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希望之旅

(瑞/土/英/法1990年沙維爾·柯勒執導的電影)

鎖定
《希望之旅》是由沙維爾·柯勒執導,內吉·梅廷·喬巴諾盧、納爾·斯雷爾、埃明·西瓦斯主演的劇情片,於1990年8月11日在瑞士第43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首映。
該片講述了土耳其摩德族夫婦哈伊達爾與梅爾耶姆兩人賣掉所有的土地和羊羣,決定帶着兒子阿里離開落後的故鄉,投奔人間天堂瑞士的故事 [7] 
中文名
希望之旅
外文名
Reise der Hoffnung、Journey of Hope
類    型
劇情
製片地區
瑞士、土耳其、英國、法國
拍攝日期
1989年11月
拍攝地點
土耳其、瑞士、意大利
導    演
扎維埃 科萊
編    劇
扎維埃 科萊、費裏代·吉切科盧
製片人
Peter-Christian Fueter、Alfi Sinniger
主    演
內吉·梅廷·喬巴諾盧、納爾·斯雷爾、埃明·西瓦斯
片    長
110 分鐘
上映時間
1990年8月11日
對白語言
土耳其語、瑞士德語、意大利語
色    彩
彩色
imdb編碼
tt0100470
主要獎項
第6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希望之旅劇情簡介

一對活在土耳其山區的夫婦海達與梅蘭為尋生活的出路,決定帶同七歲大的兒子阿里離開家園,踏上一段“希望之旅”。他們只希望能抵達瑞士這個夢想中的天堂居住,旅程由土耳其南部開始,經越伊斯蘭堡、拿波里、米蘭至瑞士邊界,其間波折重重。他們不惜冒生命危險偷渡,其後他們更慘被出賣。一羣偷渡客被遺落在絕處逢生的險境,恐懼、絕望與死亡融為一線,一段希望之旅竟變成一場人性與生命的嚴峻考驗 [1] 

希望之旅演職員表

希望之旅演員表

角色 演員
哈伊達爾 內吉·梅廷·喬巴諾盧
梅爾耶姆 納爾·斯雷爾
阿里 埃明·西瓦斯
Turkmen Yaman Okay
Adama Erdinc Akbas
司機拉姆澤 Mathias Gnädinger
Massimo Dietmar Schönherr
Schweizer 赫伯特·萊瑟
醫生 Joseph Scheidegger
Christen Andrea Zogg

希望之旅職員表

製作人 Peter-Christian Fueter、Alfi Sinniger
導演 扎維埃 科萊
編劇 扎維埃 科萊、費裏代·吉切科盧
攝影 Elemér Ragályi
剪輯 Daniel Gibel、Galip Iyitanir
藝術指導 Kathrin Brunner
服裝設計 Grazia Colombini
錄音 Andreas Schneider、Pio Corradi、Géza Gonda
展開
(參考資料來源 [2] 

希望之旅角色介紹

  • 哈伊達爾
    演員 內吉·梅廷·喬巴諾盧

    家境貧寒的土耳其庫爾德族人,為了尋找生活的出路,他不惜傾家蕩產前往瑞士,要讓全家過上有尊嚴的富裕生活。但一次次的上當受騙,讓他的希望也隨之一點點地破滅,最後不僅失去了心愛的兒子,自己還被監禁。

  • 梅爾耶姆
    演員 納爾·斯雷爾

    哈伊達爾的妻子,在奔逃過程中和丈夫還有兒子走散,腿部也受了傷。但在幾個同伴的攙扶幫助下,她成功地越過邊境,向一座小鎮的瑞士當局求救投降,最終留在瑞士當局養傷。

  • 阿里
    演員 埃明·西瓦斯

    哈伊達爾與梅爾耶姆的兒子,只有七歲,機靈又大膽。為了到達瑞士,他隨着父親在惡劣的氣候下翻山越嶺,終因年幼體衰,撲倒在地,再也走不動。雖然最後送往醫院,但為時已晚。

(參考資料來源 [3] 

希望之旅獲獎記錄

時間
屆次
獎項
獲獎方
備註
1990年
第43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金豹獎
《希望之旅》
入圍
銀豹獎
《希望之旅》
獲獎
1991年3月25日
第63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外語片
《希望之旅》
獲獎 [4] 

希望之旅幕後製作

《希望之旅》的故事背景出自1988年一條長約八行的報紙新聞,導演澤維爾·科勒在看了這篇報道後,深受震動。強烈的創作慾望和責任感促使他下定決心,要為少數民族講話,將這一真實事件搬上銀幕。他千里迢迢地趕到土耳其的安納托利亞,面見新聞報道中的家庭,請求合作。痛苦的往事不堪回首,這家人允許他利用報道,但拒絕參與其他。這樣一來,反而使澤維爾·科勒可以放開手腳,大刀闊斧地製作一部真正的故事片。他以此為基礎,對移民問題進行了大量的調查。聯合國有關組織也向他提供了走私集團在歐洲各國家殘酷掠奪窮苦百姓的材料。一年以後,澤維爾·科勒和土耳其作家費裏代·吉切科盧合作的劇本 《希望之旅》便開始投入拍攝 [3] 

