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瞭望

(新華社主管主辦新聞週刊)

鎖定
《瞭望》新聞週刊是由新華通訊社主管主辦的大型時事政經新聞週刊,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早的新聞週刊,承擔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建設任務,是國家高端智庫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1981年初,新華社決定創辦《瞭望》月刊並得到鄧小平的批准。1984年1月,《瞭望》正式出版週刊。創刊40多年來,先後參與創辦了《中國證券報》,創辦了《瞭望東方週刊》《財經國家週刊》,整合了《環球》雜誌,同時,目前,瞭望週刊社已形成紙刊、智庫、新媒體共同發力的傳播矩陣。
中文名
瞭望
外文名
Outlook
語    種
中文
類    別
政治軍事法律綜合
主管單位
新華通訊社
主辦單位
新華通訊社
編輯單位
新華社瞭望週刊社
創刊時間
1981年
出版週期
週刊
國內刊號
11-1276/D
國際刊號
1002-5723
屬    性
中國大型時事政經新聞週刊
刊社地址
北京市京原路8號
現任總編輯
任衞東 [11] 
獲得成績
國家期刊獎、中國出版政府獎 [12] 

瞭望辦刊歷史

1981年初,新華社決定創辦《瞭望》月刊,並計劃在創刊號上撰寫一篇特稿,報道中央領導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和全國人民幸福生活運籌帷幄、日夜操勞的工作情景。
瞭望 瞭望
在向新華社領導彙報後,決定修改原來的計劃,在《瞭望》雜誌上開闢一個專欄。這就是《瞭望》雜誌創刊號上開闢的“中南海紀事”專欄。開闢專欄報道中央領導工作情況,這在新中國的新聞史上還不曾有過先例。於是,時任新華社副社長的穆青專門為此寫了一個報告,送呈中央領導同志。穆青的報告在3月25日送出,鄧小平在第二天即3月26日,就圈閲了這個報告,批覆:“可以。”
1984年1月2日,《瞭望》月刊改為週刊,成為新中國第一本新聞週刊。
1993年,《瞭望》主要投資創辦了中國第一家證券報——《中國證券報》。
2006年,《瞭望》從黑白刊改為彩刊,更加註重挖掘重大的獨家新聞和組織重大主題報道,注重對中國和世界重大事件的權威性深度報道,注重對國內外政治經濟社會現象和發展趨勢的權威性和前瞻性剖析。
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瞭望以《瞭望》新聞週刊為旗艦,形成了包括《瞭望東方週刊》《環球》《財經國家週刊》的中國最大的新聞期刊集羣。
2019年伊始,《瞭望》新聞週刊全新改版。欄目上,優化“專題報道”“瞭望訪談”“社評”“時評”等傳統欄目,增設“第一學習”“善治策論”“美麗中國”“新青年”“文化談”等新欄目。內容上,堅持權威性、思想性、新聞性、可讀性有機統一的追求,努力為讀者提供有價值的新聞、有深度的解析、有意義的閲讀,在喧譁、繁雜中凸顯“站高望遠”的特質。
2021年2月22日,“治國理政紀事”專欄上線。以“治國理政紀事”專欄為龍頭,《瞭望》把握融媒體環境下閲讀形式和特點,探索重大主題報道文字與融媒體形式並行策劃,以更加多元立體的融媒呈現展現重大時政主題,提升受眾的閲讀感受,全方位增強融合傳播效果,打造融合發展的生態系統。 [10] 

瞭望辦刊條件

瞭望業務板塊

瞭望週刊社負責編輯出版《瞭望》系列刊物,圍繞提升品牌影響力,突出高端、權威、敏鋭、深切等特色,全力打造“媒體型智庫、智庫型媒體”。
週刊社所屬刊物和業務板塊包括《瞭望》新聞週刊、《瞭望東方週刊》、《環球》雜誌、《財經國家週刊》(紙質版於2020年1月起休刊,將主要力量轉向發展新媒體——財經國家週刊公眾號)、瞭望智庫、瞭望新媒體集羣以及電視評論節目“瞭望評辨天下”。旗下業務板塊各自有特色定位,差異化發展,共同形成以“瞭望”為核心品牌的媒體羣。
《瞭望》的社會發行量一直穩居中國時事新聞類週刊首位。

瞭望欄目方向

  • 欄目設置
創刊時的“中南海紀事”是著名專欄,治國理政紀事專欄、瞭望訪談、特稿等欄目是《瞭望》的名牌欄目。 [3] 
  • 讀者羣
《瞭望》新聞週刊的讀者羣主要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員、中央委員、中央及國務院各部委領導和幹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區和地級市、縣和縣級市及部分鄉鎮領導和幹部,大中型企事業的中高層管理者,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中高層知識分子、專家學者,跨國公司、使領館等駐華機構的高管人員,媒體從業人士,國際政界、經濟界著名人士和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 [1] 

