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觀城縣誌

鎖定
《觀城縣誌》講訴三代之前,天下分為九州,觀城一帶屬兗州之域,時明斟觀。夏代,夏啓笛三子武觀封於斟觀,並更名為“斟觀”。商代稱觀國,周代稱觀津。春秋時期,觀屬衞國。戰國時期,觀邑先後為趙國、魏國屬地。秦代,觀邑屬東郡。漢初,實行郡縣制,觀地始建縣,稱畔觀縣,王莽時改稱觀治縣,東漢時更名為衞公國,為周後裔姬常的封地。晉代稱衞縣,南北朝時稱衞國縣,隋開皇六年(586)改稱觀城縣,屬武陽郡,觀地建縣已2200年,觀城縣之名已有1400年曆史。
中文名
觀城縣誌
內    容
天下分為九州
位    置
觀城一帶屬兗州之域
八    景
舊志記載較略

觀城縣誌觀城之名由來

夏代,此地為古觀國,亦稱觀扈。夏代第一個世襲帝王名啓,啓的第三個兒子武觀被封於觀地。地名中有“觀”字,封的王名中又有“觀”字,故後來建縣時便離不開“觀”字。
後來,武觀曾以觀扈為根據地反叛,故漢初建縣時定名為“畔觀縣”,畔和叛統一。王莽篡朝後,因為他本身是個叛臣,故最怕説叛字,便下令將畔觀縣改稱“觀治縣”。隋代對縣名進行清理,決定既不用“畔”字,也不用“治”字,只採用一個來歷已久的“觀”字,成為“觀城縣”。

觀城縣誌觀城八景

觀城“八景”,舊志記載較略,故只能根據有關資料所證,略作敍述。

觀城縣誌月河春瀾

據舊志載,月河在縣城東南隅,稱河,實為池。城內別無明水,只此一處,故人重之。此池形狀如月,大可百畝,池中水長年不竭。每逢春雨初霽,池中不漲,澄清如鏡。春風起處,浪起漣漪。池周多年生柳樹,婆娑樹影,映着一池春水,景色十分宜人,故“月河春瀾”被列為一景。今之觀城東南仍有一大坑,想既月河遺蹟。坑中原有一井,井上又碑,傳説大禹治水鎖絞處。據舊志載,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初,大風颳倒了石碑。其夏大水,曹州、兗州、東昌皆受災,這一記載把神話傳説與自然災害聯繫起來,使自然災害有了神話色彩。

觀城縣誌金堤夕照

金堤即紫金堤。此堤始築於秦代,因其西起河南孟縣的紫金山,故名“紫金堤”,簡稱“金堤”有固若金湯和重要、寶貴之意。民間有秦始皇跑馬修堤的傳説,故此堤又名為“秦堤”、“秦皇堤”。還有寫作“秦黃堤”,大概源於“秦始皇南修大堤擋黃水”的説法。早期的金堤從今之觀城所在地穿過,朝東北方向伸展,然後折而向北,成為莘縣陽穀的分界線。五代時期周顯德三年(公元965年),自滑縣向東北修堤,將馬陵堤與子路堤接連起來,直到陽穀的張秋鎮,俗稱“新金堤”,後簡稱“金堤”。此後,原金堤漸廢棄,農民取土種田,堤坡漸趨平緩,但至今堤的殘形仍斷續存在,清晰可辨。今之觀城西街地勢高於他處數尺,據説舊金堤遺蹟。登高遠眺,舊堤如龍伏地,蜿蜒而行。堤下染上一抹橘紅,與堤下水光相映,亦成一景。

觀城縣誌龍潭湧浪

據舊志載,古龍潭在觀城東南十三里,馬陵堤之北,大不滿十畝,水卻極深,難測其底,故以潭相稱。大雨時,田野之水皆流入潭,潭滿則順堤流,最後注入範縣的竹口坡。天旱時,潭水亦不枯竭。據民間傳説,潭中有河神,掌一方旱澇,天旱時來求雨,常有靈應。數畝之潭,想以不會有什麼大浪可觀,説“龍潭湧浪”,誇大之詞而已。此潭清初尚存,後漸被淤淺,最終變為窪地。

