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

鎖定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簡稱《西廂記》,又稱《王西廂》、《北西廂》,是元代王實甫創作的虛構雜劇,大約寫於元貞大德年間(1295~1307年)。 [1] 
該劇取材於唐代元稹的《會真記》和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 [22] 
全劇敍寫了書生張生(名珙字君瑞)與相國小姐崔鶯鶯在侍女紅娘的幫助下,衝破孫飛虎、崔母、鄭恆等人的重重阻撓,終成眷屬的故事。 [2-3] 
該劇具有較濃的反封建禮教的色彩,作者寫青年人對愛情的渴望,寫情與欲的不可遏制與正當合理,寫青年人自身的願望與家長意志的衝突,表達了“願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的愛情觀。該劇情節引人入勝,形象鮮明生動,文采斐然,具有詩情畫意。 [4] 
《西廂記》突破了元雜劇每劇四折的體例,文辭優美生動,在中國文學史、戲劇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影響。 [23] 
歷來《西廂記》都是元雜劇中最受人喜愛的一部作品。全劇體制宏偉,用了五本二十一折連演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在古代雜劇中是罕見的。
從明代開始便出現《西廂記》風靡的情況,明代《西廂記》的刊本便有六十幾種。 [24] 
作品名稱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
作品別名
西廂記(簡稱)
北西廂
作品別名
王西廂
作    者
王實甫
創作年代
元代
文學體裁
雜劇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主要內容

西廂記插圖 西廂記插圖
張生在普救寺相遇相國小姐崔鶯鶯,一見鍾情,而無計親近。恰遇叛將孫飛虎率兵圍寺,要強索鶯鶯為壓寨夫人。張生在崔母親口許婚下,依靠友人白馬將軍的幫助,解除了危難。不料崔母卻食言賴婚,張生相思成疾。鶯鶯心愛張生而不願正面表白,幾經波折,在紅娘的幫助下,鶯鶯終於至張生住處私會。崔母覺察跡象,拷問紅娘,反被紅娘幾句話點中要害,勉強答應了婚事,卻又以門第為由,令張生立即上京應試。十里長亭送別之後,張生到京考中狀元,而鄭恆藉機編造謊言,説張生已在京另娶,老夫人又一次賴婚,要鶯鶯嫁於鄭恆。後張生趕來,鄭恆撞死,崔、張完婚。 [4]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作品目錄

西廂記目錄
第一本
第二本
第三本
第四本
第五本
張君瑞鬧道場雜劇
崔鶯鶯夜聽琴雜劇
張君瑞害相思雜劇
草橋店夢鶯鶯雜劇
張君瑞慶團圞雜劇 [5]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創作背景

西廂記
西廂記(2張)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故事雖本唐代元稹鶯鶯傳》,實際卻是脱胎於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 [4] 
王實甫曾任陝西縣令、陝西行台監察御史。後來由於他不滿當時官場的齷齪,憤而辭官,決心以寫戲抒發心中之鬱懣。於是他回到出生地中山府,開始了雜劇創作。
金代的一位姓董的讀書人,依據唐代元稹的傳奇小説《鶯鶯傳》改編成《諸宮調西廂記》,把原來故事中的主人公鶯鶯寫成是博陵郡人。
定州在隋代就稱博陵郡,所以在博陵一帶鶯鶯和張生的故事流傳相當廣泛。相傳在定州崔沿士一帶曾有過崔鶯鶯的墓冢。
王實甫正是根據這一點,在中山府開始了他的雜劇《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的寫作。該劇大約寫於元貞、大德年間(1295~1307年)。 [1]  [6]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作品鑑賞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作品主題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正面提出了“願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的主張,具有更鮮明的反封建禮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題。
首先,《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歌頌了以愛情為基礎的結合,否定封建社會傳統的聯姻方式。作為相國小姐的鶯鶯和書劍飄零的書生相愛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對以門第、財產和權勢為條件的擇偶標準的違忤。鶯鶯和張生始終追求真摯的感情。他們最初是彼此對才貌的傾心,經過聯吟、寺警、聽琴、賴婚、逼試等一系列事件,他們的感情內容也隨之更加豐富,這裏佔主導的正是一種真摯的心靈上的相契合的感情。
其次,鶯鶯和張生實際上已把愛情置於功名利祿之上。張生為鶯鶯而“滯留蒲東”,不去趕考;為了愛情,他幾次險些丟了性命,直至被迫進京應試,得中之後,他也還是“夢魂兒不離了蒲東路”。鶯鶯在長亭送別時叮囑張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來”,她並不看重功名,認為“但得一個並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即使張生高中的消息傳來,她也不以為喜而反添症候。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雖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終成眷屬作為團圓結局,但全劇貫穿了重愛情、輕功名的思想,顯示出王實甫思想的進步性。 [11]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藝術特色

