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孝經

(儒家書籍)

鎖定
《孝經》是儒家十三經之一。 [1]  《孝經》是闡述孝道與孝治的儒家書經。《孝經》相傳為孔子所作,又説為孟子或孟子門人所作。 [8] 
《孝經》分今文本和古文本,今文本《孝經》,共計十八章。 [13]  提出了“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孝經》中還提出“以孝治天下”的主張,從而達到使國家“長治久安”的目的。 [9] 
該書成書於秦漢之際。自西漢至魏晉南北朝,註解者及百家。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孝經》也是舊時蒙學書籍,影響深遠。 [7] 
作品名稱
孝經
作    者
孔子及其弟子
創作年代
秦漢
作品出處
《孝經》
篇    幅
22章(古文本),18章(今文本) [6] 

孝經作品原文

李隆基《孝經·序》
孝經 民國 孝經 民國
朕聞上古其風樸略,雖因心之孝已萌,而資敬之禮猶簡,及乎仁義既有,親譽益著。聖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故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於是以順移忠之道昭矣,立身揚名之義彰矣。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是知孝者,德之本歟?
《經》曰:“昔者明王之以孝理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男乎?”朕嘗三復斯言,景行先哲,雖無德教加於百姓,庶幾廣愛刑于四海。嗟乎,夫子沒而微言絕,異端起而大義乖。況泯絕於秦,得之者皆煨燼之末;濫觴於漢,傳之者皆糟粕之餘。故魯史《春秋》,學開五傳;《國風》、《》、《頌》,分為四詩。去聖逾遠,源流益別。
近觀《孝經》舊注,蝽駁尤甚。至於跡相祖述,殆且百家。業擅專門,猶將十室。希升堂者,必自開户牖。攀逸駕者,必騁殊軌轍。是以道隱小成,言隱浮偽。且傳以通經為義,義以必當為主。至當歸一,精義無二,安得不翦其繁蕪,而撮其樞要也。
韋昭王肅先儒之領袖。虞翻劉邵,抑又次焉。劉炫明安國之本,陸澄譏康成之注。在理或當,何必求人?今故特舉六家之異同,會五經之旨趣;約文敷暢,義則昭然;分注錯經,理亦條貫。寫之琬琰,庶有補於將來。
且夫子談經,志取垂訓。雖五孝之用則別,而百行之源不殊。是以一章之中,凡有數句;一句之內,意有兼明;具載則文繁,略之又義闕。今存於疏,用廣發揮。
開宗明義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 [2] 
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雲:‘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孝經譯註 孝經譯註
【解釋】 孔子在家裏閒坐,他的學生曾子侍坐在旁邊。孔子説∶“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無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歸順,人民和睦相處。人們無論是尊貴還是卑賤,上上下下都沒有怨恨不滿。你知道那是為甚麼嗎?”曾子站起身來,離開自己的座位回答説∶“學生我不夠聰明,哪裏會知道呢?”
孔子説∶“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產生的根源。你回原來位置坐下,我告訴你。人的身體四肢、毛髮皮膚,都是父母賦與的,不敢予以損毀傷殘,這是孝的開始。人在世上遵循仁義道德,有所建樹,顯揚名聲於後世,從而使父母顯赫榮耀,這是孝的終極目標。所謂孝,最初是從侍奉父母開始,然後效力於國君,最終建功立業,功成名就。《詩經·大雅·文王》篇中説過∶‘思念你的先祖,修養自己的德行。’”
天子章第二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也。《甫刑》雲:‘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3] 
【解釋】 孔子説∶“能夠親愛自己父母的人,就不會厭惡別人的父母,能夠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會怠慢別人的父母。以親愛恭敬的心情盡心盡力地侍奉雙親,而將德行教化施之於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遵從效法,這就是天子的孝道呀!《尚書·甫刑》裏説∶‘天子一人有善行;萬方民眾都仰賴他。’”
諸侯章第三
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侯之孝也。《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解釋】 身為諸侯,在眾人之上而不驕傲,其位置再高也不會有傾覆的危險;生活節儉、慎行法度,財富再充裕豐盈也不會損溢。居高位而沒有傾覆的危險,所以能夠長久保持自己的尊貴地位;財富充裕而不奢靡揮霍,所以能夠長久地守住自己的財富。能夠保持富有和尊貴,然後才能保住家國的安全,與其黎民百姓和睦相處。這大概就是諸侯的孝道吧。《詩經·小雅·小曼》篇中説∶‘戰戰兢兢,就像身臨深水潭邊恐怕墜落,腳踩薄冰之上擔心陷下去那樣,小心謹慎地處事。’”
