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復興之路

(2007年中央電視台電視政論片)

鎖定
《復興之路》是為迎接中共十七大,中央電視台製作的大型歷史政論片。該片於2007年10月在中央電視台一套黃金時間播出 [2] 
該片講述了從1840年鴉片戰爭後到中共十七大召開前,中國經歷屈辱、奮爭,以及復興的歷史過程 [3] 
中文名
復興之路
類    型
歷史、政論
製作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導    演
任學安
首播時間
2007年10月5日 [9] 
網絡播放平台
央視網
集    數
6 集
每集時長
43 分鐘
編    劇
任學安
製片人
陳敏、穆傑
首播電視台
CCTV-1 [10] 

復興之路劇情簡介

中國歷史博物館復興之路展廳 中國歷史博物館復興之路展廳
《復興之路》是一部涵蓋了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167年,貫穿着中國近代史以來每一個深刻的歷史階段、每一個感人的人間故事,勾畫出了中華民族艱難曲折的偉大“復興之路” 。分別以“千年鉅變、崢嶸歲月、中國新生、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繼往開來”為主題線索,選取各個歷史階段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進行重現,全景式追溯了中華民族的強國之夢和不懈探索的偉大曆程 [6] 

復興之路分集劇情

1-5 6
    第一集:千年鉅變

    第一次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期間,中國社會各階層救國圖強的各種探索為主要內容。本集把帝國主義侵略擴張和清王朝腐朽落後給中華民族帶來的苦難與種種救亡圖存的探索相結合,透過那一時期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意識的獨特歷史細節,描繪出一幅苦難中不屈、黑暗中尋路、危難中圖強的歷史畫卷。


    第二集:崢嶸歲月

    皇帝倒了,辮子剪了,這是1912年給中國人最大的感受,但是,袁世凱很快就竊奪了辛亥革命的果實,這年4月,孫中山將臨時大總統之位讓於袁世凱,中華民國看似有國會、有《約法》、有眾多政黨,但實際上政權都操縱在袁世凱和北洋軍閥手中。1913年3月國民黨領袖宋教仁遭暗殺,他和許多人所期待的議會民主制度成了泡影。1916年袁世凱終於隨着83天皇帝夢的破滅而敗亡,辛亥革命以失敗告終。中國依然處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下。就在這個時候,從俄國傳來了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了,中國的先進分子在反覆比較中堅定地選擇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第三集:中國新生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同時也宣告了自近代以來中國面臨的第一項歷史任務的基本完成,這為實現第二項歷史任務創造了前提,中國歷史由此開闢了一個新紀元。新生的共和國僅用了半年時間就使全國物價基本穩定。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將領導人民如何開闢一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道路。


    第四集:偉大轉折

    2007年北京工人體育場正在為迎接奧運會進行大規模的改建。30年前,這裏曾經成為世界的焦點,在1977年的一場足球賽上,從公眾視線中消失了兩年多的鄧小平第一次公開亮相。當時的中國剛剛結束了長達十年的艱苦歲月,10年間中國百姓的生活幾乎沒有得到改善,1977年全國農村的貧困人口超過兩億。但不久,鄧小平提出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理論,改革開放的政策推向全國,深圳成為首座經濟發展的特區,中國經濟迅猛發展。


    第五集:世紀跨越

    當20世紀進入倒計時的時候,信息革命已全面來臨 ,世界科技發展突飛猛進,中國的社會變革也在提速。上海浦東:今天中國最具吸引力的國際金融貿易區,它像一隻頭雁,帶動着整個長江流域地區,共同經歷了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的黃金年代。浦東開發和許多同樣發端於1992年的經濟事件一道成為明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的中國全力起飛的寫照。


    第六集:繼往開來

      一個嶄新的世紀已經開啓了,中國迎來了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激勵着走在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的每一位中國人。2002年11月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選舉出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2003年3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發表重要講話:我深知擔任國家主席這一崇高的職務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我一定忠誠地履行憲法賦予的職責,恪盡職守、勤勉工作,竭誠為國家為人民服務,不辜負各位代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重託。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給國內外的評論員留下了精幹、務實、親民的第一印象,13億中國人和國際社會眾多觀察者注視着這個新的領導集體,他們將如何管理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如何領導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繼續走好民族復興之路?2002年12月5日胡錦濤和中共中央書記處全體人員冒雪前往西柏坡學習考察,這是他們履新不到一個月的首次集體行動,西柏坡是中國共產黨進入北京前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1949年3月在革命勝局已定的歷史性時刻,毛澤東指出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半個多世紀以來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一直伴隨着新生政權,2002年的冬天新一屆領導集體來這裏重温歷史,是對全黨的警示,也是對人民的承諾。中華民族曾領先世界兩千年之久,但在“康乾盛世”的阿諛讚歌聲中,中國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此便開始了落後捱打的境地。為了祖國的繁榮和富強,一百多年來,仁人志士們前赴後繼,為了祖國的富強而奔走,但沉睡已久的東方睡獅,卻一次次地遭受着列強的侵略和奴役,民貧國弱,任人宰割,中國被世界遠遠的甩在了後邊,脱離了近代世界發展的軌道。新中國的成立,使中國徹底擺脱了被壓迫和奴役的境地,中國這個東方睡獅,開始慢慢地覺醒,但卻步履艱難,在曲折中艱難前行。改革開放的春風,使中華大地再次煥發了活力,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終於踏上了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並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華民族終於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國,開始向騰飛之路大步邁進