相較於《鶯鶯傳》簡單描述張生對鶯鶯始亂終棄的故事情節,《西廂記》的情節無疑要豐富得多,人物形象也立體生動得多,更容易博取讀者的好感。《鶯鶯傳》裏的張生熱衷於追求功名利祿,不敢反抗崔夫人這種封建家長,甚至對鶯鶯始亂終棄,令人厭惡。但《崔鶯鶯待月西廂記》裏的張生卻勇於追求愛情,且懷着一顆赤子之心,既可愛又感人。鶯鶯對愛情的追求更是強烈,在與張生互生情愫後,她全然不顧世人的眼光,主動接近張生。送張生進京趕考時,她對張生能否高中毫不介意,只盼他早日考完,早日歸來。這種毫不摻雜物質誘惑的純潔愛情觀,令人動容。
除了男女主角外,《崔鶯鶯待月西廂記》裏的紅娘形象也相當突出,她本受崔夫人之命,去監視小姐的一舉一動,結果卻成了幫助小姐追求自由愛情的好幫手。她聰明機靈,有智有謀,周旋在張生和崔夫人之間,每每都會將強橫的崔夫人逼得無言以對,説她是張生和鶯鶯的愛情軍師,一點兒都不為過。兩人最後能有情人終成眷屬,實在要多謝紅娘從中穿針引線。
除了飽滿的故事、立體的人物和明確的主旨外,《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的唱詞也十分突出,極富詩意,讀起來就如同一首首曼妙至極的抒情詩,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12]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版本信息

主要版本
陳志偉、韓建立的《〈西廂記〉版本述要》把《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版本分為三種:
1.校注本。今存最早的、完整的《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刊本是弘治十一年(1498年)金台岳家刻本《新刊大字魁本全相奇妙註釋西廂記》(簡稱弘治本)。弘治本後有影響有代表性的校注本有王驥德的《新校注古本西廂記》、凌濛初刻本《西廂記》及《五本解證》、毛奇齡的《論定西廂記》等。
2.題評本。能見到的最早的《崔鶯鶯待月西廂記》題評本是明萬曆八年( 1580年)徐士範刊《重刻元本題評音釋西廂記》。萬曆二十年(1592年)熊龍峯和萬曆間劉龍田亦有同名刻本。徐士範本之後,出現了眾多的《西廂記》評本,明清許多文學家、劇作家和戲曲評論家,諸如王世貞、李蟄、徐渭、沈撮、湯顯祖、陳繼儒、王驥德、凌檬初、金聖嘆、毛奇齡等都參加了《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的評論,且有《崔鶯鶯待月西廂記》評本或刊本問世,有的還不止一種而是有多種評本面世。
3.插圖本。今天所見全本插圖的《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以弘治本為最早,此書每頁皆有插圖,上圖下文,插圖線條粗獷,且多有文字説明,是當時北京版畫的代表作。 [16]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原作手稿