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三者備矣,然後能守其宗廟。蓋卿大夫之孝也。《詩》雲:“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解釋】 不是先代聖明君王所制定的合乎禮法的衣服不敢穿戴,不是先代聖明君王所説的合乎禮法的言語,不敢説;不是先代聖明君王實行的道德準則和行為,不敢去做。所以不合乎禮法的話不説,不合乎禮法道德的行為不做;開口説話不需選擇就能合乎禮法,自己的行為不必着意考慮也不會越軌。於是所説的話即便天下皆知也不會有過失之處,所做的事傳遍天下也不會遇到怨恨厭惡。衣飾、語言、行為這三點都能做到遵從先代聖明君王的禮法準則,然後才能守住自己祖宗的香火延續興盛。這就是卿、大夫的孝道啊!《詩經·大雅· 民》裏説∶“要從早到晚勤勉不懈,專心奉事天子。”
士章第五
資於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後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詩》雲:“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
【解釋】 用奉事父親的心情去奉事母親,愛心是相同的;用奉事父親的心情去奉事國君,崇敬之心也是相同的。所以奉事母親是用愛心,奉事國君是用尊敬之心,兩者兼而有之的是對待父親。因此用孝道來奉事國君就忠誠,用尊敬之道奉事上級則順從。能做到忠誠順從地奉事國君和上級,然後即能保住自己的俸祿和職位,並能守住自己對祖先的祭祀。這就是士人的孝道啊!《詩經·小雅·小宛》裏説∶“要早起晚睡地去做,不要辱及生養你的父母。”
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解釋】 利用自然的季節,認清土地的高下優劣,行為謹慎,節省儉約,以此來孝養父母,這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孝道了。所以上自天子,下至普通老百姓,不論尊卑高下,孝道是無始無終,永恆存在的,有人擔心自己不能做到孝,那是沒有的事情。
三才章第七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
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陳之於德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詩》雲:‘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解釋】 曾子説∶“太偉大了!孝道是多麼博大高深呀!”
孔子説∶“孝道猶如天上日月星辰的運行,地上萬物的自然生長,天經地義,乃是人類最為根本首要的品行。天地有其自然法則,人類從其法則中領悟到實行孝道是為自身的法則而遵循它。效法上天那永恆不變的規律,利用大地自然四季中的優勢,順乎自然規律對天下民眾施以政教。因此其教化不須嚴肅施為就可成功,其政治不須嚴厲推行就能得以治理。從前的賢明君主看到通過教育可以感化民眾,所以他首先表現為博愛,人民因此沒敢遺棄父母雙親的;向人民陳述道德、禮義,人民就起來去遵行,他又率先以恭敬和謙讓垂範於人民,於是人民就不爭鬥∶用禮儀和音樂引導他們,人民就和睦相處;告訴人民對值得喜好的美的東西和今人厭惡的醜的東西的區別,人民就知道禁令而不犯法了。《詩經·小雅·節南山》篇中説∶‘威嚴而顯赫的太師尹氏,人民都仰望着你。’”
孝治章第八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男乎?故得萬國之歡心,以事其先王。治國者,不敢侮於鰥寡,而況於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歡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況於妻子乎?故得人之歡心,以事其親。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詩》雲:‘有覺德行,四國順之。’”
【解釋】 孔子説∶“從前聖明的君王是以孝道治理天下的,即便是對極卑微的小國的臣屬也不遺棄,更何況是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了。所以會得到各諸侯國臣民的歡心,使他們奉祀先王。治理一個封國的諸侯,即便是對失去妻子的男人和喪夫守寡的女人也不敢欺侮,更何況對他屬下的臣民百姓了,所以會得到老百姓的歡心,使他們幫助諸侯祭祀祖先。治理自己卿邑的卿大夫,即便對於臣僕婢妾也不失禮,更何況對其妻子、兒女了,所以會得到眾人的歡心,便他們樂意奉事其父母親。只有這樣,才會讓父母雙親在世時安樂、祥和地生活,死後成為鬼神享受到後代的祭祖。因此也就能夠使天下祥和太平,自然災害不發生,人為的禍亂不會出現。所以聖明的君王以孝道治理天下,就會像上面所説的那樣。《詩經·大雅·仰之》篇中説∶‘天子有偉大的德行,四方的國家都會歸順他。’”
聖治章第九
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