觀城縣誌馬頰分流

據觀城舊志載,馬頰河在觀城東八里,即禹疏九河之一。此説不確。多種史料顯示,不論古馬頰河還是今馬頰河,均不留經觀境。舊志中所説的馬頰河,實際沙河。沙河有四角池(今古云鎮東池、西池附近)發源北流,過夏家溝,經觀城東,匯入南樂來水後,流入朝城縣境,然後折向東北入莘縣,由莘縣城東北,經陽穀界流入聊城境。沙河的流向,與今徒駭河基本一致,估計沙河很可能是今徒駭河的前身。古代文人論事喜歡上掛下聯,不論有沒有淵源,均好張冠李戴地弄出來個淵源來。此處的“馬頰河”即是一例。沙河流經觀城時,有馬家溝、夏家溝等支流匯入,干支分明,故又“馬頰河分流”之説。

觀城縣誌竇氏青冢

據舊志載,觀城南八里處有竇冢,今已無跡可尋。關於此墓來歷,舊志上由兩種説法。一種説法是:漢文帝的皇后竇氏之父少翁曾在觀城南一水潭垂釣,不慎落水而死。竇氏之子景帝即位後,命人填築大墳葬其外祖父,是為竇冢。史書載,竇皇后祖籍觀津縣。觀城西雖曾有過觀津地名,但不是縣。真正的觀津縣在今河北省武邑縣。觀城既非竇皇后祖籍,當然不可能有竇父的墳墓。另一種説法是:南北朝時,北魏曾任冀州刺史的竇瑾,衞國(今觀城)人,死後葬於此地。此説頗為可信。竇瑾,字道瑜,少以文學知名,先後任中書博士、中書侍郎、秘書監、散騎常侍、殿中都官尚書、冀州刺史等職,封毗陵公,官聲甚佳。北魏文成帝興光元年(公元454年)遭誹謗被殺,死後葬於祖籍。順理成章。後人將其墓列為桑梓一景,亦屬情理之中。

觀城縣誌靈公鶴池

即舊志中所説的四角池,沙河即以池為源頭。史載,春秋時期,魏懿公喜養鶴,民間獻鶴者皆有重賞,所養之鶴皆有品位,享俸祿。懿公出遊時,常以車載鶴行於前,號曰:“鶴將軍”。後北狄入侵,懿公急令召兵,百姓説:“鶴既食俸祿,又號將軍,何不令其禦敵?”懿公方悔悟,但為時已晚,終至全軍覆沒,懿公被殺。當時衞都帝丘(今濮陽西南),觀地屬衞,衞懿公曾在今古云一代修池養鶴,池名四角池。今東池、西池村名皆與此有關,八景中説“靈公鶴池”,實應為“懿公鶴池”。靈公在位比懿公晚130多年,舊志記述有誤。

觀城縣誌東郊牧笛

此景純屬湊數之詞。據舊志記載,觀城東係一片草地林莽,人煙稀少,十分荒涼。至宋代仍有參天古樹,樹林幽深,人跡罕至,時有野豬出沒,人稱“野豬林”。傳説《水滸傳》中描寫的魯智深救林沖之野豬林即此地,有樹有草,又近城郭,自然是好牧場,故常有牧童來此放牛。牧童無事,多以竹笛自娛。草地開闊,樹林茂密,笛聲響起,更顯悠揚,天氣晴和是可聞數里,文人聞聲觸景,極易生情,於是“東郊牧笛”便成了一景,被收入縣誌。

觀城縣誌西寺晚鐘

西寺指顯慶寺,寺址在今孟秋寺村。孟秋寺原名為“西營村”,在觀城西約4裏處。顯慶寺建於明崇禎年間。寺內有鍾,撞擊時聲聞數里。觀城縣城偏西,每逢鐘聲響起,縣城內亦清晰可聞,頗有仙韻,“西寺晚鐘”遂成一景。至於西營村為何改名孟秋寺,顯慶寺何時拆毀,志書不載,亦無人傳説

