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我的一百個保姆

鎖定
《我的一百個保姆》講述了主人公從1949年開始與保姆的故事。
中文名
我的一百個保姆
作家筆名
欒菊齡
所屬門派
新浪原創派
性    別

我的一百個保姆簡介

精神生活。她與保姆的40年間,有歡愉,有欣慰,而更多的是煩惱、苦楚和無奈。

我的一百個保姆資料

作家筆名:欒菊齡
性別:女
所屬門派:新浪原創派

我的一百個保姆內容概要

我83歲,從1949年開始家裏僱用保姆,在60年的生涯中,有40年的時間與保姆打交道,可以説,在我生命中有一半的日子是在同保姆的磨合與矛盾中度過。保姆,作為一個外來的家庭成員,她的忠誠與否、善良與否、勤勉與否,不但影響你的生活質量,也影響你的生命質量。包括你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我與保姆的40年間,有歡愉,有欣慰,而更多的是煩惱、苦楚和無奈。
60年,斗轉星移。時代在變遷,社會在發展,經濟走向繁榮,城鄉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僱傭保姆也從極少數家庭的行為,發展成一種社會現象,保姆也成為了一種社會職業。隨着這種職業的定型,伴隨而來的問題是:一方面是上班族和老年羣體對保姆的需求日益增長,另一方面是隨着三農政策的優化,以及就業的多元化,造成保姆源的不足,僱主選擇餘地日漸萎縮,常常不得已而為之。再就是保姆素質的普遍低下和她們反常的心理要求同職業性質形成強烈反差,即保姆本人的預期和願望高於付出,因此,在許多僱用保姆的家庭中,屢屢出現僱主與保姆之間的矛盾,我自然是其中之一。而這些矛盾,又帶着鮮明的時代特色。
我與保姆打交道的40年,大致分為3個階段:建國初期的10年,是我一邊工作,一邊陸續生育和撫養4個嬰幼兒的艱難時期。同時,又是我與那一代講道德,重情義,忠厚善良、任勞任怨的保姆共同生活,讓我最省心的一段時間。第二階段是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期,社會形態急劇變化,保姆來源開始多元,做保姆的人,觀念也開始發生了逆轉,少數人堅守做人準則,多數人只打自己的小算盤,不講情義,那20年間,僱傭保姆,有的讓我省心,有些給我帶來無盡的煩惱。第三階段,是進入新世紀後的8年多,這是我們這個社會高速發展時期。保姆這個羣體中,不只是來自城鄉為了掙錢貼補家用的貧困家庭的成員,還有各種只為尋找生存途徑,不情願做家務勞動的人,也臨時加入到保姆行列中來,這就造成當今保姆市場的魚目混珠。有些人進入僱主家後,不清楚自己的身份,常常將位置顛倒,幹活挑挑揀揀,生活要求苛刻,或賊心萌發,或以主自居,形形色色,不一而足。60年,我從一個少婦,變成一個老嫗,想起與保姆之間的酸甜苦辣,我有好多話要説,也有很多故事要講。

我的一百個保姆相關條目

《金梭銀梭》《我的一百個保姆》《股市套中套:女散户》
《孿生姐妹不同父》《野花野草》《舞女衣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