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讀通鑑論

(王夫之撰古籍)

鎖定
《讀通鑑論》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所著的一部史論。王畢其一生心血,從69歲開始動筆寫作在其逝世前才完成。借引司馬光資治通鑑》所載史實系統地評論自秦至五代之間漫長的封建社會歷史,分析歷代成敗興亡,盛衰得失,臧否人物,總結經驗引古鑑今探求歷史發展進化規律,尋求中國復興的大道。
全書約60餘萬字,分為30卷,每卷之中以朝代為別;每代之中以帝王之號為目,共30目;目下又分作一個個專題;另在卷末附有敍論四篇。該書文采飛揚,議論縱橫,新見迭出,論點精到,堪稱傳統史論中最系統最精彩的傑作,同時也全面地反映王夫之進步的歷史觀政治思想傾向。
作品名稱
讀通鑑論
作    者
王夫之
創作年代
清代
類    別
史論
裝    幀
平裝
開    本
16 開

讀通鑑論作品簡介

《讀通鑑論》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有關古史評論的代表作之一。《讀通鑑論》不是一部單純的歷史著作。首先,它是閲讀另一部歷史鉅著的筆記,其中每一節都是針對《通鑑》所記的某一段史實而發的議論,如果不參照《資治通鑑》而單讀《讀通鑑論》 [1]  ,就會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其次,這部書是一個思想家的歷史沉思錄。它既折射了明清之際那段血與火的歷史之光,又積澱了一個當時心境極為痛苦與矛盾的思想家的深邃反思。所以,總體水平遠超出一般史書。