觀城縣誌觀城縣無北門

縣皆有城,城皆有門,此及古之慣例。城門多寡,各縣不一,但最為四,即東南西北各一門。還有的縣城有六門、八六,多的竟達十二門。觀城是古縣城,最小應四門。實際情況是,觀城舊城有東、南、西三門,獨缺北門。為何有這種奇特現象,眾説不一。最普遍的説法是:觀與罐同音,罐子不能沒底。有了北門,就成漏底子的罐子,盛不住水,是不吉之兆,故建城者不留北門。還有的説,觀城無北門則來源於"郭威建都觀城"的傳説。觀城北部有一個幾十畝大的土台,土台南有象城門那樣的筒子。老年人説,土台子就影子 威的金鑾殿故址。大筒子就是午朝門,午朝門正對觀城南門,觀城如果建北門,正與郭威的金鑾殿相對,小小縣城,哪敢與皇帝鑾殿坑衡,於是觀城便不建北門。  以上都是傳説,近查史書,方知觀城無北門之事確與郭威有關。
郭威,即五代時的周太祖,堯山(今河北隆堯)人。本姓常。後隨母改嫁郭氏,改姓郭。郭威自幼家貧,蓬首垢面,狀如野雀,人稱郭雀兒。後漢時,郭威為鄴都留守,乾佑四年(公元1951年)代後漢稱帝,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年號廣順,國號周,史稱後周。在位三年崩,廟號太祖。郭威養子姓柴名榮,隨繼帝位,改元顯德,在位六年崩,端號世宗。柴榮之四子宗訓方七歲,即帝位,在位八個月。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黃帝,建國號宋。宗訓被降封為鄭王,史稱恭王。周太祖郭威曾為大名節度使,死後葬於觀城北。因處戰亂年代,怕人盜掘,郭威墓地上並無建築,故後人不知。許多年後築城時掘出,方知就裏。但城已基本建成,不便遷移,只好省建北門,以免冒犯周太祖在天之靈,對此事,清道光十九年所修之《觀城縣誌》是這樣記載的“周郭雀墓,周太祖郭威,世傳子雀是也。行炙大名節度使,其墓在縣北城下,至方候築城掘出,知其敵。”正史無此記載,事實真偽,尚待考證。

觀城縣誌歷史沿革

1949年為觀城第一區,1956年劃歸範縣為觀城區,1964年劃歸莘縣仍為之,1971年成立觀城公社,1984年置鎮。1997年,面積63平方千米,人口3.6萬,轄觀城東街、觀城東關、觀城北街、觀城南街、觀城西街、林莊、武廟、後山谷、秦村、大柳樹、五樓屯、賈李、黃堂、文山谷、劉山谷、辛山谷、李山谷、前韓樓、後韓樓、西韓樓、後黃固屯、小王莊、焦村、遠廟、蝗蟲廟、孟秋寺、吳坑、西場、小屯、橋下、王溝、三里莊、周路、於溝、東馬溝、西馬溝、原嶽趙、呂村、大呂海、高園、嶽東、嶽西、紅廟、前朱廟、後朱廟、郭海、古井、前郭、後郭、太平街、張排、李排、徐排53個村委會。

觀城縣誌經濟情況

觀城鎮系魯西食用菌生產重鎮,共有雙孢菇棚7000餘個,食用菌種植面積152萬平方米,年產量6000餘噸。各種蔬菜棚3000餘個,建有佔地260餘畝的高科技林果示範園1處,形成了山東省最大的美國甜杏生產基地,陸地凱特杏1000畝,凱特杏大棚100年,育有歐洲金太陽杏、新世紀紅豐杏、美國甜油桃、澳大利亞李子等國內外優質苗木10萬餘棵,佔地120畝的綜合性蔬菜批發市場已投入使用。  近來年,觀城鎮寬鬆的投資環境,優惠的民營經濟政策,使民營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聖鼎特鋼有限公司,愛樂電子工藝製品公司、格菱生物飼料公司、金龍酒廠、野豬林酒廠等一大批民營企業脱穎而出,擁有廣闊的市場,具有較強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