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宋史

(元代脱脱撰古籍)

鎖定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錄於《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阿魯圖先後主持修撰。《宋史》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長的一部書。它和《金史》《遼史》一樣,也是早就擬定編修,也準備了較為充足的資料,但由於“正統之爭”而始終未能進行,直到元順帝至正三年(1343年),才開始編修,於元順帝至正五年(1345年)編修完成,歷時兩年半。
全書共496卷,包括本紀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傳255卷。書中所載,起於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終於南宋趙昺祥興二年(1279年),共計320年的歷史。這部史書,包含北宋和南宋的全部歷史。
《宋史》篇幅浩繁,但成書時間很短,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宋朝政府十分重視對歷史的編修,當時宋政府設立的編寫史書的機構也非常完善,因此保留到元朝時的史料極其豐富。《宋史》在編修過程中,很多資料都是從宋朝的史料中原文摘取的。《宋史》因為成書時間短,因此顯得比較粗糙,再加上文字水平較差,歷來受到很多非議。但它對我們研究宋王朝的整個歷史有着極其重要的史料價值。 [2] 
中文名
宋史
作    者
脱脱
阿魯圖
出版時間
1346年(元至正六年)
類    別
史書
成書時間
至正五年(1345年)
卷    數
496卷
字    數
約500萬字
體    裁
紀傳體 斷代史

宋史主要內容

《宋史》中《本紀》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傳》二百五十五卷,共四百九十六卷,是中國二十四史中最龐大的一部史書。
《宋史》卷帙浩繁,共兩千多人的列傳,比《舊唐書》列傳多出一倍,《週三臣傳》將韓通、李筠、李重進同列,橫跨五代至宋初,彌補過去新舊五代史之不足。
《志》共有十五志(天文、五行、律歷、地理、河渠、禮、樂、儀衞、輿服、選舉、職官、食貨、兵、刑、藝文),約佔全書三分之一,僅次於《列傳》,份量在二十四史中也是很大的,《職官志》詳細地記述了宋朝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僚機構的組織情況,《食貨志》《兵志》亦編得好,敍述之詳,為二十四史中所僅見;《選舉志》、《職官志》系統地記載了宋朝官僚的詮選考課制度和官僚機構的組織情況;《兵志》分述了宋朝武裝種類和招募、揀選、廩給、訓練、屯戍、器甲等制度。
根據宋朝的情況,《宋史》還有《奸臣》四卷、《叛臣》三卷,為蔡京黃潛善秦檜張邦昌劉豫等所作的傳記;另有《道學》四卷,為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等道學人物所作的傳記。
《宋史》列傳有傳主二千餘人;志佔了全書的三分之一,僅《食貨志》就有十四卷;《禮志》二十八卷,為“二十四史”中其他各史《禮志》的總和。
《宋史》設有“世家”,記載了五代和宋初的降王李煜、孟昶和錢俶等人。 [3] 

宋史作品目錄

宋史本紀

卷次
目次
題目
卷中人物(括號人物為附傳)
卷1~3
本紀第一二三
太祖一二三
卷4~5
本紀第四五
太宗一二
卷6~8
本紀第六七八
真宗一二三
卷9~12
本紀第九到十二
仁宗一到四
卷13
本紀第十三
英宗
卷14~16
本紀第十四十五十六
神宗一二三
卷17~18
本紀第十七十八
哲宗一二
卷19~22
本紀第十九到二十二
徽宗一到四
卷23
本紀第二十三
欽宗
卷24~32
本紀第二十四到三十二
高宗一到九
卷33~35
本紀第三十三到三十五
孝宗一二三
卷36
本紀第三十六
光宗
卷37~40
本紀第三十七到四十
寧宗一到四
卷41~45
本紀第四十一到四十五
理宗一到五
卷46
本紀第四十六
度宗
卷47
本紀第四十七
瀛國公二王

宋史

卷48~60
志1~13
天文一到十三
卷61~67
志14~20
五行一到五
卷68~83
志21~36
律歷一到十六
卷84
志37
卷85~90
志38~43
地理一到六
卷91~97
志44~50
河渠一到七
卷98~125
志51~78
禮一到二十八
卷126~142
志79~95
樂一到十七
卷143~148
志96~101
儀衞一到六
卷149~154
志102~107
輿服一到六
卷155~160
志108~113
選舉一到六
卷161~172
志114~125
職官一到十二
卷173~186
志126~139
食貨上一到下八
卷187~198
志140~151
兵一到十二
卷199~201
志152~154
刑法一二三
卷202~209
志155~162
藝文一到八