《西廂記》稿本,是元代著名劇作家王實甫創作的原作稿本,簡稱《王實甫稿本》。
該手稿本書邊微卷泛黃殘舊,是一部寫滿21個筒子頁行草墨跡的原稿(內含2片散頁)。
原為清初王府舊藏,書上鈐有三阿哥胤祉“誠府珍賞”藏印。黃麻紙,每半頁縱23.2釐米,橫13.8釐米,書法墨跡行雲流水,風神瀟灑,頗有文人風範。更為可貴的是,稿本中還夾帶着兩片寶貴的鉛山紙殘頁,小楷筆跡娟秀古雅,筆墨精妙,同為王實甫當時自己執筆所寫。
經統計,這部珍貴的《西廂記》手稿共有二十二折,比現存版本(二十折)多出兩折。
《西廂記》文化學者、山西普救寺文化顧問雷建德表示,“這是目前國內唯一發現的王實甫戲曲創作手跡,具有極高的文獻價值和藝術收藏價值,在中國戲劇發展史上有着里程碑的重要意義,更是海內外珍貴的元曲原作孤本。” [19]  [21] 
新西蘭中國國學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新西蘭孔子學堂校長王義之面對《王實甫稿本》表示:“王實甫手跡書法行中帶草,不但風神瀟灑,而且鈎乙塗抺信手拈來,增刪修正自然流暢,表現出作者王實甫當年非凡的書法功底和深厚超眾的文學修養!” [20]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後世影響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文學地位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對湯顯祖的《牡丹亭》和曹雪芹的《紅樓夢》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如《紅樓夢》第二十三回的回目“《西廂記》妙詞通戲語 《牡丹亭》豔詞警芳心”即直接關涉《崔鶯鶯待月西廂記》。
歷代文人對《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尤為青睞,現傳明、清刻本不下百種,為古典劇作之冠。
拉丁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日文等均有譯本,影響所及,遍佈全球。 [13]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作品改編

《西廂記》曾被改編成諸多其他體裁的文學表演形式。
在清代,這一故事在所有主要的“講唱文學”形式中都被重新演繹過,包括鼓詞、華北的子弟書、華中的彈詞、華南的木魚書。
《西廂記》對視覺藝術也產生了巨大影響,現存最早的版本帶有整頁的插圖,這些木刻版畫的構思和技藝,遠勝過14世紀早期“平話(對中國歷史的著名事件的白話敍述)”書頁上方的插圖,以及16世紀末、17世紀初福建刊印的小説中的插圖。 [25] 
現存晚明時期的《西廂記》版本幾乎都帶整頁插圖,有的穿插於正文,有的彙集於卷首。 [25]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被明代的李日華改編成南曲《西廂記》,清代以後崑曲、京劇等各種地方戲都在演出。 [13] 
西廂記 西廂記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不僅在戲曲的舞台上大放光彩,還多次被改編成影視劇。 [14] 
1927年,《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由侯曜執導,第一次出現在熒屏上。 [14] 
1940年,張石川導演、範煙橋編劇,由周璇主演了另一版本的《西廂記》。 [14] 
1961年,香港趙一山導演了一出越劇戲曲片《西廂記》。 [14] 
1965年,香港邵氏兄弟出品的電影《西廂記》,由嶽楓導演,凌波、李菁、方盈等主演。 [14] 
1994年,馬加奇導演了6集劇集版《西廂記》。 [14] 
2006年,蘇舟導演了3集電視劇《西廂記》。 [14] 
2013年,由路奇執導的30集電視劇《西廂記》上映,除了保持原著中以愛情為核心的主線之外,活潑嬌俏的紅娘在劇中也有了生死之戀。 [14]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作品評價

明初雜劇作家賈仲明錄鬼簿續編》:“天下奪魁”之作。 [19] 
戲曲理論家蔣星煜:“王實甫元雜劇《西廂記》上承唐傳奇《鶯鶯傳》,下啓明清傳奇《牡丹亭》、清小説《紅樓夢》、《金瓶梅》等,可以説,《西廂記》是一千多年來中國戲曲發展的最高成就。”
學者黃錦祥稱道:“《西廂記》享譽之廣、爨演之盛,實甫始料未及。” [19] 
戲曲理論家王驥德:“令前無作者,後掩來哲,遂擅千古絕調。” [19] 
音韻學家周德清:“諸公已矣,後學莫及。” [19] 
史學家鄭振鐸《文學大綱》:“《西廂記》的大成功便在於它的全部都是婉曲地細膩地在寫張生與鶯鶯的戀愛心境的。似這等曲折的戀愛故事,除《西廂記》外,中國無第二部。” [19]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作品爭議

