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西宗派研究

鎖定
《江西宗派研究》是2005年巴蜀書社出版的圖書。
書    名
江西宗派研究
作    者
伍曉蔓
出版社
巴蜀書社 [1] 
出版時間
2005年6月1日
開    本
32 開
ISBN
9787806597286
叢書名
漢語史與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叢書
精    裝
473頁
版    次
1
商品尺寸
21.3 x 15 x 2.6 cm
商品重量
581 g
ASIN
B00116I4KK
內容簡介
“江西宗派”的形成,作者經過仔細梳理,認為先有地域性如南昌、臨川、黃岡等多個詩人小羣體,這些小羣體間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由於“氣味”相近,通過結社等方式“同作並和”,表現出強烈的羣體意識,經過多次整合,最終形成為一個帶有宗派性的大羣體——“江西宗派”,從而釐清了宗派建構的基本脈絡。
“江西詩派”是宋代文學中影響最大的詩派,也是歷來宋詩研究的熱點。本書意在溯源,從呂本中《江西宗派圖》入手,把研究重點放在《宋派圖》中的二十五位詩人,加上呂本中,共二十六人。作者對呂氏《宗派圖》成書時間、“宗派”之“宗”黃庭堅及《宗派圖》所列詩人都一一作了考察。清晰的思路,加上深厚的文獻考證功夫,既深刻揭示了"江西派"由盛到衰的深層原因,也勾畫出南宋詩歌的發展路徑。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文學盛世下的陰影、文學轉型的呼聲、文學獄的警示、文化人格、山谷家法等。
曉蔓經過極大的努力,遍考文獻,認為呂氏《宗派圖》應該是大觀末、政和初的作品,其它説法都未必可信。這雖然仍是“推論”,但較他説似乎更有文獻依據,可信度也更高。至於“江西宗派”的形成,作者經過仔細梳理,認為先有地域性如南昌、臨川、黃岡等多個詩人小羣體,這些小羣體間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由於“氣味”相近,通過結社等方式“同作並和”,表現出強烈的羣體意識,經過多次整合,最終形成為一個帶有宗派性的大羣體——“江西宗派”,從而釐清了宗派建構的基本脈絡。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