宋史

表第一 宰輔一
表第二 宰輔二
表第三 宰輔三
表第四 宰輔四
表第五 宰輔五
表第六 宗室世系一
表第七 宗室世系二
表第八 宗室世系三
表第九 宗室世系四
表第十 宗室世系五
表第十一 宗室世系六
表第十二 宗室世系七
表第十三 宗室世系八
表第十四 宗室世系九
表第十五 宗室世系十
表第十六 宗室世系十一
表第十七 宗室世系十二
表第十八 宗室世系十三
表第十九 宗室世系十四
表第二十 宗室世系十五
表第二十一 宗室世系十六
表第二十二 宗室世系十七
表第二十三 宗室世系十八
表第二十四 宗室世系十九
表第二十五 宗室世系二十
表第二十六 宗室世系二十一
表第二十七 宗室世系二十二
表第二十八 宗室世系二十三
表第二十九 宗室世系二十四
表第三十 宗室世系二十五
表第三十一 宗室世系二十六
表第三十二 宗室世系二十七

宋史列傳

卷次
目次
卷中人物(括號人物為附傳)
卷242
列傳第一
后妃上 太祖母昭憲杜太后 太祖孝惠賀皇后 孝明王皇后 孝章宋皇后 太宗淑德尹皇后懿德符皇后 明德李皇后 元德李皇后 真宗章懷潘皇后 章穆郭皇后章獻明肅劉皇后 李宸妃 楊淑妃 沈貴妃 仁宗郭皇后 慈聖光獻曹皇后 張貴妃 苗貴妃 周貴妃 楊德妃 馮賢妃 英宗宣仁聖烈高皇后
卷243
列傳第二
后妃下 神宗欽聖獻肅向皇后 欽成朱皇后 欽慈陳皇后 林賢妃 武賢妃 哲宗昭慈孟皇后 昭懷劉皇后 徽宗顯恭王皇后 鄭皇后 王貴妃 韋賢妃 喬貴妃 劉貴妃 欽宗朱皇后 高宗憲節邢皇后 憲聖慈烈吳皇后 潘賢妃 張賢妃 劉貴妃 劉婉儀 張貴妃 孝宗成穆郭皇后 成恭夏皇后 成肅謝皇后 蔡貴妃 李賢妃 光宗慈懿李皇后 黃貴妃 寧宗恭淑韓皇后 恭聖仁烈楊皇后 理宗謝皇后 度宗全皇后 楊淑妃
卷244
列傳第三
宗室一 魏王趙廷美 燕王趙德昭 秦王趙德芳(秀王子 侢 附)
卷245
列傳第四
宗室二 漢王趙元佐 昭成太子趙元僖 商王趙元份 越王趙元傑 鎮王趙元偓 楚王趙元侢 周王趙元儼 悼獻太子 濮王趙允讓
卷246
列傳第五
宗室三 吳王趙顥 益王趙頵 吳王趙佖 燕王趙俁 楚王趙似 獻愍太子趙茂 鄆王趙楷 肅王趙樞 景王趙杞 濟王趙栩 徐王趙棣 沂王趙㮙和王趙栻 信王趙榛 太子趙諶(弟趙訓 附)元懿太子 信王趙璩 莊文太子趙愭 魏王趙愷 景獻太子趙詢 鎮王趙竑
卷247
列傳第六
卷248
列傳第七
公主 秦國大長公主 太祖六女 太宗七女 真宗二女 仁宗十三女 英宗四女神宗十女 哲宗四女 徽宗三十四女 孝宗二女 光宗三女 魏惠獻王一女 寧宗一女 理宗一女
卷249
列傳第八
範質(字 範旻 兄子 範杲 附)王溥(父 王祚 子 王貽孫 附)魏仁浦(子 魏咸信魏昭亮 附)
卷250
列傳第九
卷251
列傳第十
卷252
列傳第十一
卷253
列傳第十二
折德扆(子 御勳 御卿 孫 惟昌 惟忠 曽孫 繼閔 繼祖 繼世 玄孫 克行 來孫 可適 附)馮繼業王承美李繼周孫行友(子孫全照 附)
卷254
列傳第十三
卷255
列傳第十四
卷256
列傳第十五
趙普(弟 趙安易 附)
卷257
列傳第十六
卷258
列傳第十七
曹彬(子 曹璨 曹瑋 曹琮 附)潘美(李超 子李浚 附)
卷259
列傳第十八
卷260
列傳第十九
卷261
列傳第二十
卷262
列傳第二十一
卷263
列傳第二十二
卷264
列傳第二十三
薛居正(子薛惟吉 附)沈倫(子沈繼宗 附)盧多遜(父 盧億 附)宋琪宋雄 附)
卷265
列傳第二十四
李昉(子 李宗訥 李宗諤李昭述 等附)呂蒙正 張齊賢(子 張宗誨 孫 張皋 張憲 附)賈黃中
卷266
列傳第二十五
卷267
列傳第二十六
卷268
列傳第二十七
卷269
列傳第二十八
卷270
列傳第二十九
卷271
列傳第三十
卷272
列傳第三十一
卷273
列傳第三十二
卷274
列傳第三十三
卷275
列傳第三十四
卷276
列傳第三十五
卷277
列傳第三十六
卷278
列傳第三十七
卷279
列傳第三十八
卷280
列傳第三十九
卷281
列傳第四十
卷282
列傳第四十一
卷283
列傳第四十二
卷284
列傳第四十三
卷285
列傳第四十四
卷286
列傳第四十五
卷287
列傳第四十六
卷288
列傳第四十七
卷289
列傳第四十八
卷290
列傳第四十九
卷291
列傳第五十
卷292
列傳第五十一
卷293
列傳第五十二
卷294
列傳第五十三
卷295
列傳第五十四
卷296
列傳第五十五
卷297
列傳第五十六
卷298
列傳第五十七
卷299
列傳第五十八
卷300
列傳第五十九
卷301
列傳第六十
卷302
列傳第六十一
卷303
列傳第六十二
卷304
列傳第六十三
卷305
列傳第六十四·
卷306
列傳第六十五
卷307
列傳第六十六
卷308
列傳第六十七
卷309
列傳第六十八
卷310
列傳第六十九
卷311
列傳第七十
卷312
列傳第七十一
卷313
列傳第七十二
卷314
列傳第七十三
卷315
列傳第七十四
卷316
列傳第七十五
卷317
列傳第七十六
卷318
列傳第七十七
卷319
列傳第七十八
卷320
列傳第七十九
卷321
列傳第八十
卷322
