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訪問童年

(殷健靈創作散文集)

鎖定
《訪問童年》是殷健靈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18年12月。
《訪問童年》是殷健靈在深入調研、大量採訪的基礎上全新創作的一部作品。通過再現受訪者對童年重要事件的回憶,闡釋出童年的經歷對一個人一生的深刻而久遠的影響。作品中受訪者的年齡跨度將近一個世紀,他們的童年小史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近一百年的時代變遷,更藴含着不同時代和地域裏孩子們的心靈和感情:雖千差萬別,卻異曲同工;雖幽微渺小,卻豐富而廣袤。讀者可以從他們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精神故鄉,找回初心,發現真實的自己。 [1] 
作品名稱
訪問童年
作    者
殷健靈
創作年代
當代
文學體裁
散文集
首版時間
2018年12月
字    數
150千字

訪問童年內容簡介

《訪問童年》是作家殷健靈在深入調研、大量採訪的基礎上全新創作的一部作品。通過再現受訪者對童年重要事件的回憶,闡釋出童年的經歷對一個人一生的深刻而久遠的影響。作品中受訪者從1922年的老人,到2005年的孩童,年齡跨度將近一個世紀,他們的童年小史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近一百年的時代變遷,更藴含着不同時代和地域裏孩子們的心靈和感情:雖千差萬別,卻異曲同工;雖幽微渺小,卻豐富而廣袤。 [2] 
訪問童年

訪問童年作品目錄

訪問童年
重返童年
“每個人何嘗不是一隻孤船”
心底的波光與雲影
“七十年前,我也有過青春的叛逆”
用一生來叛逆
“最陌生的人是父親,影響最大的人也是父親”
平靜地體會痛苦
“父母去世後,我看到了兩個截然相反的世界”
抵抗人性之惡,猶如一場戰爭
“淡忘的童年一定不重要,我只記住不能忘卻的”
我們的選擇性記憶
“如果生命沉重不堪,那就在燦爛輕盈中展現吧”
當我們無法挑揀自己的命運
“我嚇壞了,不知道媽媽要把我拖去哪裏”
黑夜從來都不是黑的
“八歲那年,我不得不開始一個人的生活”
拿什麼來抵禦童年的殘忍
“眼看我就要贏了,她卻退出了……”
那個並不真實的自我
“我用半生時間來矯正那個孩提時代的我”
長大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
“快樂着,卻為什麼總感到心酸和悲傷”
掙扎也許是生命的常態
“我想回到那個小姑娘那裏,拉她一把,但是無能為力”
生命初始最美的圖畫
“鄭重地告別,與那些童年的過往”
平淡生活中的“儀式感”
“我從來沒有真實地活出自己”
破繭而出
“什麼是完整的家呢?和有沒有父母無關”
愛比怨悔更自由
“你聽過大提琴拉的《二泉映月》嗎”
盲孩子眼睛裏的光
“我想盡力擺脱這物化的世界”
理想永遠都年輕
“我只和媽媽説學校裏有趣的事”
比天空還要大的小煩惱
“早逝的二哥永遠不會知道,他對我的生活道路起了多大的作用”
“我沒有跑,這個時候逃回家真是丟死人啦!”
“我沒有生日”
“照耀我一生的三個童年片段”
“每個孩子都有天性,後天的努力造成命運的千差萬別”
“爸爸和媽媽沒有給我做出愛情的榜樣”
“媽媽對爸爸的怨恨一直沒有消除”
“我越自信,別人越不會欺負我”
附錄

訪問童年作品鑑賞

訪問童年主題思想

童年體悟
寫作的目的是自救和救贖。《訪問童年》中所講的故事看似是用親和的語言講述別人的故事,實際上暗含了作者自身對童年的體悟。人們都是從童年而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那一點點火光照亮着一生。《訪問童年》裏每一個童年故事背後,都有殷健靈所寫的“寫在邊上”,這是她對相應的童年故事的體悟,也是她心底從自己的童年穿越回來所得的對“童年”深刻的體悟。她通過童年打開了這些人物的內心,也找到了自己人生前行的燈塔。 [3] 
安慰之書
《訪問童年》也是一本安慰之書,是能夠慰藉心靈的成長之書。它對於讀者的功效在於喚醒,然後反思。成年人讀這本書,不僅會喚醒他們自己的童年印象,而且還會讓他們反思自己對周圍人的態度和情感。書中的標題,往往能夠一下子抓住讀者的心。比如“掙扎也許是生命的常態”,掙扎是成長常有的事,小動物成長為大動物,孩子成長為成人,每個細胞都在掙扎之中慢慢成長。長大不容易。正如殷健靈在書中所説:“倘若人生猶如危崖上的一棵樹,童年便是根,在夾縫中求生存,靠着露水陽光以及自身的力量長成枝繁葉茂。”每個人都與周圍的一切息息相關,經歷過童年,長大後思考得更多的是自己的行為對別人的影響,對孩子的影響,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然後在思考中逐漸釋然,把自己打開,讓自己放鬆。在這種層面上,只有經歷過童年的人,才能更深刻地讀懂這本書的內涵,從而有所共鳴。 [3] 

訪問童年藝術特色

題材
從題材方面,《訪問童年》的選題特別好。首先,作者在選材時有在場意識,問題感比較強。這應該是與她“記者”的職業身份有關。她試圖與書中的人物、與讀者在做溝通,這種溝通是有焦點、有針對性的。她能很快地融入人物的生活現場,與他們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樑,並且很快發現人物童年故事中最獨特的那一面,然後再進行有目的的溝通和求解。就這樣,一步步完成“出版”的行為。其次,選題的完成度高。“訪問”這種選題,很容易碎片化。文學反映現實,怎樣把現實中的故事像照鏡子一樣照得真實可感,然後再把真實可感的故事通過文學構建來變成好的文學作品?就這本書而言,作者的女性身份在創作的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對文本的闡述是很有利的。她用軟性的、温暖體貼的表述,把硬的素材文學化,詮釋了“非虛構”的文學力量,使它在不經意中觸動讀者的靈魂。另外,作品中所提出的很多問題,都值得人們反思,比如婚姻對成長的影響,比如父親角色的缺失對成長的影響,等等。每個人的成長經歷都是獨特的,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每個人的選擇也不一樣。是否能夠成長為一個健康的人?長大後如何看待成長過程中的缺失?書中,這些已經發生的典型的童年故事,或許對今天孩子們的成長,以及父母對孩子成長的關注,都具有參照性。 [3] 

訪問童年作品影響

  • 榮譽表彰
2021年6月,《訪問童年》獲得由《上海文學》雜誌社主辦的第十二屆《上海文學》獎。 [4] 

訪問童年出版信息

2018年12月,《訪問童年》由長江文藝出版社首次出版。
名稱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參考資料
《訪問童年》
2018年12月
長江文藝出版社
978-7-5702-0667-4
[1] 

訪問童年作者簡介

殷健靈,兒童文學作家。1989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説《紙人》《野芒坡》《千萬個明天》《月亮茶館裏的童年》《輪子上的麥小麥》《1937·少年夏之秋》《天上的船》和《甜心小米》系列,以及散文《愛——外婆和我》《致未來的你——給女孩的十五封信》《致成長中的你——十五封青春書簡》等。 [1] 
殷健靈 殷健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