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民族考古學基礎

鎖定
《民族考古學基礎》是1999年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恆傑。
作    者
王恆傑 / 等
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1999年06月
頁    數
522 頁
定    價
27.80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810562188
目 錄
前言
上篇 導 論
第一章 民族考古學的形成及研究領域
第一節 民族考古學的形成
第二節 民族考古學的範圍、對象與資料
第二章 民族考古學與相關學科的關係
第一節 民族考古學與文獻史學的關係
第二節 民族考古學與民族學、民俗學和民族
古文字學的關係
第三節 民族考古學與體質人類學和古生物學、
古地質學的關係
第四節 民族考古學與現代科技學科的關係
第三章 民族考古學的實用價值和理論意義
第一節 民族考古學對物質文化史和古代
民族史的貢獻
第二節 民族考古學對弘揚民族文化、繁
榮經濟的促進作用
第三節 民族考古學對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
團結及愛國主義教育的功能
中篇 理論與方法
第四章 民族考古學工作的基礎理論
第一節 考古地層學
一、考古地層學的理論認識
二、考古地層學的基本規律
第二節 器物形制學
第五章 民族田野考古工作的實施與操作
第一節 民族田野考古的踏勘和調查
一、準備工作
二、田野考古勘察與調查
第二節 田野考古發掘方法原則
一、探方發掘法
二、探溝發掘法
第三節 常見遺蹟的發掘舉例
一、灰坑、窖穴和井
二、房屋
三、窯
四、城牆和城壕
第四節 發掘記錄
一、探方日記
二、遺蹟記錄
三、探方記錄
第五節 墓葬的發掘
一、有關墓葬的常識
二、墓葬發掘的意義與方法
三、墓葬發掘記錄
第六章 整理資料與進行研究
第一節 編寫發掘報告
第二節 民族考古學研究的有關理論方法
下篇 分論・區域民族考古
第七章 東北地區民族考古
第一節 高句麗考古
一、墓葬
二、城址
第二節 渤海考古
一、城址
二、墓葬
第三節 契丹・遼考古
一、墓葬
二、城址、塔基、窯址
第四節 女真・金考古
一、墓葬
二、城址
三、界壕
第八章 北方地區民族考古
第一節 匈奴考古
第二節 鮮卑考古
一、慕容鮮卑遺蹟
二、拓跋鮮卑遺蹟
三、北魏遺蹟
四、吐谷渾遺蹟
第三節 党項・西夏考古
一、城址 居址 窯址窯藏
二、墓葬
三、石窟、寺塔與碑刻
四、出土文書
第九章 西域考古
第一節 塞人、烏孫與突厥考古遺蹟
一、塞人文化遺存
二、烏孫土墩墓
三、石人石棺墓
四、巖畫
第二節 樓蘭、都善考古
一、樓蘭古城遺址
二、土垠遺址
三、海頭遺址
四、孔雀河古墓溝墓地
五、鐵板河三角洲古墓
六、樓蘭城郊古墓羣
第三節 精絕、且末遺蹟
一、尼雅精絕考古
二、且末墓葬
第四節 于闐考古
一、古城和冶鐵遺址
二、墓葬
第五節 焉耆與龜茲考古
一、焉耆考古
二、龜茲考古
第六節 車師與高昌考古
一、車師考古
二、高昌考古
第十章 西藏考古
第一節 石器時代
二、新石器時代
第二節 吐蕃考古
一、吐著文化遺存
二、吐蕃考古文化的承傳及與其他文化的聯繫
第三節 巖畫 金石碑刻與宗教等文化遺存
一、巖畫
二、金石、碑刻
三、宗教建築
第十一章 西南地區民族考古
第一節 雲南古代民族的青銅文化
一、青銅器的出土地點與種類
二、青銅文化的地區類型
三、雲南古代青銅文化與其他地區民族
文化之關係
第二節 貴州古代民族的青銅文化
一、青銅文化遺存
二、青銅文化的特點
第三節 巴蜀青銅文化
一、巴蜀文化遺存
二、巴蜀文化的特徵及與周圍文化的關係
第四節 大石墓、石棺葬及其族屬
第五節 南詔、大理國考古
一、城鎮遺址
二、火葬墓遺物
三、碑刻
四、宗教建築藝術等文物
第十二章 華南地區民族考古
第一節 楚文化考古
第二節 百越文化考古
一、新石器時代
二、青銅時代
第三節 海南島與南海諸島考古
一、海南島考古
二、南海諸島考古調查
第四節 香港、澳門考古
一、新石器時代
二、青銅時代
三、秦漢以來文化遺址遺存
第五節 台灣考古
一、舊石器時代
二、新石器時代
三、金屬時代
附錄:插圖引用參考資料
結語
後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