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茶譜

鎖定
《茶譜》是明朱權著農書,全書除緒論外,分十六則。在其緒論中,簡潔地道出了茶事是雅人之事,用以修身養性,絕非白丁可以瞭解。“蓋羽多尚奇古,制之為末,以膏為餅。至仁宗時,而立龍團、鳳團、月團之名,雜以諸香,飾以金彩,不無奪其真味。然天地生物,各遂其性,莫若葉茶。烹而啜之,以遂其自然之性也。予故取烹茶之法,末茶之具,崇新改易,自成一家。”標意甚明,書中所述也多有獨創。
書    名
茶譜
作    者
朱權
類    別
農書
出版社
中華書局 [2] 
出版時間
2012年
頁    數
181 頁
定    價
23.00 元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101082159
創作年代
明代
文學體裁
緒論

茶譜內容簡介

茶譜 茶譜
正文首先指出茶的功用有“助詩興”、“伏睡魔”、“倍清談”、“中利大腸,去積熱化痰下氣”、“解酒消食,除煩去膩”的作用。朱權認為紛芸眾多的茶書之中,唯有陸羽和蔡襄得茶之真諦。他還認為餅茶不如葉茶,因它保存了茶葉自然的色香形味,後人無不欣然改變原來的飲茶之法而以開水衝葉茶了。朱權指出飲茶的最高境界:“會泉石之間,或處於松竹之下,或對皓月清風,或坐明窗靜牖,乃與客清淡款語,探虛立而參造化,清心神而出神表。”
《茶譜》記載的飲茶器具有爐、灶、磨、碾、羅、架、匙、筅、甌、瓶等。《茶譜》從品茶、品水、煎湯、點茶四項談飲茶方法。朱權認為品茶應品穀雨茶,用水當用“青城山老人村杞泉水”、“山水”、“揚子江心水”、“廬山康王洞簾水”,煎湯要掌握“三沸之法”,點茶要經“盞”、“注湯小許調勻”、“旋添入,環回擊拂”等程序,並認為“湯上盞可七分則止,着盞無水痕為妙”。製茶方法有收茶、薰香茶法。

茶譜作者簡介

朱權(1378-1448),明太祖朱元璋之第十七子,又號涵虛子,丹丘先生。洪武二十四年(1391)封寧王。諡獻,故稱寧獻王。曾奉敕輯《通鑑博論》,撰有《家訓》、《寧國儀範》、《漢唐秘史》、《史斷》、《文譜》、《詩譜》等數十種著作。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