列傳第八十一
卷323
列傳第八十二
卷324
列傳第八十三
卷325
列傳第八十四
卷326
列傳第八十五
卷327
列傳第八十六
卷328
列傳第八十七
卷329
列傳第八十八
卷330
列傳第八十九
卷331
列傳第九十
卷332
列傳第九十一
卷333
列傳第九十二
卷334
列傳第九十三
卷335
列傳第九十四
卷336
列傳第九十五
卷337
列傳第九十六
卷338
列傳第九十七
卷339
列傳第九十八
卷340
列傳第九十九
卷341
列傳第一百
卷342
列傳第一百一
卷343
列傳第一百二
卷344
列傳第一百三
卷345
列傳第一百四
卷346
列傳第一百五
卷347
列傳第一百六
卷348
列傳第一百七
卷349
列傳第一百八
卷350
列傳第一百九
卷351
列傳第一百一十
卷352
列傳第一百一十一
卷353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卷354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卷355
列傳第一百一十四
卷356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卷357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卷358
列傳第一百一十七
卷359
列傳第一百一十八
卷360
列傳第一百一十九
卷361
列傳第一百二十
卷362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卷363
列傳第一百二十二
卷364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卷365
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卷366
列傳第一百二十五
卷367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卷368
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卷369
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卷370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卷371
列傳第一百三十
卷372
列傳第一百三十一
卷373
列傳第一百三十二
卷374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卷375
列傳第一百三十四
卷376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卷377
列傳第一百三十六
卷378
列傳第一百三十七
卷379
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卷380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
卷381
列傳第一百四十
卷382
列傳第一百四十一
卷383
列傳第一百四十二
卷384
列傳第一百四十三
卷385
列傳第一百四十四
卷386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卷387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
卷388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卷389
列傳第一百四十八
卷390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
卷391
列傳第一百五十
卷392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
卷393
列傳第一百五十二
卷394
列傳第一百五十三
卷395
列傳第一百五十四
卷396
列傳第一百五十五
卷397
列傳第一百五十六
卷398
列傳第一百五十七
卷399
列傳第一百五十八
卷400
列傳第一百五十九
卷401
列傳第一百六十
卷402
列傳第一百六十一
卷403
列傳第一百六十二
卷404
列傳第一百六十三
卷405
列傳第一百六十四
卷406
列傳第一百六十五
卷407
列傳第一百六十六
卷408
列傳第一百六十七
卷409
列傳第一百六十八
卷410
列傳第一百六十九
卷411
列傳第一百七十
卷412
列傳第一百七十一
卷413
列傳第一百七十二
卷414
列傳第一百七十三
卷415
列傳第一百七十四
卷416
列傳第一百七十五
卷417
列傳第一百七十六
卷418
列傳第一百七十七
卷419
列傳第一百七十八
卷420
列傳第一百七十九
卷421