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也。父母生之,續莫大焉。君親臨之,厚莫重焉。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雖得之,君子不貴也。君子則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樂,德義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是以其民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詩》雲:‘淑人君子,其儀不忒。’”
【解釋】 曾子説∶“我很冒昧地請問,聖人的德行,沒有比孝道更大的了嗎?”
孔子説∶“天地萬物之中,以人類最為尊貴。人類的行為,沒有比孝道更為重大的了。在孝道之中,沒有比敬重父親更重要的了。敬重父親,沒有比在祭天的時候,將祖先配祀天帝更為重大的了,而只有周公能夠做到這一點。當初,周公在郊外祭天的時候,把其始祖后稷配祀天帝;在明堂祭祀,又把父親文王配祀天帝。因為他這樣做,所以全國各地諸侯能夠克盡職守,前來協助他的祭祀活動。可見聖人的德行,又有甚麼能超出孝道之上呢?因為子女對父母親的敬愛,在年幼相依父母親膝下時就產生了,待到逐漸長大成人,則一天比一天懂得了對父母親尊嚴的愛敬。聖人就是依據這種子女對父母尊敬的天性,教導人們對父母孝敬;又因為子女對父母天生的親情,教導他們愛的道理。聖人的教化之所以不必嚴厲的推行就可以成功,聖人對國家的管理不必施以嚴厲粗暴的方式就可以治理好,是因為他們因循的是孝道這一天生自然的根本天性。父親與兒子的親恩之情,乃是出於人類天生的本性,也體現了君主與臣屬之間的義理關係。父母生下兒女以傳宗接代,沒有比此更為重要的了;父親對於子女又猶如尊嚴的君王,其施恩於子女,沒有比這樣的恩愛更厚重的了。所以那種不敬愛自己的父母卻去愛敬別人的行為,叫做違背道德;不尊敬自己的父母而尊敬別人的行為,叫做違背禮法。不是順應人心天理地愛敬父母,偏偏要逆天理而行,人民就無從效法了。不是在身行愛敬的善道上下功夫,相反憑藉違背道德禮法的惡道施為,雖然能一時得志,也是為君子所卑視的。君子的作為則不是這樣,其言談,必須考慮到要讓人們所稱道奉行;其作為,必須想到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樂,其立德行義,能使人民為之尊敬;其行為舉止,可使人民予以效法;其容貌行止,皆合規矩,使人們無可挑剔;其一進一退,不越禮違法,成為人民的楷模。君子以這樣的作為來治理國家,統治黎民百姓,所以民眾敬畏而愛戴他,並學習仿效其作為。所以君子能夠成就其德治教化,順利地推行其法規、命令。《詩經·曹風· 鳩》篇中説∶‘善人君子,其容貌舉止絲毫不差。’”
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事親者,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在醜不爭。居上而驕則亡,為下而亂則刑,在醜而爭則兵。三者不除,雖日用三牲之養,猶為不孝也。”
【解釋】 孔子説∶“孝子對父母親的侍奉,在日常家居的時候,要竭盡對父母的恭敬,在飲食生活的奉養時,要保持和悦愉快的心情去服事;父母生了病,要帶着憂慮的心情去照料;父母去世了,要竭盡悲哀之情料理後事∶對先人的祭祀,要嚴肅對待∶禮法不亂。這五方面做得完備周到了,方可稱為對父母盡到了子女的責任。侍奉父母雙親,要身居高位而不驕傲蠻橫,身居下層而不為非作亂,在民眾中間和順相處、不與人爭鬥。身居高位而驕傲自大者勢必要遭致滅亡,在下層而為非作亂者免不了遭受刑法,在民眾中爭鬥則會引起相互殘殺。這驕、亂、爭三項惡事不戒除,即便對父母天天用牛羊豬三牲的肉食盡心奉養,也還是不孝之人啊。”
子曰:“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要君者無上,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此大亂之道也。”
【解釋】 孔子説∶“五刑所屬的犯罪條例有三千之多,其中沒有比不孝的罪過更大的了。用武力脅迫君主的人,是眼中沒有君主的存在;誹謗聖人的人,是眼中沒有法紀;對行孝的人有非議、不恭敬,是眼中沒有父母雙親的存在。這三種人的行徑,乃是天下大亂的根源所在。”
子曰:“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禮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則子悦;敬其兄,則弟悦;敬其君,則臣悦;敬一人,而千萬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眾,此之謂要道也。”
【解釋】 孔子説∶“教育人民互相親近友愛,沒有比倡導孝道更好的了。教育人民禮貌和順,沒有比服從自己兄長更好的了。轉移風氣、改變舊的習慣制度,沒有比用音樂教化更好的了。更使君主安心,人民馴服,沒有比用禮教辦事更好的了。所謂的禮,也就是敬愛而已。所以尊敬他人的父親,其兒子就會喜悦;尊敬他人的兄長,其弟弟就愉快;尊敬他人的君主,其臣下就高興。敬愛一個人,卻能使千萬人高興愉快。所尊敬的對象雖然只是少數,為之喜悦的人卻有千千萬萬,這就是禮敬作為要道的意義之所在啊。”
廣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詩》雲:‘愷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
【解釋】 孔子説∶“君子教人以行孝道,並不是挨家挨户去推行,也不是天天當面去教導。君子教人行孝道,是讓天下為父親的人都能得到尊敬。教人以為弟之道,是讓天下為兄長的人都能受到尊敬。教人以為臣之道,是讓天下為君主的能受到尊敬。《詩經·大雅· 酌》篇裏説∶‘和樂平易的君子,是民眾的父母。’不是具有至高無上的德行,其怎麼能使天下民眾順從而如此偉大呢!”