讀通鑑論作者簡介

讀通鑑論簡介

王夫之(1619年—1692年),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經學家、史學家和文學家,字而農,號姜齋,湖南衡陽人,晚年隱居衡陽石船山,學者尊稱為船山先生。其別號甚多,據記載還有賣姜翁、一瓠道人、船山老農、船山遺老等十多個。生於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崇禎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舉人。王夫之自幼從學於父兄,聰敏好學,博覽羣書,十四歲即考入衡陽縣學,成為秀才,但繼續科舉仕進的夢想在農民大起義的衝擊下破滅。王夫之目睹明末的腐朽統治和東北滿族貴族勢力的不斷擴張,與許多有識之士一樣感到危機日深,主張改革弊政。他十分關注國家社會政治時局,格外用心研究歷史。
王夫之壯年時,明清兩朝交替,他曾積極參加抗清鬥爭,經受過坎坷的政治流亡生活的考驗和鍛鍊,同時有機會廣泛接觸社會,使他的進步思想趨於成熟。迫於抗清形勢逆轉,王夫之遁跡林泉,近四十幽居窮鄉僻壤,荒山野嶺,苦其心志,聯繫社會現實,總結歷史經驗,以全部精力從事著述,力圖回答時代所提出的各種問題,尋找挽救危局的革新之路。王夫之的著作涉及哲學、政治、歷史、文學各方面,多達百餘種。 [2] 
王夫之 王夫之
《讀通鑑論》是王夫之閲讀司馬光的歷史鉅著《資治通鑑》的筆記,全書30卷,其中秦1卷,西漢4卷,東漢4卷,三國1卷,晉4卷,宋、齊、梁、陳、隋各1卷,唐8卷,五代3卷,另附《敍論》4篇為卷末。這不是一部單純的歷史著作。首先,它是閲讀另一部歷史鉅著的筆記,其中每一節都是針對《通鑑》所記的某一段史實而發的議論,如果不參照《資治通鑑》而單讀《讀通鑑論》,就會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其次,這部書是一個思想家的歷史沉思錄。它既折射了明清之際那段血與火的歷史之光,又積澱了一個當時心境極為痛苦與矛盾的思想家的深邃反思。所以,總體水平遠超出一般史書。
王夫之是一個忠於明王朝,又具有濃厚民族意識的文人。對於明亡於清這一事實,他從其字裏行間透溢出痛苦和悲憤。但是,他並沒有簡單地借古史來發泄自己的民族義憤,而是希望“推本得失之原”,“立一成之型”,所以,其史論具有巨大的現實感。明亡後,若干史學家探討其滅亡原因,或批評政治混亂,或分析制度弊端,或抨擊君主專制及其流弊,深度不一。其中,以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為代表的批判專制君主制度的思想最為深刻。王夫之與大多數史學家不同,他不僅具有這種現實感,而且能將其與歷史的沉思融合起來,試圖從中總結出更高層次的歷史哲學來。
首先,他清醒地反觀自身,認為“夷狄之蹂躪中國,亦非必有固獲之心,中國致之耳。”於是他在《讀通鑑論》中,批評君主與大臣聚斂財富,批評君主貪巧自矜濫殺忠良,批評奸臣敗壞綱紀使國家衰微,批評大臣擁兵自重強枝弱幹,批評學風日衰邪説日盛,批評縱客商賈捨本逐末,批評奸臣引狼入室屈膝投降……批評幾乎涉及到歷代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在他心目中,前朝舊事只不過是明朝現實而已。
其次,在歷史的沉思中,王夫之得到了一個啓示,就是“事隨勢遷而法必變”。他從遠古人類的“異於禽獸無幾”與今天人類文明中看到了“世益降,物益備”;從三代的“沈酗”、“淫奔”、“黷貨”與唐代的“天下帖然受治”中看到了今未必不如昔;從三代的封建諸侯與秦始皇改郡縣制的成功中看到了“勢相激而理隨以易”。歷史的變化使王夫之得出了一個哲理性的結論:“勢之順者,即理之當然者矣”,也就是説,順應歷史潮流的就是合理的。
理勢合一”、“理因乎勢”是王夫之在歷史沉思中得出的最有光彩的結論。“變”是這個歷史哲學的核心。正是在此思想指導下,王夫之批判了封建史學中最要害的命題“正統論”,“統者,合而不離,續而不絕之謂也”,就是説,所謂“統”是統一了國家並能較長久地持續下去的政權,不論是靠武力統一的,還是靠陰謀“篡弒”而來的,只要它順應了大勢,使國家“合而不離,續而不絕”,就是合理的、正統的,並不在乎它姓李還是姓趙。他説:“論之不及正統者,何也?
曰,正統之説,不知其所自昉也。自漢之亡,曹氏、司馬氏乘之,以竊天下,而為之名曰禪。於是為之説曰,必有所承以為統,而後可以為天子,義不相授受而強相綴系,以揜篡奪之跡,抑假鄒衍之邪説,與劉歆歷家之緒論,文其詖辭,要豈事理之實然哉。”史書從朱熹著成《通鑑綱目》以後,正統的爭論已成為封建史學家所最關心的事,甚至影響到宋、遼、金三史的修撰,遲遲未能定稿。而王夫之此説完全粉碎了那些一無可取的謬論。如果説黃宗羲是從明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現實出發得出了批判明朝君主專制的理論,那麼,王夫之則是從歷史的不斷變化發展中得到了這一思想。千百年來,天不變道亦不變,宋元以來,為一家一姓而爭正統的喧吵熱鬧非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成則為王、為神、為聖,便是得天命、當正統,永遠私有天下,無人敢説不字。而黃宗羲、王夫之卻否定了這天經地義的結論,從歷史變化上指出了順應“勢”者才合天理,無疑是一個進步。
當然,歷史遺留的負擔畢竟太沉重了,傳統文化在他身上積澱的畢竟太深厚了,當這位思想家在進行歷史沉思時,常常不自覺地沿襲了傳統歷史觀與道德觀,陷入傳統的保守觀念之中。如他認為封建君主不能變,能變的只是具體的措施與制度;封建思想觀念不能變,能變的只是個別的方法與觀點,這便成了王夫之思想中一個永遠難以擺脱的矛盾。他理智上承認“勢之所趨”即“理”這一哲學命題,但感情上卻不能接受真正撲面而來的“勢”。他罵與正統理學相左的學派,如宋代的蘇學、浙學及明代李贄等人的異端史學,指斥李贄的《藏書》為害尤烈。當張獻忠請他加入起義隊伍時,他“剺面傷腕,誓死不肯”,而清兵南下時,他卻舉兵反抗,將民族大義與忠君思想糅在一起。所以,在閲讀《讀通鑑論》時,既要注意到他表露的進步史學思想,也不能忽視那些阻礙這種思想昇華的種種保守因素。