列傳第一百八十
卷422
列傳第一百八十一
卷423
列傳第一百八十二
卷424
列傳第一百八十三
卷425
列傳第一百八十四
卷426
列傳第一百八十五
卷427
列傳第一百八十六
卷428
列傳第一百八十七
卷429
列傳第一百八十八
道學三朱熹 張栻
卷430
列傳第一百八十九
道學四 朱氏門人黃幹 李燔 張洽 陳淳 李方子 黃灝
卷431
列傳第一百九十
儒林一聶崇義 邢昺 孫奭 王昭素 孔維 孔宜 崔頌(子崔曥 附)尹拙 田敏 辛文悦 李覺 崔頤正(弟崔偓 崔佺 附)李之才
卷432
列傳第一百九十一
卷433
列傳第一百九十二
卷434
列傳第一百九十三
卷435
列傳第一百九十四
儒林五範衝 朱震 胡安國(子胡寅 胡宏 胡寧 附)
卷436
列傳第一百九十五
儒林六陳亮 鄭樵林霆 附)李道傳
卷437
列傳第一百九十六
卷438
列傳第一百九十七
卷439
列傳第一百九十八
文苑一宋白 梁周翰 朱昂 趙鄰幾何承裕附)鄭起郭昱 馬應附)和峴(弟〈山蒙〉附)馮吉
卷440
列傳第一百九十九
文苑二高頔(子高度 附) 李度 韓溥(弟韓洎 附) 鞠常(子鞠仲謀鞠愉 附) 宋準 柳開 夏侯嘉正 羅處約 安德裕 錢熙
卷441
列傳第二百
卷442
列傳第二百一
卷443
列傳第二百二
文苑五梅堯臣江休復蘇洵章望之王逢孫唐卿黃庠楊寘唐庚、唐瞻、文同、楊傑、賀鑄劉涇鮑由黃伯思
卷444
列傳第二百三
卷445
列傳第二百四
卷446
列傳第二百五
卷447
列傳第二百六
卷448
列傳第二百七
卷449
列傳第二百八
忠義四崔縱吳安國附) 林沖之(子林鬱 從子林震霆 附) 滕茂實 魏行可郭元邁附) 閻進(朱績附) 趙師檟 易青 胡斌 範旺 馬俊 楊震仲史次秦 郭靖附) 高稼 曹友聞 陳寅賈子坤 劉鋭 蹇彝 何充附) 許彪孫(張桂 金文德 曹顏 胡世全 龐彥海 江彥清附) 陳隆之(史季儉附)王翊 李誠之秦鉅附)
卷450
列傳第二百九
卷451
列傳第二百一十
卷452
列傳第二百一十一
卷453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卷454
列傳第二百一十三
卷455
列傳第二百一十四
卷456
列傳第二百一十五
孝義李璘甄婆兒 附)徐承珪 劉孝忠 呂升(王翰附)羅居通(黃德輿附)齊得一李罕澄邢神留(沈正附)許祚(李琳 等附)胡仲堯(弟 仲容附)陳兢 洪文撫 易延慶 董道明 郭琮(畢贊附)顧忻(李瓊附)朱泰 成象 陳思道 方綱 龐天祐 劉斌 樊景温(榮恕旻附)祁暐何保之 李玭 侯義 王光濟(李祚 等附)江白 裘承詢(孫浦 等附)常真(子 晏 王洤 等附)杜誼 姚宗明 鄧中和 毛安輿 李訪朱壽昌 侯可申積中 郝戭 支漸 鄧宗古 沈宣 蘇慶文(台亨附)仰忻 趙伯深 彭瑜 毛洵(李籌 楊芾附)楊慶 陳宗 郭義 申世寧 苟與齡 王珠 顏詡 張伯威 蔡定 鄭綺鮑宗巖 附)
卷457
列傳第二百一十六
卷458
列傳第二百一十七
卷459
列傳第二百一十八
卷460
列傳第二百一十九
列女朱娥 張氏 彭列女 郝節娥 朱氏 崔氏 趙氏 丁氏 項氏 王氏二婦徐氏 榮氏 何氏 董氏 譚氏 劉氏 張氏 師氏 陳堂前 節婦廖氏 劉當可母 曾氏婦 王袤妻 徐端友妻 詹氏女 劉生妻 謝泌妻 謝枋得妻 王貞婦 趙淮妾 譚氏婦 吳中孚妻 呂仲洙女 林老女 童氏女 韓氏女 王氏婦劉仝子妻 (毛惜惜附)
卷461
列傳第二百二十
卷462
列傳第二百二十一
卷463
列傳第二百二十二
卷464
列傳第二百二十三
卷465
列傳第二百二十四
卷466
列傳第二百二十五
卷467
列傳第二百二十六
卷468
列傳第二百二十七
卷469
列傳第二百二十八
卷470
列傳第二百二十九
卷471
列傳第二百三十
卷472
列傳第二百三十一
奸臣二蔡京(弟 蔡卞蔡攸 蔡翛 附)趙良嗣張覺 郭藥師 附)
卷473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卷474
列傳第二百三十三
卷475
列傳第二百三十四
卷476
列傳第二百三十五
叛臣中 李全
卷477
列傳第二百三十六
叛臣下 李全
卷478
列傳第二百三十七
世家一 南唐李氏
卷479
列傳第二百三十八
世家二 西蜀 孟氏
卷480
列傳第二百三十九
世家三 吳越錢氏
卷481
列傳第二百四十
世家四 南漢劉氏
卷482
列傳第二百四十一
世家五 北漢劉氏
卷483
列傳第二百四十二
世家六 湖南周氏荊南高氏
卷484
列傳第二百四十三
卷485
列傳第二百四十四
外國一 夏國上
卷486
列傳第二百四十五
外國二 夏國下
卷487
列傳第二百四十六
外國三 西域
卷488
列傳第二百四十七
外國四 交阯 大理
卷489
列傳第二百四十八
外國五 占城 真臘 蒲甘 邈黎 三佛齊 闍婆 勃泥 注輦 丹眉
卷490
列傳第二百四十九
卷491
列傳第二百五十
卷492
列傳第二百五十一
外國八 吐蕃
卷493
列傳第二百五十二
蠻夷一
卷494
列傳第二百五十三
蠻夷二
卷495
列傳第二百五十四
蠻夷三
卷496
列傳第二百五十五
蠻夷四 [5] 

