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西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

鎖定
2021年12月23日,江西省印發《江西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 [3] 
中文名
江西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
頒佈時間
2021年12月23日
發佈單位
江西省

江西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內容解讀

《規劃》提出加快構建立體互聯的綜合交通網絡、着力打造一體高效的綜合交通樞紐、大力夯實區域協調發展基礎支撐、推進城市羣都市圈交通現代化、推進便捷高效的運輸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推進交通運輸智慧發展、全面促進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推進交通運輸安全發展、提高交通運輸現代化治理能力等九大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 [1] 
《規劃》提出,一是建立廣覆蓋基礎服務網。郵政快遞方面,重點吸引龍頭電商物流企業在贛佈局全國性及區域性分撥中心,優化郵政快遞營業網點佈局,加密智能快遞自提終端設施網絡,實現快遞物流中心覆蓋90%縣級、“快遞超市”覆蓋80%鄉鎮,郵件快件中轉節點覆蓋85%建制村。二是提升寄遞服務品質。實施郵政快遞樞紐能力提升工程,加強郵政普遍服務和快遞處理中心等設施建設,強化與鐵路、公路、民航等樞紐統籌。完善縣鄉村寄遞物流體系,深入實施“快遞進村”工程,強化資源共享,推動共同分揀、共同運輸、共同收投、實現建制村直接收投郵件快件。推進快遞“進廠”,拓展快遞服務製造業規模。推進快遞“出海”,加強航空、班列、海運等國際寄遞通道建設和利用,提升寄遞企業跨境一體化服務能力。三是完善寄遞末端服務。加快城鄉快遞服務站、智能收投終端和末端服務平台等佈局建設和資源共享。推動城市居住區和社區生活圈配建郵政快遞服務場所和設施。建設集郵政、快遞、電商等功能於一體的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推廣農村交通、郵政、快遞、商務、供銷“多站合一”場站運營模式。支持推廣無人車、無人機、智運快線等多方式運輸投遞,發展無接觸遞送服務。四是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五是統籌推進《江西省郵政條例》等地方性法規、規章的修訂,初步建立與交通強省建設相適應的綜合交通法規體系。 [2] 

江西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發展基礎

“十三五”時期,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我省牢牢抓住發展的戰略機遇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不斷完善,人民羣眾獲得感和滿意度明顯提升,為全面開啓交通強省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有力支撐了我省決戰決勝脱貧攻堅和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綜合交通網絡建設加快,交通先行作用持續提升。目前,我省基本形成了“五縱五橫”幹線鐵路網、“四縱六橫八射十七聯”高速公路網、“一主一次五支”機場格局和“兩橫一縱”內河高等級航道網。
截至2020年底,全省綜合交通網絡里程達到22.1萬公里,位居全國第9位。其中:鐵路運營里程4941公里,時速200公里及以上高速鐵路1933公里,實現設區市全覆蓋;高速公路通車裏程6234公里,在縣縣通高速的基礎上,實現76%的縣通雙高速;普通國省道1.86萬公里,覆蓋100%縣城和86%的鄉鎮;內河高等級航道871公里,贛江、信江基本具備三級通航條件。
運輸大通道和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戰略支撐作用顯著增強。“四縱三橫”①綜合運輸通道基本形成,“一核三極多中心”②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建設穩步推進,我省在中部乃至全國的交通樞紐地位明顯提升,對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和主動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以及對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戰略支撐作用顯著增強。(①“四縱”指京九通道、銀福通道、合福通道、蒙吉泉通道,“三橫”指沿江通道、滬昆通道、韶贛廈通道。②“一核”指南昌—九江國際性門户樞紐,“三極”指贛州、上饒、贛西組團全國性綜合樞紐,“多中心”指一批區域性以及縣級綜合樞紐。) [3] 