讀通鑑論主要著作

在經學方面:有《易》、《書》、《春秋》、《四書》的《稗疏》、《考異》等24種;
在文學方面:有《説文廣義》、《大行錄》等;
諸子方面有《老子衍》、《莊子解》等五種;
佛學方面有《相宗絡索》等兩種;
哲學和社會歷史方面有《黃書》、《噩夢》和《思問錄》等名篇。
除此之外,天文、地理、數學、曆法等方面的著作大多收錄在《船山遺書》中。

讀通鑑論作品書評

《讀通鑑論》是王夫之晚年系統的史論代表作之一。作者認真研讀了司馬光的《資治通鑑》,結合當時的社會政治現實,總結歷史經驗,有感而發,隨事闡述自己的見解、主張和思想認識。對歷史上的治亂興衰作了多方面的評論。全書約六十餘萬字,按朝代分為三十卷,卷末又附有《敍論》,沒有篇題。
全書內容豐富,集中表現了作者發展進化的歷史觀。他痕恨明王朝的腐敗政治,主張改革;反對分裂,主張國家統一,反對民族壓迫;還以樸素的唯物主義對宋明以來的唯心主義道學進行了批判。作者有意識地把評史與論政治結合起來。他認為“讀古人之書”必須“揣當今之爭”,才能“為治之資”。因此王夫之的史論著作不僅貫穿着他的史學思想理論,也滲透了他的政治思想理論。
在對宋、明理學家厚古薄今,推崇“三代盛世”,妄稱三代以下“人慾橫流”、主張“法先王”的復古倒退思想進行批判時,王夫之在《讀通鑑論》中指出唐虞以前完全處於未開化的野蠻狀態,而三代則是“國少而君多……暴君橫取”,人民“秸面鳩刑,衣能結而食草木”,社會落後生活艱苦,根本也不是值得嚮往的盛世《讀通鑑論》卷二十。“世益降,物益備”《讀通鑑論》卷十九,隨着歷史的發展,物質生活才日益豐富起來,歷史是不斷髮展進步的,古代的辦法是治理古代天下的,不一定能通用於今天,沒有一成不變的制度法令和治國之道,必須“趨時更新”,“事隨勢遷而法必變”。
在對歷史發展的認識上,《讀通鑑論》指出“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亂有亂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違生之理,淺者以病,深者以死。人不自知而自取之,而自昧之……夫國家之治亂存亡,亦如此而已矣。”卷二十四國家的治亂存亡與人的生死壽夭一樣都有自己的規律,並且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人所認識和掌握的。基於這種思想認識,作者認為秦始皇廢除分封行郡縣,是歷史進步和歷史發展趨勢的必然結果,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秦代以下,郡縣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勢之所趨,豈非理而能然哉?”卷一,被分封行郡縣變革的成功是順應了“勢之所趨”,符合“理”——歷史發展客觀規律的結果。作者還進一步帶證地指出“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罷侯置守,而天假其私而行其大公”卷一,秦始皇是出於“私天下”的動機而實行郡縣制的,而歷史規律必然性又恰恰是通過秦始皇主觀動機這一偶然性體現出來的。
此外《讀通鑑論》一書在分析評論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時,多有獨到見解和中肯意見,又能一一例舉,但也有其侷限,作者同情農民的疾苦,痛恨反動統治的腐敗,主張改革,但其認識還侷限於對原有制度的改良,沒有認識到從根本上改變封建制度的必要。