宋史成書過程

中國人自古以來歷史意識便十分強烈,各朝不但有完善的史學機構記載歷史,而且每個朝代都會為先朝修史。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文化相對落後,但在漢族知識分子的影響下,也傳承了這一傳統。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 1279),曾下令撰寫宋、遼、金三史,後來仁宗、文宗也曾下詔,但由於朝廷內部對修史體例意見不統一,各史都沒有修成。當時朝廷內部大致可分為兩派:一派主張“以宋為世紀,遼、金為載記”;一派則堅持“以遼、金為北史,宋太祖至靖康為宋史,建炎以後為南宋史”。這場有關王朝正統的論戰,影響了三史的編寫工作。
到元順帝至正三年( 1343),決定宋、遼、金三朝各為一史,命執政大臣脱脱為都總裁官,鐵木兒塔識、張起巖、歐陽玄、李好文等為總裁官,斡玉倫徒、泰不華等二十三人任史官,開始修史。到五年( 1345)十月,歷時僅兩年半,即修成《宋史》。 [4] 
《宋史》由丞相脱脱掛名任都總裁,鐵木兒塔識賀惟一張起巖歐陽玄李好文王沂楊宗瑞等七人任總裁,史官有斡玉倫徒泰不華杜秉彝、趙普、宋褧王思誠幹文傳汪澤民、張瑾、麥文貴貢師道李齊餘闕劉聞賈魯、馮福可、趙中、陳祖仁、王儀、餘貞、譚慥、張翥吳當危素等二十三人,絕大多數為漢族文人。《宋史》即是由總裁與史官三十人集體編撰,而總裁的作用尤為重要,如歐陽玄、張起巖、李好文等,都頗有名望。歷代有重修宋史者。

