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崇厚論

鎖定
崇厚論是一個出自經典著作《後漢·朱穆傳》裏的古漢語。
中文名
崇厚論
出    處
《後漢·朱穆傳》
夫俗之薄也,有自來矣。故仲尼嘆曰:「大道之行也,而丘不與焉。」蓋傷之也。夫道者,以天下為一,在彼猶在己也。故行違於道,則愧生於心,非畏義也;事違於理,則負結於意,非憚禮也。故率性而行謂之道,得其天性謂之德。德性失然後貴仁義,是以仁義起而道德遷,禮法興而淳樸散。故道德以仁義為薄,淳樸以禮法為賊也。夫中世之所敦,已為上世之所薄,況又薄於此乎!故夫天不崇大,則覆幬不廣,地不深厚,則載物不博,人不敦龐,則道數不遠。昔在仲尼不失舊於原壤,楚嚴不忍章於絕纓。由此觀之,聖賢之德敦矣。老氏之經曰:「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夫時有薄而厚施,行有失而惠用。故覆人之過者,敦之道也;救人之失者,厚之行也。往者,馬援深沼此道可以為德,誡其兄子曰:「吾欲汝曹聞人之過,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得言。」斯言要矣。遠則聖賢履之上世,近則邴吉、張子儒行之漢廷,故能振英聲於百世,播不滅之遺風,不亦美哉!然而時俗或異,風化不敦,而尚相誹謗,謂之臧否。記短則兼折其長,貶惡則並伐其善。悠悠者皆是,其可稱乎!凡此之類,豈徒乖為君子之道哉,將有危身累家之禍焉。悲夫!行之者不知憂其然,故害興而莫之及也。既然矣,又有異焉。人皆見之而不能自遷,何則?務進者趨前而不順後,榮貴者矜己而不待人,智不接愚,富不賑貧,貞士孤而不恤,賢者厄而不存。故田分以尊顯致安國之金,淳于貴勢引方進之言。夫以韓、翟之操,為漢之名宰,然猶不能振一貧賢,薦一孤士,又況其下者乎!此禽息、史魚所以專名於前,而莫繼於後者也。故時敦俗美,則小人守正,利不能誘也。時否俗薄,雖君子為邪,義不能止也。何則?先進者既往而不反,後來者複習俗而追之,是以虛華盛而忠信微,刻薄稠而純篤稀。斯蓋《穀風》有「棄予」之嘆,《伐木》有「鳥鳴」之悲矣!嗟乎!世士誠躬師孔聖之崇則,嘉楚嚴之美行,希李老之雅誨,思馬援之所尚,鄙二宰之失度,美韓稜之抗正,貴丙、張之弘裕,賤時俗之誹謗,則道豐績盛,名顯身榮,載不刊之德,播不滅之聲,然後知薄者之不足,厚者之有餘也。彼與草木俱朽,此與金石相傾,豈得同年而語,並日而談哉!(《後漢·朱穆傳》)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國家數據庫古文數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