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
【解釋】 孔子説∶“君子侍奉父母親能盡孝,所以能把對父母的孝心移作對國君的忠心;奉事兄長能盡敬,所以能把這種盡敬之心移作對前輩或上司的敬順;在家裏能處理好家務,所以會把理家的道理移於做官治理國家。因此説能夠在家裏盡孝悌之道、治理好家政的人,其名聲也就會顯揚於後世了。”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
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解釋】 曾子説∶“像慈愛、恭敬、安親、揚名這些孝道,已經聽過了天子的教誨,我想再冒昧地問一下,做兒子的一味遵從父親的命令,就可稱得上是孝順了嗎?”孔子説∶“這是甚麼話呢?這是甚麼話呢?從前,天子身邊有7個直言相諫的諍臣,因此,縱使天子是個無道昏君,他也不會失去其天下;諸侯有直言諫爭的諍臣5人,即便自己是個無道君主,也不會失去他的諸侯國地盤;卿大夫也有3位直言勸諫的臣屬,所以即使他是個無道之臣,也不會失去自己的家園。普通的讀書人有直言勸爭的朋友,自己的美好名聲就不會喪失;為父親的有敢於直言力爭的兒子,就能使父親不會陷身於不義之中。因此在遇到不義之事時,如系父親所為,做兒子的不可以不勸爭力阻;如系君王所為,做臣子的不可以不直言諫爭。所以對於不義之事,一定要諫爭勸阻。如果只是遵從父親的命令,又怎麼稱得上是孝順呢?”
感應章第十六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長幼順,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廟致敬,不忘親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廟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詩》雲:‘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
【解釋】 孔子説∶“從前,賢明的帝王奉事父親很孝順,所以在祭祀天帝時能夠明白上天覆庇萬物的道理;奉事母親很孝順,所以在社祭后土時能夠明察大地孕育萬物的道理;理順處理好長幼秩序,所以對上下各層也就能夠治理好。能夠明察天地覆育萬物的道理,神明感應其誠,就會彰明神靈、降臨福瑞來保佑。所以雖然尊貴為天子,也必然有他所尊敬的人,這就是指他有父親;必然有先他出生的人,這就是指他有兄長。到宗廟裏祭祀致以恭敬之意,是沒有忘記自己的親人;修身養心,謹慎行事,是因為恐怕因自己的過失而使先人蒙受羞侮辱。到宗廟祀表達敬意,神明就會出來享受。對父母兄長孝敬順從達到了極至,即可以通達於神明,光照天下,任何地方都可以感應相通。《詩經·大雅·文王有聲》篇中説∶‘從西到東,從南到北,沒有人不想悦服的。’”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詩》雲:‘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解釋】 孔子説∶“君子奉事君王,在朝廷為官的時候,要想看如何竭盡其忠心;退官居家的時候,要想看如何補救君王的過失。對於君王的優點,要順應發揚;對於君王的過失缺點,要匡正補救,所以君臣關係才能夠相互親敬。《詩經·小雅·隰桑》篇中説∶‘心中充溢着愛敬的情懷,無論多麼遙遠,這片真誠的愛心永久藏在心中,從不會有忘記的那一天。’”
喪親章第十八
子曰:“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yǐ],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慼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此聖人之政也。喪不過三年,示民有終也。為之棺、槨【guǒ】、衣、衾[qīn]而舉之,陳其簠簋[fǔ guǐ]而哀慼之;擗踴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為之宗廟,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時思之。生事愛敬,死事哀慼,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
【解釋】 孔子説∶“孝子喪失了父母親,要哭得聲嘶力竭,發不出悠長的哭腔;舉止行為失去了平時的端正禮儀,言語沒有了條理文采,穿上華美的衣服就心中不安,聽到美妙的音樂也不快樂,吃美味的食物不覺得好吃,這是做子女的因失去親人而悲傷憂愁的表現。父母之喪,3天之後就要吃東西,這是教導人民不要因失去親人的悲哀而損傷生者的身體,不要因過度的哀毀而滅絕人生的天性,這是聖賢君子的為政之道。為親人守喪不超過3年,是告訴人們居喪是有其終止期限的。辦喪事的時候,要為去世的父母準備好棺材、外棺、穿戴的衣飾和鋪蓋的被子等,妥善地安置進棺內,陳列擺設上 、簋類祭奠器具,以寄託生者的哀痛和悲傷。出殯的時候,捶胸頓足,嚎啕大哭地哀痛出送。占卜墓穴吉地以安葬。興建起祭祀用的廟宇,使亡靈有所歸依並享受生者的祭祀。在春秋兩季舉行祭祀,以表示生者無時不思念亡故的親人。在父母親在世時以愛和敬來奉事他們,在他們去世後,則懷看悲哀之情料理喪事,如此盡到了人生在世應盡的本分和義務。養生送死的大義都做到了,才算是完成了作為孝子侍奉親人的義務。”