宋史作品鑑賞

宋史內容優點

《宋史》的體例完備,融會貫通了以往紀傳體史書所有體例,紀、傳、表、志俱全,而且有所創新。如外國和蠻夷分別列傳,這就分清了國內的民族和國外的鄰邦的界限。《宋史》的列傳比前代史書都豐富,共收入兩千多人。“五代史”中未列傳的重要人物,如韓通,《宋史》把他和為擁周反宋的李筠、李重進一同列入《週三臣傳》裏,既彌補了“五代史”的不足,又反映了韓通等三人的歷史作用,這種處理是十分恰當的。
《宋史》是研究遼、宋、金代歷史的基本史籍之一。在現存的宋代重要史料中,唯有《宋史》貫通北宋與南宋,保存了三百二十年間的大量歷史記錄,很多史實都是其他書中所不載的。
特別是《宋史》的天文、五行、律歷、地理、河渠、禮、樂、儀衞、輿服、選舉、職官、食貨、兵、刑和藝文十五志,記錄了一代天文曆法典章制度、社會經濟、行政沿革、圖書目錄等等,雖間失蕪雜,為後代治史者所訾議,然其敍述之詳,為二十四史中所僅見。《宋史》列傳有忠義傳,在儒林傳外,又有道學傳,也反映了宋代的一些歷史特點。

宋史不足之處

《宋史》成書匆促,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許多問題和缺陷:對史料缺乏精心的剪裁,大多拼湊成書;記事詳略不一,詳北宋而略南宋,詳南宋前期而略後期,因而輕重失當;史實的疏漏、前後矛盾的現象比較常見;存在一人兩傳的情況,如程師孟、李孟傳等都一人兩傳;本紀、志、列傳之間,甚至各列傳之間往往互相牴牾;對一些人物、事件的評價,失當之處比比皆是。
《宋史》旨在宣揚封建的倫理道德,尤其是尊奉道學(理學)的思想傾向很明顯。它首創《道學傳》,記載r兩宋的道學家,如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邵雍、朱熹等,突出了道學的地位。再有忠義、孝義、列女三傳也都是宣揚道學思想的。
《宋史》內容廣博,修撰的時間相當倉促,且時值元朝瀕臨崩潰的前夕,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許多問題和缺陷,其最大的缺點是編纂得比較草率。清代史學家趙翼説:“宋代國史,國亡時皆入於元,元人修史時,大概只就宋舊本稍為排次。”這一説法是符合事實的。由於編排失當,《宋史》的結構顯得較為混亂。有些列傳的編排不以時間為序,造成了前後順序的混亂。 [4] 
《宋史》否定王安石變法,尊崇道學,將變法派呂惠卿曾布、章敦等人列入奸臣傳,南宋權奸史彌遠禍國殃民,卻未被列入奸臣傳。這也反映了元朝史官認識問題的侷限性。

宋史史學價值

《宋史》最大的特點是史料豐富,敍事詳盡。如此的鴻篇鉅著卻僅用了兩年半的時間成書,一是因為元朝編修《宋史》時依據的相關史料,如編年體的歷朝實錄、紀傳體國史和宋人文集、筆記等極為繁富。二是兩宋時期,經濟、文化有所發展,政治制度曰臻完備,雕版印刷已被廣泛採用,活字版的發明,大大便利了書籍的印刷和廣泛流傳。
《宋史》的體例完備,融匯了以往紀傳體史書所有的體例,紀、傳、表、志俱全,而且有所創新。如外國和變夷分別列傳,使國內民族和國外鄰邦的界限清晰化。列傳較前代更豐富,首創道學傳,記載了周敦頤、程顥等兩宋的道學家,突出了道學的地位,為後世研究理學,提供了寶貴的材料。
而對於“五代史”中未列傳的重要人物,如韓通,《宋史》把他和為擁周反宋的李筠、李重進一同列入《週三臣傳》裏,這樣處理,既彌補了“五代史”的不足,又反映了韓通等三人的歷史作用,是十分妥當的。
《宋史》的十五志,記錄了宋代天文曆法、典章制度等方面的內容,基本上能反映當時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各方面的情況。 [4] 