瞭望資源保障

《瞭望》新聞週刊依託新華社駐中國國內外記者網絡,形成了頗具優勢的新聞採集能力。
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各部、委、辦、局及研究機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黨委和政府,都十分支持《瞭望》的工作,許多負責人親自指導報道選題、接受採訪、撰寫稿件。
國內外許多政界要人、知名專家不僅接受《瞭望》的專訪,隨時接受諮詢,而且為《瞭望》撰寫評論和稿件,使《瞭望》有權威的信息源。 [4] 

瞭望合作交流

2008年,瞭望週刊社主辦的《奧運2008特刊》是北京奧組委授權的“北京奧組委指定期刊”。7月,瞭望週刊社與北京2008年奧運會互聯網內容服務贊助商搜狐北京簽署奧運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奧運報道資源、內容、品牌等方面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共同致力於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提供內容與服務。 [5] 

瞭望辦刊成果

瞭望出版發行

據2018年6月6日中國知網顯示,《瞭望》新聞週刊共出版文獻50635篇。 [2] 
發表於1983年9月“中南海紀事”專欄的《晨曦初照的時刻》,是媒體首次集中披露黨和國家領導人堅持體育鍛煉的新聞報道。 [3] 
據2018年6月新華網顯示,《瞭望》新聞週刊文章被海內外各類媒體廣泛轉載,轉載率達50%以上,其中重要欄目的文章轉載率高達100%,西方主流新聞媒體及近40家有影響的華文報刊每年轉載量都在幾千篇次;發行量一直位居新聞期刊首位,發行量476000本,其中訂閲佔87%,零售佔10%,贈閲佔2%,留用佔1%。 [1] 

瞭望影響因子

據2018年6月6日中國知網顯示,《瞭望》新聞週刊總被下載1666626次、總被引29716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249、(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178。 [2] 

瞭望收錄情況

據2018年6月6日中國知網顯示,《瞭望》新聞週刊是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 [2] 

瞭望榮譽表彰

《瞭望》先後獲得“國家期刊獎”“中國出版政府獎”等獎勵,被中宣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署譽為“中國時事政經期刊的一面旗幟”。2009年,作為唯一期刊,《瞭望》被冠以“我國最具影響力的新聞週刊”亮相新中國成立60週年國家建設成就展;2019年,入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精品期刊展”。 [9] 

瞭望文化傳統

  • 辦刊特色
《瞭望》新聞週刊以“新聞性、權威性、思想性、可讀性高度統一”為特色,依託新華社遍佈全球的採集網絡和接天通地的信息資源,注重對國內外政經大事、發展大勢的準確性和前瞻性洞察、研判,為受眾提供有價值的新聞、有深度的解析、有意義的閲讀,凸顯“站高望遠”特質。 [8] 
《瞭望》形成了特有風骨與品質,以強烈的讀者意識和服務意識,聚焦核心部署,傾聽基層聲音,集納權威觀點,跟蹤熱點事件,解析政策走向,洞察社會變遷,不斷追求新聞性、權威性、思想性、可讀性有機統一,在黨和政府決策中發揮“思想庫”“智囊團”作用,成為深受中央信任、關心、支持的主流新聞週刊,是黨政幹部及公務員羣體提高政治能力的讀物。
  • 定位
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主流新聞週刊 [4] 

瞭望現任領導

單位
職務
名錄
瞭望週刊社
總編輯
郭奔勝
副總編輯
史湘洲、謝鵬、袁元 [14] 
總編輯助理
—— [13] 
瞭望新聞週刊
總編輯
郭奔勝
執行總編輯
史湘洲
常務副總編輯
潘燕
副總編輯
楊琳 [7] 

瞭望社會評價

在“中南海紀事”之前,外界對中央的事情不瞭解,感覺很神秘。《瞭望》把這個窗户打開了,大家看到了中南海里面的一些事情,用一鳴驚人形容不過分。(《瞭望》前任總編輯陳大斌評) [3] 
《瞭望》新聞週刊是中國時政類新聞期刊的“一面旗幟”。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評) [6] 
《瞭望》是新中國新時期最早的最高層政治公開化的窗口,是世界觀察中國改革開放動向的“風向標”……早已成為中國時政刊物排頭兵……始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航程上的瞭望者:站高望遠,瞭望航向,助力中國號巨輪如期抵達既定目標;解析最高層、最權威部署,奮楫猛進,鼓足自信的風帆;傳遞來自一線的聲音,凝聚力量,萬眾一心,劃好實幹之槳。新華社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