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聽濤

(武微波視覺書法作品)

鎖定
《聽濤》是武微波的視覺書法作品。誇張性的墨韻能讓讀者聽到千年蘇軾又在吟誦“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的曠古之聲。綜觀作品,寫意中流露出作者水墨畫的功底。
中文名
聽濤
外文名
聽濤
創作時間
2009年
類    型
視覺書法作品
武微波先生的視學書法聽濤 武微波先生的視學書法聽濤
聽濤作品為武微波先生的視覺書法。作品採用了大量的繪畫元素,大膽潑辣寫意性的構圖,充分體現了作者個性的張揚。誇張性的墨韻能讓讀者聽到千年蘇軾又在吟誦“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的曠古之聲。綜觀作品,寫意中流露出作者水墨畫的功底,中國畫的“散點透視法”在《聽濤》作品中運用得恰到好處。西方風景畫交點透視“具象寫景”與中國畫散點透視“抽象寫意”是兩種不同概念,如用中國“傳統寫字法”加西畫“交點透視法”所構成的作品只有形而沒有意。《聽濤》作品在運用散點透視“抽象寫意法”後所呈現的畫書,能將“聽”與“濤”的內涵思想昇華到哲學的高度。該作《聽濤》作者用繪畫的理念,提煉了中國書畫同源的畫意。中國漢字本身來歷是從繪畫演變而成,它在文字類中是屬“象形文字”,而《聽濤》的作者又將浪濤象形抽象的圖騰符號,揉進《聽濤》創意中去。畫家用視覺理念所構成的《聽濤》動感書法作品,是任何一幅寫實主義海景繪畫所不能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視覺震撼效果。《聽濤》作品“視覺”概括了“聽覺”,從“視覺”中意會到驚濤拍岸巨浪之聲!該作顯露出作者的書法具有“落筆驚春雷,運筆魂風聲”的強大藝術魅力。該作隸屬榜書,榜書古曰“署書”,又稱“擘窠大字”。明代費灜《大書長語》曰:“秦廢古文,書存八體,其曰署書者,以大字題署宮殿匾額也。據《會稽》刻石和文獻記載,中國第一位書寫榜書的書家是秦朝丞相李斯,漢朝丞相蕭何是第一位運用榜書藝術裝飾帝王宮殿的書家。該榜書《聽濤》一作,作者武微波在繼承前人傳統的基礎上加上現代人的裝飾理念,用運籌帷幄的思想,決勝千里的大度,書寫過程中隨遇而變,機巧獨出。意在筆先,胸有成竹,統攝於一種信念之中,一揮而成。武微波認為“榜書是無形中的氣功”。公元2009年作,視覺榜書,﹙中國產特製超八尺宣紙﹚橫:260.5cm.縱:156.5cm [1-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