孝經創作背景

孝經作者爭議

關於《孝經》作者,歷來有多種説法,而以孔子向曾子陳説孝道、曾子退而記錄成書較為普遍。《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孔子以為(曾子)能通孝道,故授之業,作《孝經》。”業,繁體作柴,古時書寫用簡牘:竹製品為簡,木製品稱牘。多枚簡牘聯編就叫簡冊,不超過百字就用木牘書寫,叫“方”,《禮記》有“文武之政,布在方冊”之説。比“方”更寬闊的書寫品,就叫作“棠”了,因其比簡和方都大,故稱“大版”。此處“孔子授之業”的“柴”,即傳授給曾子一大版文字,接下來是“作《孝經》”三字,説明《孝經》是孔子寫好(或具一綱領)授給曾子的。《漢書·藝文志》則説:“《孝經》者,7L子為曾子陳孝道也。”也認為《孝經》是孔子傳授給曾子的,與《史記》前後呼應。鄭玄《六藝論》更明確日: “孔子以‘六藝’題目不同,指意殊別,恐道離散,後世莫知根源,故作《孝經》以總會之。”説孔子既修《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擔心“六經”各自內容不一,人們不好把握,因此又寫了一本來總會之,這就是《孝經》。《孝經》實乃“六經”之綱領,義理之管鑰。 [10] 

