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春秋家説

鎖定
古籍,王夫之(字而農,號姜齋)著。王夫之,生於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永曆十一年(1657)以前,為抗清復明,民族節義而崎嶇奔波,甚至改姓隱名,在山中東躲西藏,過着久無寧日的流亡生活。直至事不可為,遂專一閉門課徒著書,總結明朝滅亡的歷史教訓,營建自己博大的學術體系。此後12年,他在敗葉廬一邊教書,一邊完成了一系列重要著作,如《尚書引義》、《讀四書大全説》、《春秋家説》、《春秋世論》、《續春秋左氏傳博議》及記錄南朝永曆政權的《永曆實錄》等。又陸續撰成《詩廣傳》、《禮記章句》等著作,重訂了《老子衍》。
書    名
春秋家説
作    者
王夫之
類    別
文言文
創作年代
明代
卷    數
3

春秋家説古籍簡介

《春秋家説》三卷(湖南巡撫採進本)

春秋家説四庫提要

國朝王夫之撰。夫之有《周易稗疏》,已著錄。是書前有《自序》,稱大義受於其父,故以“家説”為名。其攻駁胡《傳》之失,往往中理,而亦好為高論,不顧其安,其弊乃與胡《傳》等。如文姜之與於弒,夫之謂不討則不免於忘父,討之則不免於殺母。為莊公者,惟有一死而別立桓公之庶子,庶子可以申文姜之誅。不知子固無殺母之理,即桓之庶子亦豈有殺嫡母之理?視生母為母而視嫡母為非母,此末俗至薄之見,可引以斷《經》義乎?閔公之弒,夫之謂當歸獄於慶父,不當歸獄於哀姜哀姜以母戕子,與文姜不同,不得以人爵壓天倫。此亦牽於俗情,以常人立論。不知作亂於國家,即為得罪於宗廟。唐武后以母廢中宗,天下譁然而思討,君子不以為非。彼獨非母子乎?首止之會定王世子,所以消亂端於未萌。世子非不當立,則不得謂之謀位。諸侯非奉所不當奉,則不得謂之要狹。夫之必責以伯夷叔齊之事,則張良之羽翼惠帝,何以君子不罪之乎?如此之類,皆以私情害大義。其他亦多詞勝於意。全如論體,非説經之正軌。至於《桓公元年》,無端而論及人君改元宜建年號之類,連篇累牘,橫生支節,於《春秋》更無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