《西廂記》也受到了歷代封建衞道士的攻擊排斥,被指責為“誨淫”,到清代有的地方當局更將它列入禁燬書目裏。 [24]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人物介紹

人物角色
人物名稱
人物介紹

崔鶯鶯
崔鶯鶯出身名門貴族,是個美麗而有才情的少女,父親崔相國生前已將她許配給鄭尚書的兒子。
在封建禮教的嚴重束縛中,她內心強烈地追求着愛情和幸福。她和書生張君瑞在普救寺中相遇,張生的痴情和才華博得她的愛慕,但相國小姐的身份和她所受的教養,使她感到不能自由表達愛情的苦惱。張生解普救寺之圍,本應與她結為夫妻,但老夫人的變卦,給她以沉重的打擊,反抗的意識開始覺醒。她逐漸從猶豫動搖、怯弱和顧慮中解放出來,終於突破束縛,和張生美滿結合。 [7] 
西廂記 西廂記
張生(張君瑞)
張生先父官禮部尚書,可見他也是書香門第出身,自幼在此環境薰陶下,勤奮學習,學成滿腹文章以求金榜題名。時運不濟,造化弄人,多次應舉,均名落孫山,因此“書劍飄零,遊於四方”。
由此可見,張生的願望是:但求功名日,光宗耀祖時。但這位飽學之士在偶遇鶯鶯時,卻將功名利祿拋向九霄雲外,將23年的艱辛與努力置於十八層地獄,義無返顧地把追求自由愛情放在第一要務。於是經史子集卻成了他追求愛情的幌子,在之後的歲月裏他相思難寐,更別説讀書學習了,在普救寺英雄救美,絞盡腦汁爭取愛情,終於愛情有望,卻遭崔夫人拒絕,以“俺三輩兒不招白衣女婿”為由,張生迫不得已,只能赴京趕考,未料到自己的愛情卻建立在功名的基礎之上“得官啊,來見崔夫人;駁落啊,休來見崔夫人”的確,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未遇鶯鶯時,張君瑞“書劍飄零功名未遂,遊於四方”,遇鶯鶯後,他胸有成竹,勝券在握,最終“一舉及第,得了頭名狀元”。 [8] 

紅娘
紅娘不僅僅是一個婢女,而且是劇裏劇外的聯絡人,她作為作者代言人,直接體現了作者的意圖,作者把自己的思想和意識加在了她的身上,她左右着劇情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紅娘奔走於崔、張之間,周旋於以老夫人為代表的封建勢力中,老夫人維護封建綱常和家族利益,維護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禮教,要打破它,就需要紅娘這樣具有大膽的反抗精神而又富有同情心和正義感的俠氣角色,她見義勇為,情緣反禮,願為“有情人終成眷屬”掃除障礙鋪平道路,因此,她在劇中具有相當高的地位。 [9] 

老夫人
老夫人是一個多苦多難的、已經衰敗了的封建家庭的家長。丈夫剛剛去世,能夠擔負起家庭支柱的小兒子尚且年幼,顯赫的相府之家轉眼之間變得只剩“至親三四口兒”,而客居蕭寺,後面會遇到什麼麻煩,她一無所知。老夫人的喪夫之痛和對未來世事難料的苦楚,不是那個不食人間煙火的鶯鶯小姐所能體會和理解的。老夫人是《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中第一個出場的人物,她的一段“子母孤霜途路窮”的唱詞,反映了她對門前冷落、世態炎涼的感傷,這對老夫人性格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正是由於她痛感門庭冷落、處境淒涼,所以她特別想為女兒尋一段既可以維持崔家貴族之家的社會地位,又能給女兒帶來幸福的婚姻,因而,如張生這般之人斷然不是老夫人的理想人選。 [10]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作者簡介