宋史各種版本

主要有下列幾種:
元至正六年(1346年)杭州路刻印的至正本;
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的成化本(朱英在廣州按元刻本的抄本刻印,後來的版本大都以此為底本):
嘉靖南京國子監本南監本):
明萬曆北京國子監本(北監本);
清乾隆四年(1739年)武英殿本殿本);
光緒元年(1875年)浙江書局本(局本);
1934年上海商務印書館百衲本(1958年縮印本個別卷帙有抽換)。由於百衲本是用至正本和明成化本配補影印而成,又同殿本作了對校,修補和改正了某些錯字,是一個較好的版本。
1977年中華書局出版《宋史》標點校勘本,是以百衲本為工作本,同時吸收葉渭清《元槧宋史校記》和張元濟《宋史校勘記》稿本的成果,參校了殿本和局本,是如今較好的版本。但中華書局校點本中亦有不少錯誤,故百衲本仍不可廢。 [1] 

宋史後世修訂

《宋史》儘管疏漏較多,但仍保存了不少已失散的原始資料,是瞭解和研究兩宋歷史的重要史書。明清以來,不少人對《宋史》加以糾正或補充。
成書的有明朝柯維騏的《宋史新編》二百卷,合宋、遼、金史為一編,以宋為正統。《宋史新編》訂正了《宋史》的一些錯誤,但史料的豐富遠不及《宋史》。
清末陸心源的《宋史翼》四十卷,根據歷代碑文及私人筆記, 增補《宋史》列傳七百八十三人,附傳六十四人。儘管《宋史》存在不少缺點,但是它卷帙浩繁,比《舊唐書·列傳》多出一倍;敍事詳盡,就史料的學術價值而言詳勝於略。同時《宋史》的主要材料是宋代的國史、實錄、日曆等書,這些史籍如今幾乎全部佚失了,而《宋史》是保存宋代官方和私家史料最有系統的一部書。

宋史考訂著作

宋史偶識》3卷(明秀水項夢原) 明刊本
《宋史記》250卷(明王維儉)北京圖書館藏抄本
《宋史記凡例》(明王維儉)同治1年溪山書屋刊本
《宋史稿》170卷(清陳黃中) 未見傳本
《宋史札記》(清李慈銘) 二十五史三編第7冊第935-949頁
《宋史地理志考異》1卷(近人聶崇岐)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6冊據稿本
《宋史藝文志補》1卷(清盧文弨)羣書拾補本 八史經籍志本金陵叢刻本廣雅書局刊本
《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 二十五史補編第6冊 叢書集成第11冊
《宋史藝文志》(清朱文藻) 清吟閣書目有抄本16冊
《宋史藝文志宋史新編藝文志歧異》(上海書報合作社編) 中國曆代藝文志本
《宋史宰相表》2卷(清趙曉榮) 見江蘇採輯書目
《宋大臣年表》2卷(萬斯同) 二十五史補編第6冊據稿本
《宋中興三公年表》1卷(宋失名)藕香零拾二十五史補編第6冊藕香零拾刻永樂大典
《宋史方鎮年表》1卷(近人吳廷燮) 景杜堂鉛印本
《北宋經撫年表》2卷(近人吳廷燮) 景杜堂鉛印本 二十五史補編第6冊據稿本分5卷
《南宋制撫年表》2卷(近人吳廷燮) 景杜堂鉛印本 二十五史補編第6冊
《宋史孝宗紀補脱》1卷(清盧文弨)羣書拾補脱文已見百衲本宋史
《宋史李重進列傳傳注》1卷( )黃氏逸書考附刊本 二十四史訂補第12冊第269-273頁
《宋史忠義傳王稟補傳》(近人王國維) 學術叢編二集本觀堂集林卷22 二十四史訂補第12冊第261-269頁
廣倉學社叢書本
《宋人世系考》2卷(清勞格) 讀書雜識卷9-10
宋史翼》40卷(清陸心源) 潛園叢書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7冊第479-934頁
《宋史外國傳地理考證》1卷(清丁謙) 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7冊第950-963頁
宋史夏國傳集註》14卷系表1卷(近人羅福萇撰今人羅福頤補) 1937年石印本
《西夏藝文志》1卷(近人王仁俊)西夏文綴附刊本 二十五史補編第6冊
西夏志略》二十四史訂補第12冊第273-375頁
西夏紀》(戴錫章) 二十四史訂補第12冊第375-697頁
西夏書事》42卷(清吳廣成) 二十四史訂補第12-13冊民國印本