讀通鑑論內容特點

《讀通鑑論》是王夫之閲讀司馬光的歷史巨着《資治通鑑》的筆記。對歷史上的治亂興衰作了多方面的評論。全書約六十餘萬字,按朝代分為三十卷,沒有篇題。其中秦1卷,西漢4卷,東漢4卷,三國1卷,晉4卷,宋、齊、梁、陳、隋各1卷,唐8卷,五代3卷,另附《敍論》4篇為卷末 [3] 

讀通鑑論作品目錄

中華書局版讀通鑑論 中華書局版讀通鑑論
卷一
秦始皇
二世
卷二
漢高帝
文帝
卷三
景帝
武帝
卷四
漢昭帝
宣帝
元帝
卷五
成帝
平帝
卷六
後漢更始
光武
卷七
明帝
章帝
和帝
宏帝殤帝附
卷八
順帝
桓帝
靈帝
卷九
獻帝
卷十
三國
卷十一
晉泰始元年起
卷十二
惠帝
懷帝
卷十三
東晉元帝
明帝
成帝
康帝
穆帝
卷十四
哀帝
帝奕
簡文帝
孝武帝
安帝
恭帝
卷十五
營陽王
文帝
孝武帝
前廢帝
明帝
後廢帝
順帝
卷十六
武帝
鬱林王
明帝
卷十七
簡文帝
元帝
敬帝
卷十八
陳高祖
文帝
宣帝
後主
卷十九
煬帝
卷二十
唐高祖
太宗
卷二十一
高宗
中宗偽周武氏附於內
卷二十二
睿宗
玄宗
卷二十三
代宗
卷二十四
德宗
卷二十五
順宗
卷二十六
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
卷二十七
僖宗
昭宗
昭宣帝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五代中
卷三十
五代下
卷末
敍論一
敍論二
敍論三
敍論四
卷一 秦始皇
秦之所殄滅而降辱者,六王之後也;戍之徒之而寡其妻孤其子者,郡縣之民也;而剸二世之首,欲滅宗室,約楚降而分王關中者,趙高也。故怨在敵國,而敵國或有所不能;怨在百姓,而百姓或有所不忍;狎及小人,而禍必發於小人。故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聖人且難之,況中主以降乎!
小人之心,智者弗能測也,剛者弗能制也。料其必不能,而或能之矣;料其必不欲,而或欲之矣。項羽之暴也,沛公之明也,章邯之怨方新也,盡天下欲食高之肉而寢處其皮也,使高滅嬴氏之宗,開關以講於諸侯,豈能免於刀俎,而況受納地之封乎?則以智者料高,而固知其與秦相終始;以愚者料高,而亦決其與秦同齏粉也。然而必弒胡亥以徼倖於一得,豈徒胡亥之愚,矢入幄而不覺哉?明而熟於計者,未有謂為且然者矣。禍福之外,有無藉之慾焉;死生之外,有無方之譎焉;俄頃之閒,有忽變之情焉。利亦有所不喻,而無所不逞,而後君子莫能為之防。故聖人且猶難之,誠哉其難之也!“濡有衣袽,終日戒”。終日者,無竟之辭也。舍禔躬慎微而求馭之之術,不墮其阱中者鮮矣。
孰謂秦之法密,能勝天下也?項梁櫟陽逮,蘄獄掾曹咎書抵司馬欣而事得免。其他請託公行、貨賄相屬、而不見於史者,不知凡幾也。項梁,楚大將軍之子,秦之所尤忌者,欣一獄掾,馳書而難解。則其他位尊而權重者,抑孰與御之?法愈密,吏權愈重;死刑愈繁,賄賂愈章;塗飾以免罪罟,而天子之權,倒持於掾史。南陽諸劉屢殺人而王莽不能問,皆法密吏重有以蔽之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