王實甫(1260–1336),元代著名雜劇作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興。
王實甫與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齊名,其作品全面地繼承了唐詩宋詞精美的語言藝術,又吸收了元代民間生動活潑的口頭語言,創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詞彙,成為中國戲曲史上“文采派”的傑出代表。
王實甫作雜劇十四種,其中有《西廂記》、《麗春堂》、《破窯記》、《販茶船》、《芙蓉亭》等,最為著名的代表作是《西廂記》,全名《崔鶯鶯待月西廂記》,被公認為元代雜劇創作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
現今大多佚失,僅存《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等三種。散曲存世不多,出語俏麗,委婉含蓄。直到近現代,《西廂記》的各種版本依舊活躍在舞台上,備受人們的讚賞。 [17-19] 
參考資料
  • 1.    文徵明編著,中國歷史2000問[M],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3.09,第324頁
  • 2.    丁帆,楊九俊主編.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 必修5[M]. 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1.05.
  • 3.    翟明主編,國學知識全知道 全民閲讀提升版[M],中國華僑出版社,2015.05,第375頁
  • 4.    熊開發,閆廣林,朱小寧等主編,大學語文[M],海南出版社,2007.5,第104頁
  • 5.    (元)王實甫編,西廂記[M],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08,目錄頁
  • 6.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組織編寫;羅楊總主編;任淑輝本卷主編,中國民間故事叢書 河北保定 定州卷[M],知識產權出版社,2016.03,第147頁
  • 7.    西北師範學院中文系文藝理論教研室,簡明文學知識辭典[M],甘肅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第613頁
  • 8.    楊貴蘭;一個矛盾的集合體——論《西廂記》中的張生形象[J].邢台學院學報 .2008年01期
  • 9.    王利娜;簡論紅娘在《西廂記》中的性格特點及地位[J].齊齊哈爾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年02期
  • 10.    杜小琴;《西廂記》老夫人形象分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年11期
  • 11.    周振華著,板橋道情 民間人物卷 神祇的腳印:中國符號文化[M],花城出版社,2009.05,第59頁
  • 12.    汪思源著,一生要讀的國學經典[M],譯林出版社,2016.06,第229-230頁
  • 13.    劉崇德,龍建國,田玉琪主編;孫光軍,李俊勇副主編;周明娟疏證,《詞謔》疏證[M],江西教育出版社,2015.01,第2頁
  • 14.    王餘光,徐雁主編,中國閲讀大辭典[M],南京大學出版社,2016.04,第934頁
  • 15.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首次向全國中小學生髮布閲讀指導目錄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4-23]
  • 16.    陳寧;《西廂記》在元明清的傳播綜述[J].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 17.    畢寶魁,尹博.元曲三百首譯註評:現代出版社,2017.05:第127頁
  • 18.    (元)關漢卿等著;方青羽編著,元曲三百首彩圖館[M],中國華僑出版社,2016.03,第94頁
  • 19.    老農祖居發現元代《西廂記》珍貴稿本 為海內孤本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2-09-05]
  • 20.    王實甫《西廂記》原作手跡首展新西蘭  .中國日報網[引用日期2023-02-10]
  • 21.    元代王實甫《西廂記》原作手跡首展新西蘭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23-02-10]
  • 22.    何錫章著;趙曉,熊靜主編.文學與藝術  閲讀引領與視野拓展讀本:青海民族出版社,2020.12:第139頁
  • 23.    易明編著.頤和園長廊彩畫故事全集:中國旅遊出版社,2009.01:第161頁
  • 24.    陳薛俊怡編著.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商業出版社,2015.06:第152頁
  • 25.    奚如谷(Stephen H.West).海內外中國戲劇史家自選集  奚如谷卷:大象出版社,2018.12:第143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