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竹葉碑

鎖定
此為清未斷精拓本,二張。 碑上缺蝕似竹葉狀,故名竹葉碑。因碑陽字存之甚少,故拓之亦少。碑陰乾嘉拓本尚未斷。至嘉道間已斷為五石,碑額存右上角,碑文為四,最下左一石已有裂紋。以後額右一石佚,最下左一石又斷為三,成為小六石本。馬子云《碑帖鑑定》雲:“此碑陰之字書法秀麗,惜損之過甚。”碑現存山東曲阜漢魏碑刻陳列館。 黃易《小蓬萊閣金石目》著錄。 撰稿人:秦明
中文名
竹葉碑
地    址
山東曲阜
規    格
縱:113.5cm,橫:62.5cm
創建人
朱翼盦及家屬捐贈

竹葉碑山東曲阜竹葉碑介紹

竹葉碑
縱:113.5cm,橫:62.5cm。朱翼盦及家屬捐贈。
竹葉碑 竹葉碑
此為清未斷精拓本,二張。
黃易《小蓬萊閣金石目》著錄。
撰稿人:秦明

竹葉碑陝西蒲城竹葉碑

竹葉碑簡介

蒲城縣博物館從本縣永豐鎮石馬村,徵集到一通造型別致、圖文並茂的青石碑。由於碑身雕刻着兩顆枝繁葉茂的青竹,故又名竹葉碑。
該碑身高二百公分,寬七十公分,厚十五公分,半圓形的碑額上雕刻着一幅形象逼真、生動活潑的圖畫,畫面上不僅有遠山近水,紅梅綠柳,還有人物、馬匹、小橋等。碑身雕刻着青竹兩顆,竹身挺拔、枝葉茂密,狀如臨風擺動,婀娜多姿。但在仔細看時,這些竹葉卻是由一首五言絕句詩組成,字跡清晰,筆畫可辨。詩日:“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

竹葉碑此碑為發現漢壽亭侯王印而刻

碑石的左邊刻有一方印章的正背圖案,並有一段文字:“弘治三年(1490年)十月十九日,揚州淘河獲卦環鈕,其重二斤四兩”。其文日:“漢壽亭侯王印”,該印長寬各八公分、篆字。這顆印是三國時大將關羽兵敗與劉備失散,被曹操圍困,不得已接受了張遼的勸説,暫降曹操,被封為漢壽亭侯。但他毫不貪圖富貴,時刻思念故主。在他接到劉備的書信後毅然掛印封金、千里走單騎尋找劉備。這通石碑便是後世人在揚州淘河時,發現這顆印而刻制的。關於關羽的事蹟,後世雖有許多誇張和神化,但他那重氣節,講信義和正直不阿的品德是值得人們尊重的。

竹葉碑明朝楊斛山對關羽的評價刻於碑上

碑額和碑身之間有草書,為明代著名御史楊斛山(即孥爵,富平縣)一段文字:“夫王生值衰漢鼎祚將移。扶真抑偽,存夏誅夷。振威德於宇宙,昭令聲於千古。本雩(音禹,祭祀之意)所以至此者,一念忠貞所致也。夫當危迫之際,秉燭達旦。顛沛之餘,獨有玄德是心也。與古聖哲致嚴幽隱之死靡他,夫何異哉,是為記”。
在這隻有八十餘字的簡短論述中,楊斛山對關羽一生忠貞不渝、氣貫長虹的精神,作了極精確的評價。總之,這通竹葉碑的發現,無論在史料研究上和雕刻藝術的欣賞上,均有較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