説,但是故事敍述的重點是愛情故事。張倩娘與王宙兩廂情悦,“私感想於寤寐”。但是父親由於利益關係,將她許配他人。精神崩潰之下,她與王宙私奔。這是她勇敢的一面,是作者想要表現的主要的一面。由於出身官宦人家加上難捨的親情,幾年後她卻為自己的勇敢感到後悔。這表現了其性格的另一面。美好愛情與傳統禮教,以及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產生了劇烈的衝突,使她陷入痛苦之中。正是這種矛盾衝突豐富了作品的主題內容,推動故事情節自然發展演進,使得情節水到渠成,衍生出靈魂探親的情節。作品思想性具有一定高度,作者思將思想的矛盾隱藏作品之中。當寫到五年之後倩娘後悔自己行為,是“棄大義”,倩娘思想前後有不一致的地方。原因是倩孃的家庭出身,官宦人家的小姐從小的思想教育受到封建禮教的束縛,必然出現對傳統禮教的反叛不徹底的現象。但是,對自由愛情的嚮往,對傳統禮教的認同,變成了倩娘身上的矛盾。事實上倩娘性格矛盾,就是作者思想意矛盾的反映。通過倩孃的角色,作者實現了自己的婚姻理想。作品的真正解決是,封建婚姻秩序和封建禮教束縛,這兩種矛盾的統一,也就是倩娘靈魂與肉體合為一體。與封建時代文人一樣,《離魂記》的作者充滿了對愛情的嚮往,又因為封建禮教的束縛,對自己產生禁錮。這種矛盾產生的基礎是中國的文化基礎,具有真實性。作品中表達的複雜情感,是那些早於《離魂記》的作品不能比較的。
《離魂記》中倩娘是官家張鎰之女,端豔絕倫,與王宙青梅竹馬,日久情深。當面對張鎰的悔婚時,倩娘聞而鬱抑,沒有更多的言語反抗,而更多的是順從。當倩娘之魂奔於王宙,倩娘之魂哭述到“君深情不易,私將殺身奉報,是以往民來本以亡命來奔”從中可以看出倩娘離魂更多的是被王宙的深情所打動,而不僅僅因為自己對王宙的真愛。倩娘在愛情中總是處於被動地位,表現更多的是性格中柔順的一面。五年之後倩娘因思念父母想歸家,又對王宙哭述到“吾曩日不能相負,棄大義來奔君。向今五年,恩慈間阻。覆載之下,胡言獨存也?”既表明倩娘在家庭中的從屬地位,又表明其為愛情而私自結合不正當,必須納入封建正統才能名正言順。在這部作品中着重描述了倩孃的離體之魂,而對離魂之體則描述不多,不具有獨立的意識和行動,只是一具昏沉的病體。 [3-4] 

離魂記名家點評

北京大學教授周先慎:從全篇的基本框架看,作者是將一個虛句的故事當作實情實景來寫的,一切都像真的發生的一樣,到故事的結尾才點破。前面倩娘追趕王宙兩人一起私奔時,純為寫實,令讀者置信不疑;直到故事的後半部分,突然出現兩個倩娘,不僅張驚詫莫名,就是讀者也大惑不解,而當終於得知原來是倩娘離魂出走時,便頓生憂然大悟之感,在回味中就更加領略到小説這種藝術處理的深刻意藴。(《古代小説鑑賞辭典》上冊) [2] 