江西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發展目標

到2025年,交通強省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實現新跨越,我省在中部乃至全國的交通樞紐地位顯著提升。
——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更加完善開放。以京九、滬昆為主軸的“六縱六橫”綜合運輸大通道基本形成,“陸水空”三大國際戰略通道不斷完善。鐵路方面,重點推進以南昌“米”字型高鐵為核心的“一核四縱四橫”①高速鐵路網建設,南北向高速鐵路全面貫通,到2025年,鐵路通車總里程達到5500公里以上,力爭200公里/小時及以上高速鐵路通車裏程達到2400公里,實現350公里/小時高速鐵路設區市全覆蓋。公路方面,高速公路重點推進京九、滬昆“大十字”八車道和設區市繞城高速公路建設,到2025年通車裏程達到7500公里以上;普通公路路網結構不斷優化,普通國道二級及以上比例力爭達到95%(同口徑),縣道三級及以上比例達到70%,鄉鎮基本實現通三級及以上公路,建制村通雙車道公路比例達到60%。機場方面,南昌昌北國際機場樞紐功能全面增強,“一主一次六支”民用運輸機場網絡全面形成,通用機場達到20個以上,到2025年航空旅客吞吐量和貨郵吞吐量分別達到3400萬人次、40萬噸。港航方面,內河高等級航道里程突破1200公里,基本形成“兩橫一縱四支”內河高等級航道網和“兩主五重”②現代化港口體系,港口年通過能力達到3.8億噸,集裝箱年通過能力達到200萬標箱以上。(①“一核”指南昌,“四縱”指合福通道、銀福通道、京九通道、武咸宜吉通道,“四橫”指沿江通道、杭渝通道、滬昆通道、渝長廈通道。②“兩主”指南昌港、九江港,“五重”指贛州港、宜春港、吉安港、上饒港、鷹潭港。)
——綜合交通樞紐更加一體高效。“一核三極多中心”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加快構建,建設“國家物流樞紐城市”①4個,“特大、大型綜合客運樞紐”②數量達到10個,客運“零距離換乘”和貨運“無縫化銜接”水平進一步提高。(①指我省納入《國家物流樞紐佈局和建設規劃》的設區市,包括南昌陸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九江港口型,贛州商貿服務型,鷹潭陸港型。②“特大型綜合客運樞紐”指南昌昌北國際機場、南昌西站、南昌東站,“大型綜合客運樞紐”指高鐵南昌站、吉安西站、高鐵上饒站、高鐵宜春站、九江廬山站、贛州西站、萍鄉北站。)
“十四五”期間綜合交通運輸主要發展目標指標表■ 加快構建立體互聯的綜合交通網絡
“十四五”期間綜合交通運輸主要發展目標指標表 “十四五”期間綜合交通運輸主要發展目標指標表
緊密銜接國家綜合運輸通道佈局,加快建設全省“六縱六橫”綜合運輸大通道,完善區際通道佈局,進一步提升骨幹通道能力。加快構建功能明晰、分工合理的快速網、幹線網和基礎網,精準補齊網絡覆蓋的短板,加快推進存量網絡的提質增效。
(一)打造內暢外聯的“六縱六橫”大通道。
強化京九、滬昆“雙軸”通道能力。構建國家級主軸和走廊通道,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高效互聯。擴容京九通道和滬昆通道,建成昌九客專、昌景黃鐵路、京九和滬昆“大十字”主通道高速公路八車道,提升贛江、信江航道通行能力。加快贛粵運河前期工作,力爭“十四五”開工建設。
