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活在當下的勇氣

鎖定
《活在當下的勇氣》是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日本哲學家岸見一郎。
書    名
活在當下的勇氣 [1] 
作    者
[日]岸見一郎
譯    者
渠海霞
出版社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21年6月
頁    數
224 頁
定    價
59 元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04690210

活在當下的勇氣內容簡介

本書是日本作家岸見一郎繼《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等“勇氣系列”之後的又一新作。全書共分6講,分別從“哲學能做什麼”“如何獲得幸福”“人際關係是煩惱之源”“從衰老和病痛中學習”“死亡並非終結”“活在當下”講述了哲學在人生中的重要意義,獲得幸福的方法,人際關係的處理,面對衰老、疾病和死亡的正確態度以及真實活在當下的重要性。

活在當下的勇氣圖書目錄

第1講 哲學能做什麼
哲學難嗎
哲學誰都能學會
哲學有用嗎
何謂哲學
想要學習哲學的契機
哲學需要具體思考
被排除的價值
人類的行為沒有價值就不被考慮
價值相對主義與虛無主義
答疑
第2講 如何獲得幸福
由“原因論”向“目的論”轉變
蘇格拉底悖論
幸福和幸福感並不相同
僅靠柏拉圖哲學無法察覺到的幸福
幸福即存在
幸福是獨創的
成功是量的,幸福是質的
個性與秩序問題
幸福是個性化的存在
答疑
第3講 人際關係是煩惱之源
人無法獨自生存
他者的存在
對他者的消極關心
對他者的積極關心
體會到他者貢獻之時
能將他者視為同伴嗎
真實的自己就能夠做出貢獻
人格論
答疑
第4講 從衰老和病痛中學習
當人生斷了去路
衰老之現實
父母的衰老與自身的衰老
價值的下降
衰老和病痛並不是“退化”而是“變化“
不是“退化”而是“變化”
並非為了健康而活
目的是幸福
即使衰老或患病價值也不會消失
能夠獲得貢獻感的貢獻
傾聽“身體的聲音”
人在患病或衰老時要學習什麼
答疑
第5講 死亡並非終結
關於死亡
不隔絕生死的問題
接納死亡
不可消極等待死亡
積極應對死亡
不等待死亡
“我”來主宰“心靈”和“身體”
“我”之不死
不必死得體面
答疑
第6講 活在當下
真實地活着
不要在意別人的想法
把對自己的關心轉向他者
接納真實的自己
不要活在可能性中
人活在時間長河中
放下過去
放過未來
聚焦當下
答疑

活在當下的勇氣作者簡介

岸見一郎
心理學家、哲學家。1956年生於京都,現居京都。高中時便以哲學為志向,進入大學後屢次到老師府上進行辯論。京都大學研究生院文學研究系博士課程滿期退學。1989年起致力於研究哲學和阿德勒心理學。主要活動領域是阿德勒心理學及古代哲學的執筆與演講,同時還在精神科醫院為許多青年做心理輔導。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定顧問。譯著有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個人心理學講義》和《人為什麼會患神經病》,著作有《阿德勒心理學入門》《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等多部作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