離魂記後世影響

《離魂記》對後代中國小説和戲曲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倩女離魂”的故事過去一直被人豔稱。以它作為題材而改編的作品很多。按小説類劃分,有清代文言小説《聊齋志異》(《葉生》《阿寶》《連城》三篇);明代淩濛初擬話本《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三《大姊魂游完夙願,小姨病起續前緣》。按戲曲類劃分,宋元戲曲有趙公輔《棲鳳堂倩女離魂》(佚)、鄭光祖《迷青鎖倩女離魂》、無名氏《倩女離魂》(佚);宋金元諸宮調劇目中有無名氏《倩女離魂》(佚);明代雜劇劇目有王驥德《倩女離魂》(佚);明代傳奇劇目有湯顯祖牡丹亭》、謝廷諒《離魂記》(佚)、無名氏《離魂記》(佚);清代傳奇劇目有查揆《桃花影》(本事出《聞奇錄》,內容串以《離魂記》)。由於詩歌的引用,“倩女離魂”也成為人人熟悉的典故。
鄭光祖雜劇《迷青瑣倩女離魂》是根據元初趙公輔的雜劇《棲鳳堂倩女離魂》以及其他有關説唱材料改編而成,其本事出自《離魂記》。《倩女離魂》從文體、情節等各方面對《離魂記》進行了重寫,因此,具有了更廣闊的敍述視角,添加了更多的人物,使故事更加曲折生動,人物內心活動得到更深層細膩的展示,形象更加豐滿真實。
明人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二《大姊魂游完宿願,小姨病起續前緣》講了兩則故事。第一則故事講侍御李十一郎與妻子王氏非常恩愛,王氏得知李夢到迎娶了王氏之妹後,不久便病逝。李之岳父多次提出以王氏之妹為他續絃,但李思念亡妻情深,終不肯答應。後來他見到亡妻的魂魄,亡妻懇請他結姻與妹,了卻心願。第二則故事比第一則故事離奇甚多,敍吳防禦長女吳興娘因日夜想念有婚約的崔興哥而死,後興娘之魂魄附在妹妹慶娘身上,與崔興哥私奔,再續前緣,後又還其妹身,促成崔興哥與慶孃的一段美好姻緣。因其中夾雜了世俗色情的描寫,故思想性和藝術價值不高。兩則小説雖改寫各異,但其構思、情節結構明顯脱胎於《離魂記》。
《聊齋志異》中《葉生》《阿寶》《連城》三篇故事皆與離魂情節有關。《葉生》講的是葉生為知己離魂,而非為愛情離魂,是對離魂題材的一大突破。小説筆法宛轉,故事感人肺腑,與《離魂記》之至情思想有相通處。《阿寶》講孫子楚因痴慕阿寶,先以離魂隨阿寶至家中,後化作鸚鵡陪伴阿寶,幾經數折,終與阿寶結為夫婦。後幾年,孫子楚病逝,阿寶絕食三日,因其忠貞性情,冥王使孫子楚還魂復生。在這種離魂模式中,男性成為離魂的主角,離魂成為男女相識的超現實手段。《連城》講述了一段曲折的愛情故事。書生喬生與連成真心相愛,遭到家庭阻撓,連成被迫嫁於他人。數月之後,連成病卒。喬生不捨連成,亦尋死,後在陰間尋找到連成。雖是魂魄之身,但二人感情日篤,最後,在朋友顧生的幫助下,二人復活回到人間,並最終衝破阻擾而結合在一起。這個故事已經離《離魂記》痴情女追隨情郎的模式越來越遠。借魂魄延續愛情只是作者用來表現現男女主人公生死相隨的堅貞之志。 [2]  [5] 

離魂記作者簡介

陳玄祐,唐代傳奇作家,唐代宗大曆時人,字、裏、生卒年及事蹟均不詳。有傳奇《離魂記》存世。 [6] 
參考資料
  • 1.    葉桂剛 王貴元.中國古代十大傳奇賞析(上)[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2:423-426
  • 2.    董乃斌 黃霖 等.古代小説鑑賞辭典(上冊)[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297-300
  • 3.    劉天朋.淺析傳奇小説《離魂記》的奇特藝術構思[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7,34(6):187-188
  • 4.    劉美玲. 探究《離魂記》與《倩女離魂》人物形象嬗變[J]. 2019(28):3-4
  • 5.    劉秋娟.淺析唐代小説《離魂記》的重寫現象[J].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12,27(1):18-20
  • 6.    董乃斌 黃霖 等.古代小説鑑賞辭典(下冊)[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