完善銀福、合福、蒙吉泉、沿江、嶽九衢、韶贛廈通道。強化與長江中游、粵閩浙沿海城市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關中平原等片區的聯繫,建成興泉鐵路和贛皖界至婺源、上饒至浦城、信豐至南雄、通城(贛鄂界)至銅鼓等高速公路,開工建設陽新至武寧至樟樹至興國等高速公路,積極推進昌廈(福)、九池、贛郴鐵路和贛州至安遠、南昌至南豐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
提升渝長廈、鹹井韶、阜鷹汕、衡吉温通道。連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部腹地、粵閩浙沿海區域,建成萍鄉至蓮花、武寧至通山(江西段)、宜春至遂川至大餘、尋烏至龍川(江西段)等高速公路,開工建設長贛、瑞梅、温武吉、安景鐵路和貴溪至資溪至南豐、彭澤至東鄉等高速公路,推進鷹瑞、鹹修吉鐵路和景德鎮至上饒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
(二)加快建設結構優化的多層次綜合交通網。
江西省“六縱六橫”綜合運輸通道佈局規劃示意圖 江西省“六縱六橫”綜合運輸通道佈局規劃示意圖
建設高品質快速網。高速鐵路方面,圍繞打造南昌“米”字型高鐵網,重點加快推進南昌至南京、合肥、武漢、岳陽、廈門(福州)等方向高鐵建設,建成安九客專、昌景黃鐵路、昌九客專,研究建設常嶽昌鐵路,推進昌廈(福)等項目前期工作;建成贛深客專、開工建設長贛鐵路,加快構建“一核四縱四橫”高速鐵路網布局。高速公路方面,重點推進滬昆、大廣、樟吉等高速公路繁忙路段擴容升級,加快贛西大通道建設,加快推進設區市繞城高速建設,加強省際通道建設,高速出省通道達到35個。民航運輸機場方面,重點推進航空主樞紐南昌昌北國際機場三期擴建,推動航空次樞紐贛州機場擴建,建成瑞金機場,開工建設撫州機場以及上饒、吉安、宜春等支線機場改擴建。完善高效率普通幹線網。普速鐵路方面,重點優化普速鐵路網絡佈局,補齊贛東南地區鐵路短板,進一步擴大出省幹線鐵路通道。普通國省道,重點提升普通國道三級及以下路段等級,有序推進普通省道建設,優化普通省道網布局,提升路況和服務水平,提高路網通行效率。內河水運方面,繼續推進贛江、信江高等級航道提升,重點推進袁河、昌江等支線航道提升,加快贛粵運河重點問題研究,力爭開工建設;優化港口功能佈局,提升港口專業化、規模化水平,形成以九江港、南昌港為核心的內河港口羣。管道方面,依託國家管道盡快形成全省“三縱四橫五環”的輸氣管網和“十字型”輸油管網骨架,油氣管道里程達到5000公里以上。建立廣覆蓋基礎服務網。農村公路方面,重點推進以縣道三級、建制村通雙車道為主的農村公路建設,高標準打造“暢安舒美綠”農村公路。通用航空方面,重點加快共青城等一批通用機場建設,完善直升機起降點佈局。郵政快遞方面,重點吸引龍頭電商物流企業在贛佈局全國性及區域性分撥中心,優化郵政快遞營業網點佈局,加密智能快遞自提終端設施網絡,實現快遞物流中心覆蓋90%縣級、“快遞超市”覆蓋80%鄉鎮、郵件快件轉接點覆蓋85%建制村。強化網絡有效銜接。優化高速公路出入口佈局,強化幹線公路與城市道路、農村公路便捷銜接,推動進出城瓶頸路段改造升級。進一步完善贛州、南昌、九江、鷹潭、上饒等各大物流樞紐集疏運體系,加快推進一批集疏運鐵路、公路建設,增強物流樞紐與外部通道的銜接,為公鐵、鐵水、空陸等多式聯運提供基礎支撐,打通公鐵水聯運銜接“最後一公里”。積極推進重點港區、重要物流基地集疏運鐵路、公路建設,加快建設九江港城西港區、彭澤港區、撫州中物寶特物流有限公司、萍鄉市湘東區工業園、南昌鐵路口岸等鐵路專用線。 [3] 