宋史作者介紹

蔑裏乞・脱脱
脱脱(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脱脱帖木兒,蔑裏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兒乞人。脱脱幼養於伯顏家,從浦江吳直方學。元朝元統二年(1334年),脱脱任同知宣政院事,遷中政使同知樞密院事御史大夫、中書右丞相。當時伯顏為中書右丞相,權傾朝野,向為元順帝所忌,脱脱恐受其累,與順帝密謀逼退伯顏。
至正元年(1341年)脱脱為相,大改伯顏舊政,復科舉取士。至正三年(1343年),脱脱主編《遼史》、《宋史》、《金史》,任都總裁官。至正四年(1344年),脱脱因病辭職,到至正九年(1349年)復出為相,發行新鈔票“至正交鈔”,並派賈魯治理黃河,成績斐然卓著,贏得水患災民的民心,上賜號答剌罕(意謂:自在),被讚譽為“賢相”。
至正十二年(1352年)九月,脱脱親率大軍鎮壓鎮壓徐州芝麻李紅巾軍起義,執意屠城,軍事成就卓著,功封太師。至正十四年(1354年),脱脱被派往討伐高郵(今屬江蘇)張士誠起義軍,正酣戰即將攻陷士誠之際,為朝中彈劾,功虧一簣。事因皇太子不滿“未授冊寶之禮”,而支持康里人哈麻彈劾脱脱,致使脱脱於至正十五年(1355年),革職流放雲南,後被中書平章政事哈麻假傳元順帝詔令自盡。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昭雪復官。脱脱的死使得他殫精竭慮修補元王朝統治的堤壩付諸東流,也成為元王朝走向崩潰滅亡的轉折點。
阿爾拉·阿魯圖
阿爾拉·阿魯圖,(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蒙古阿兒剌部人。元朝末期重臣。
元順帝(元惠宗)孛兒只斤·妥歡貼睦爾執政時期,中書右丞相蔑裏乞·脱脱於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農曆5月因病辭職,由阿爾拉·阿魯圖繼任中書右丞相。
阿爾拉·阿魯圖繼脱脱之後,主持了纂修遼、金、宋三史,頒《至正條格》等工作,特別是三史中的《宋史》部分,是由阿爾拉·阿魯圖主持的。
雖然在參與修纂《宋史》的人之中,阿爾拉·阿魯圖名為都總裁,但他素不識漢字,因而並沒有參與實際編修,但他在財政、管理、史料提供上給予了莫大支持,因此在元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三史皆修成,中書右丞相阿魯圖奏進。《宋史》在三史中雖然是最後完成,但只歷時兩年半。
阿爾拉·阿魯圖主持《宋史》的修撰,在時間上是相當倉促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許多問題和缺陷,儘管如此,《宋史》仍為極其重要的史書,為二十四史之一,仍然發揮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這一方面,阿爾拉·阿魯圖功不可沒。
參考資料
  • 1.    [元]脱脱,阿魯圖 等 撰,中華書局編輯部 點校.《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6月,第1版
  • 2.    星漢.不可不知的3000個文化常識:江西美術出版社,2018.12:第184頁
  • 3.    盛巽昌編著.毛澤東與中國史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12:第125頁
  • 4.    本社編.四庫全書精華:雲南教育出版社,2010.01:第124-125頁
  • 5.    宋史·列傳·卷二百五十五  .古詩文網[引用日期2024-03-05]
  • 6.    宋史·本紀·卷四十七  .古詩文網[引用日期2024-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