希望之旅製作發行

主創公司
製作公司
1、Antea Cinematografica
2、Catpics AG(瑞士)
3、Channel Four Films(英國)
4、Cinerent Filmequipment Service AG
5、Cineverde
6、Condor Films(瑞士)
7、Dewe Hellthaler(德國)
8、Département Fédéral de l'Intérieur(瑞士)
9、Eurimages(法國)
10、Schweizer Fernsehen (FS)(瑞士)
11、Schweizerische Radio- und Fernsehgesellschaft (SRG)
12、Télévision Suisse-Romande (TSR)
發行公司
1、Claire Films
2、GAGA(日本)
3、Concorde Filmverleih(德國)
4、米拉麥克斯影業公司(美國)
5、Transeuropa Video Entertainment (TVE) (阿根廷) [5] 
上映信息
國家
上映時間
瑞士
1990年8月11日(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德國
1991年4月4日
土耳其
1991年4月12日
美國
1991年4月26日
阿根廷
1991年6月6日
英國
1991年7月19日
日本
1991年9月7日
匈牙利
1991年9月27日
法國
1991年11月13日
澳大利亞
1991年12月19日
意大利
1992年2月9日
瑞典
1992年3月6日
芬蘭
1992年5月1日 [6] 

希望之旅影片評價

劇照
劇照(47張)
《希望之旅》採取了傳統的戲劇結構形式,按照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的進程,依次而又有因果邏輯地展現完整的事件和人物的命運。故事情節簡單明瞭,卻不乏令人心急如焚的緊張感;人物塑造真實可信;對白很少,語言樸實卻意藴深刻;畫面構圖講究,極富於表現力。它和瑞典導演英格瑪·伯格曼的影片如《野草莓》《處女泉》《第七封印》一樣,用旅行作為框架,發展劇情,表現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以及美醜善惡之人生百態。
影片對人性問題的觸及與探討可謂直截了當,令人信服。哈伊達爾這個人物塑造得比較真實,從他身上可以看到老實巴交的農民天真無邪的本性。影片自始至終對移民的艱難處境和悲慘遭遇寄予同情,而對那些陰險毒辣、毫無人性的社會寄生蟲,則給予無情的揭露和鞭撻,這充分體現了影片製作者的人道主義立場。該片的魅力在於它使觀眾在不知不覺中忽略了主人公偷渡的非法性,反而對他們產生憐憫之心,為他們焦急不安,與他們同悲共泣。
影片所採用的隱喻和象徵手法別出心裁,耐人尋味。例如在影片開頭部分,編導者用小孩子卧軌迎車的大膽舉動,一方面隱喻土耳其農民敢冒風險、敢於挑戰的頑強精神,唯有這種膽力,才使他們走上充滿艱難險阻的旅程;另一方面則暗示偷渡、越境猶如卧軌冒險一樣,吉凶難卜。此外,影片還利用地理上的分界線作為隱喻:只要登上嵯峨的山巔,跨過邊界,那邊就會是個截然不同的理想世界:夢想能夠成真,人人可以發財致富。然而,它卻像天堂般的無法達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希望之旅》的片頭與片尾音樂,為預示、概括及總結影片的主題和基本情緒起到了很好的渲染、烘托作用。在片頭部分,悲涼而高昂的管樂配以一望無際的荒漠山丘,一下子把影片那蒼涼的基調錶現了出來,預示着主人公哈伊達爾一家將要遭受的不幸。影片結尾處,當囚車載着神情悲愴的哈伊達爾一路飛駛時,淒厲的管樂聲再次倏然響起,畫面與音樂的這一有機結合,突出了主人公此時此刻肝腸寸斷的心境,渲染了影片的悲劇氣氛。這首尾相應的音樂,撼人心魄,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它有助於觀賞者領悟:希望之旅最終成了絕望之旅,成了父親與兒子的死亡之旅。
影片獲得成功,還在於演員的出色表演。12歲的小演員埃明·西瓦斯,將一個機靈、勇敢的七歲頑童演得活潑有趣,惹人憐愛。哈伊達爾夫婦的扮演者內吉·梅廷·喬巴諾盧和納爾·斯雷爾,從外型特徵到言行舉止,都真實、自然地體現了土耳其農民的性格特點和精神風貌。尤其是喬巴諾盧胡子拉碴、愁眉不展的悽苦相,給人印象深刻,歷久難忘 [3]  (《世界電影鑑賞辭典》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