1-5 6
分集劇情參考資料 [1] 

復興之路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2006年11月份,央視經濟頻道推出了《大國崛起》,回顧了500年以來世界強國的發展歷史,這部片子給觀眾震撼和深思,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世界主流媒體都給予了關注。其實早在《大國崛起》的製作後期,整個班底就產生了一種創作衝動,既然可以記錄9個國家的歷史,那麼可不可以用電視的形式來展現中國近代史呢,以照片、人物方式出現的這段歷史的書籍太多了,但都大多以斷代的方式出現,比較零碎,缺乏相對來説比較系統、有宏觀視野的大片。這種想法催生了《復興之路》,任學安也開始了長達5個月的繁複艱苦的創作歷程 [4]  。為了創作《復興之路》總編導、總撰稿任學安進行了多次工程龐大的撰稿、素材積累過程 [4] 
拍攝過程
在短短的10個月裏,《復興之路》劇組就完成了緊張的拍攝和製作工作。國內攝製組分別在北京、天津、山東、廣東等地採訪、拍攝,境外攝製組前往日本、美國、英國等地採訪、拍攝,採訪了30多位國外專家學者及120多位國內專家和歷史當事人、見證者,拍攝、蒐集素材23000多分鐘,其中包括很多具有珍貴史料價值的歷史檔案、文物、遺蹟等 [8] 

復興之路主創團隊

出品人:趙化勇
音效:李寧、程嵩
學術顧問:金衝及、李捷、李忠傑
音樂錄音:王恆、秦國臣
總監製:羅明、袁正明
助編:馮琦、於博、呼濤
總編導/總撰稿:任學安
翻譯:丁力、王克力
創作指導:康健寧
同期聲翻譯:楊寧、任大慶、程晶、林昱、李曉燕
執行總編導:周豔、石世侖
統籌:閆維毅、郭寧
編導組:黃驥、劉穎、黃蔚、郭憲、李志新、李玉梅、程天林、李涓
製片:陳敏、穆傑
攝像組:張寧、蔣季平、殷鵬、劉才雲、郭憲、包潤峯、王曉峯
製片主任:張汝蒸
資料指導:陰建白
技術統籌:慄小斌
作曲:巍子
技術監製:李宏虹
解説:譚江海
監製:郭振璽、韓建羣
音樂編輯:李寧、陳穎

主創團隊參考資料來源 [5] 

復興之路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獲獎類型
獲獎作品
2008年8月
第24屆中國電視金鷹獎電視紀錄片“特別榮譽獎”
獲獎
《復興之路》 [2] 

復興之路發行信息

宣傳活動
2007年10月,以《復興之路》為名稱的大型主題展覽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展出 [6]  。2007年,與紀錄片同名的系列圖書同步出版 [7] 
播出信息
播出時間
播出頻道
2007年7月
中央電視台一套
2007年10月26日
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
2007年10月28日
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
2007年10月29日
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 [8] 
2007年11月
中央電視台二套
2008年3月
中央電視台一套 [7] 

復興之路作品評價

本片以獨特的現代視角、整體視角、全球視角,用豐富翔實的歷史史料和大量權威的境內外學者的獨家訪談,展現了近現代以來各個歷史階段,中國人民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而進行的思考和實踐,展現了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以雄辯的事實證明:歷史和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只有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 (網易新聞評)
《復興之路》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審視過去,展望未來,因此對很多此前不甚明晰的史實及爭議人物都有重新論述,比如對一直揹負“賣國求榮”罪名的李鴻章進行的功過評價;抗日戰爭中,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等等;另外,該劇涵蓋孫中山推倒帝制、毛澤東建立新中國、鄧小平實施改革開放,江澤民深化改革以及胡錦濤繼往開來等歷史階段.因此對近年來中央提出的“三個代表”思想、“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等新思維也都有涉及 [3] (《新快報》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