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富汗少女

鎖定
《阿富汗少女》是美國攝影家史蒂夫·麥凱瑞的攝影作品,於1984年12月拍攝於巴基斯坦難民營。該作品於1985年6月登上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封面。
中文名
阿富汗少女
外文名
Afghan Girl
別    名
《綠眼睛姑娘》
攝影師
史蒂夫·麥凱瑞
拍攝時間
1984年
創作器材
Nikon FM2
使用鏡頭
Nikkor Ai-S 105mm F2.5
使用膠捲
Kodakchrome ISO64

阿富汗少女拍攝背景

1984年拍攝的阿富汗少女 1984年拍攝的阿富汗少女
《阿富汗少女》(又稱《綠眼睛姑娘》)由攝影師史蒂夫·麥凱瑞(Steve McCurry)攝於1984年,地點在巴基斯坦,白夏瓦(Peshawar)附近的難民營;照片中的女孩-莎爾巴特‧古拉(Sharbat Gula),直到2002年被《國家地理》雜誌重新找到之前,渾然不知自己的肖像引起世人廣大的迴響。
1984年12月史蒂夫·麥凱瑞在巴基斯坦難民營中拍下了著名的照片《阿富汗少女》。
1985年6月的《國家地理》用這張照片做了封面,全世界都知道了這位名叫莎爾巴特·古拉(Sharbat Gula)的“阿富汗少女”。17年後,史蒂夫·麥凱瑞突然產生了一個願望:前往阿富汗尋找17年前拍攝的那個少女。

阿富汗少女後續事件

2002年1月,史蒂夫·麥凱瑞和《國家地理》的一組工作人員重返巴基斯坦,試圖尋找這位有着攝人眼神的神秘少女的下落,瞭解這些年在她身上發生過的故事。
17年後(2002年)的阿富汗少女 17年後(2002年)的阿富汗少女
史蒂夫·麥凱瑞奔赴阿富汗,聯繫了當地熟人,尋找當年阿富汗少女的學校,用美國聯邦調查局分析案件的手法分析真偽。雖然他三番五次找錯了人,但最後史蒂夫·麥凱瑞終於找到了那個少女。
“我一看到她,就知道她正是我們要找的‘阿富汗少女’,”史蒂夫·麥凱瑞説,“她也認出了我,因為她一生中只照過那一次相。然而她卻沒見過那張照片。當然,她也從不知道這個地球上,有無數人看過她的照片。”
事隔17年,史蒂夫·麥凱瑞再次為她拍下一組照片。莎巴特·古拉的經歷被作為《國家地理》4月號的封面故事。尋找、確認其身份的過程也拍攝成為紀錄片,在國家地理頻道做全球性播出。

阿富汗少女主要影響

莎巴特·古拉的故事促使《國家地理》雜誌成立了‘阿富汗女童基金’。”史蒂夫·麥凱瑞説,“通過各種渠道捐來的款項,再加上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一些捐助,總額達到150萬美元,她的生活因此得以改善。大部分錢用來資助那些失學的女童。比如,我們以她的名義在她居住的村莊建立了一所小學。同時,我們也用這筆錢在阿富汗的許多村莊建立了小學和診所。” [1] 

阿富汗少女鏡頭別名

阿富汗少女鏡頭 阿富汗少女鏡頭
因為該作品的廣泛影響力,用於拍攝這張照片的鏡頭尼克爾 105/2.5 也被親切的稱為“阿富汗少女”。70~200焦段通常被攝影師用於人像作品創作,這個焦段散景效果好,畫框緊湊,焦平面格外突出。攝影師和拍攝主體的距離也不會因為過遠無法產生互動交流。尼康的這支105/2.5本來就是當時非常出色的人像鏡頭,史蒂夫的作品更使其不朽。鏡頭雖然已經停產多年,但仍然是手動頭愛好者和膠片攝影師們喜歡把玩的一代名鏡。
最小光圈:F22/F32(取決於版本,史蒂夫當時拍攝所用的AI-S版最小光圈F22)
鏡頭結構:Xenotar(5片4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