江西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交通樞紐

專欄1 快速交通網建設重點 專欄1 快速交通網建設重點
江西省“十四五”機場規劃建設示意圖 江西省“十四五”機場規劃建設示意圖
江西省“十四五”高速公路規劃建設示意圖 江西省“十四五”高速公路規劃建設示意圖
專欄2 普通幹線網建設重點 專欄2 普通幹線網建設重點
結合全國綜合交通樞紐及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佈局,加快構建“一核三極多中心”綜合交通樞紐體系。
(一)全面提升南昌—九江國際性門户樞紐地位。
完善對外通道佈局,加快昌景黃、昌九、常嶽昌、昌廈(福)等高速鐵路建設,補齊“兩環十一射線”高速公路網絡;提升國際航空門户功能,加快南昌昌北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同步引入昌九客專和南昌城市軌道,建設南昌西二環、北二環高速公路,完善機場周邊快速路網,優化通關環境、客貨運組織和服務流程,逐步加密和拓展至新加坡、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和日韓等東北亞國家的航線,打造綜合一體的現代客運樞紐和智慧空港物流中心,增強國際服務功能,提升樞紐地位;提升九江江海直達區域性航運中心功能,加快重點港區現代化碼頭、疏港鐵路公路建設,推進九江港和南昌港一體聯動發展,提升現代航運服務水平,進一步強化九江港與沿海港口聯繫,發揮在集裝箱、滾裝等高附加值貨類運輸優勢,培育對長江中上游地區中轉分撥,大力發展江海聯運、內河水水中轉、鐵水聯運;提升南昌向塘鐵路口岸功能,加快補齊南昌向塘鐵路樞紐聯運轉運銜接設施,推進陸港物流功能區建設,建成向塘鐵路口岸二期,強化國際貨運班列(南昌)集結功能,加強陸港海港合作。
(二)加快打造贛州、上饒、贛西組團全國性樞紐。
圍繞構建贛州四通八達高速鐵路網,建成贛深客專,建設長贛鐵路,積極推進贛郴永興鐵路前期工作和贛廣鐵路規劃研究。加快推進贛州黃金機場實現對外開放,建成贛州黃金機場T1航站樓二期,積極推進贛州黃金機場三期擴建,完善航空口岸配套設施,大力拓展航空貨運功能,積極發展臨空產業。做大做強贛州國際陸港,加快完善貨運物流配套設施,積極開拓跨國班列新空間,加強與沿海港口合作,加快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
按照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建設要求,加快建設上饒國際陸港,推進上饒三清山機場的改擴建,提升上饒樞紐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影響能力。充分發揮新宜萍組團優勢,加快推進贛西組團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推動長贛高鐵引入萍鄉北站,加快建設新餘港、宜春港、贛西(新餘)綜合貨運樞紐和贛西(宜豐)國際物流園,提升贛西組團在全國的樞紐地位。
(三)着力建設一批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
圍繞景德鎮、鷹潭、撫州和吉安等區域中心城市,優化整合重要客貨運樞紐資源,着力提升區域輻射能力,打造一批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加快建設景德鎮、鷹潭北、撫州東等一批綜合客運樞紐,打造鷹潭中童綜合貨運樞紐、撫州海西綜合物流園等貨運樞紐。■ 大力夯實區域協調發展基礎支撐
江西省“十四五”客運樞紐建設示意圖 江西省“十四五”客運樞紐建設示意圖
增強交通運輸對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支撐服務能力,統籌推進區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一)服務區域重大戰略。
圍繞“一帶一路”和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支持南昌向塘國際陸港、九江港、贛州國際陸港、上饒港、宜春港、吉安港等加強與東南沿海港口的合作,暢通水上開放通道。加強與中西部省份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依託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暢通陸路開放通道。加密南昌昌北國際機場至東南亞、港台地區航線,加快開拓歐美洲際航線,推動航空物流發展,暢通空中開放通道。加快滬昆、京港澳“雙軸”為支撐的“六縱六橫”綜合運輸大通道建設,構建對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國家戰略的通道體系。
(二)服務區域協調發展。
加強南昌中心城區和贛江新區、九江、撫州及周邊地區的聯動對接,統籌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完善大南昌都市圈3個“1小時出行交通圈”①“。加快推進滬昆、京九通道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建設,助力全省“十字型”生產力佈局主骨架建設,推動滬昆、京九“雙軸”沿線產業集羣聚集、區域開放合作、城鄉融合發展。加快推進贛南等原中央蘇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贛南等原中央蘇區與閩粵交界地區、湘贛邊區域協同發展,支持贛州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成為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加強與長三角交通對接,提升贛東北開放合作水平。推進新宜萍三市區域交通一體化建設,加快贛西轉型升級步伐。(①大南昌都市圈3個‘1小時出行交通圈’”指以南昌市中心城區和贛江新區為核心區的城市交通1小時通勤,核心區至毗鄰市縣城鄉交通1小時通達,核心區至邊遠縣(市)和邊遠縣(市)之間城際交通1小時通達。) [3] 

江西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交通現代化

分層分類完善交通網絡,加強互聯互通和一體銜接,推動大南昌都市圈和城市交通運輸協同運行,率先推進都市圈交通運輸現代化。
(一)加快長江中游城市羣交通互聯互通。
加強南昌至武漢、南昌至岳陽高速鐵路通道建設,加快推進通山至武寧、陽新至武寧、通城至銅鼓、九江至黃梅等省際高速公路建設,完善贛鄂湘省際國省道網絡,實現南昌與武漢、長沙等城市羣內中心城市之間1-2小時通達。圍繞長江黃金水道,統籌協調贛鄂湘三省長江航運運營組織,提升多式聯運效率和貨運服務水平。
(二)加快構建大南昌都市圈一體化交通網。
規劃建設大南昌都市圈市域(郊)鐵路,適時啓動南昌至撫州、南昌至德安、南昌至安義市域(郊)鐵路建設,建成南昌軌道交通4號線及1、2號線延伸線,推進南昌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的申報及開工建設,加快形成大南昌都市圈多層次軌道交通網絡。建成南昌繞城西二環、撫州東臨環城等高速公路建設,開工建設瑞昌至武寧、陽新至武寧至樟樹、彭澤至東鄉等高速公路,推進景德鎮至鄱陽至南昌等高速公路規劃研究,加強都市圈城際公路建設,積極推進三清山大道南延對接豐厚一級公路工程、贛新大道等項目建設,加快形成大南昌都市圈連接東西、貫通南北、內暢外聯的“兩環九射線”綜合運輸通道,基本建成以南昌市中心城區和贛江新區為核心的多層次、放射狀、強聯通的綜合交通網。
江西省“十四五”鐵路規劃建設示意圖 江西省“十四五”鐵路規劃建設示意圖
“十四五”江西省機場重點建設項目表 “十四五”江西省機場重點建設項目表
“十四五”江西省城市軌道重點建設項目表 “十四五”江西省城市軌道重點建設項目表
“十四五”江西省鐵路重點建設項目表 “十四五”江西省鐵路重點建設項目表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