孝經書名來歷

“孝經”的得名,歷史上至少有三種説法:一説“孝乃天經地義”之事,故稱《孝經》。 《漢書·藝文志》: “《孝經》者,孔子為曾子陳孝道也。夫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舉大者言,故日《孝經》。” “夫孝,天之經”云云,見《孝經》“三才章”,可見此説具有經典依據。二説《孝經》乃孝道之經典,故稱。鄭玄《孝經注》(龔道耕輯校本,下稱“鄭注”)序日: “孝為百行之首,經者不易之稱,故日《孝經》。”(《玉海》卷四一引)邢咼《孝經註疏》(下稱“邢疏”): “孝者事親之名,經者常行之典。”又日: “《爾雅》‘善父母為孝’;皇侃雲: ‘經者,常也,法也。’ (略)言孝之為教,使可常而法之。《易》有上經下經, 《老子》有道經德經;孝為百行之本,故名日《孝經》。”三説系摘取文中“夫孝,天之經也”命名,沒有特別含義。春秋末、戰國初文獻命篇習慣,多取首句為之, 《孝經》的“經”字不可能有“常道” “常法”可以“常行”的意思, 《孝經》當時只是傳記文獻,不可能在其他經典都未使用“經”字命名時獨居“經典”地位。大足石刻《古文孝經》“三才章”即以“夫孝天之經地之義”為首;河北定縣八角廊出土竹簡《儒家者言》引《孝經》殘文(《開宗明義章》“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直接《三才章》“子日:夫孝,天經、地義”),説明“夫孝天經地義”一句當初可能就在首章或次章中,由此推知《孝經》命名很可能系取首章關鍵詞(或第二章首句關鍵詞)“夫孝天經”構成。 [10] 

孝經作品思想

孝經孝道中心

孝經 孝經
孝經》,以孝為中心,為歷代儒客尊崇,比較集中地闡述了儒家的倫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規範,“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指出孝是諸德之本,認為“人之行,莫大於孝”,國君可以用孝治理國家,臣民能夠用孝立身理家。《孝經》首次將孝與忠聯繫起來,認為“忠”是“孝”的發展和擴大,並把“孝”的社會作用推而廣之,認為“孝悌之至”就能夠“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對實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統而詳細的規定。
孝經 孝經
它主張把“孝”貫串於人的一切行為之中,“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是孝之終。它把維護宗法等級關係與為君主服務聯繫起來,認為“孝”要“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具體要求:“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孝經》還根據不同人的身份差別規定了行“孝”的不同內容:天子之“孝”要求“愛敬盡於其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于四海”;諸侯之“孝”要求“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卿大夫之“孝”要求“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士階層的“孝”要求“忠順事上,保祿位,守祭祀”;庶人之“孝”要求“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
《孝經》將“孝”的地位和作用,上升到了“天”的高度,認為“孝”是上天定下來的規範,是“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既然“孝”是天經地義,是天道,是上天的大法大經,人們自然要遵守了,否則,就違背了天意。《孝經》認為“孝”是“諸德之本”,在各種社會道德規範中,是基礎,是根本,體現了“孝”在傳統道德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孝經》巧妙地將“孝”與“忠”聯繫在一起,得到了統治者的認可和推崇,使其地位進一步提升。“孝”,本是一種道德關係,《孝經》利用“禮”所闡述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邏輯,巧妙地將“孝”推廣到君臣之間的關係,認為“忠”是“孝”的延續。可以説,是一種思維上的創新。這一創新,符合統治階級的利益,自然得到統治者的青睞。歷代統治者均看到“孝”不僅能夠維護社會穩定,還有利於政權統治,因此都提倡“以孝治天下”。也難怪唐玄宗要親自為之作注了。流行的注本是唐玄宗注本,皇帝的重視,無疑提升了全社會的重視程度。同時,《孝經》進一步強化“孝”的社會地位和作用,認為“孝悌之至”能夠“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孝經》還進一步將“孝”從道德關係上升到法律關係,認為“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將“孝”上升到法律高度,利用國家機器,借用法律權威來維護封建道德秩序和宗法關係。 [15] 

孝經忠孝關係

《孝經·士章》中有:“資於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鄭玄解釋為:“事父與母,愛同敬不同也;事父與君,敬同愛不同也。”一般來説,子女對父母有天然的愛敬之情,與母親更親密一些,對父親則更為敬重,事父之孝要有愛有敬,而事君只取其敬。
就《孝經》文本而言,雖然其強調“孝”“忠”分離,但不是“忠孝無別”,陳璧生認為鄭玄本意是“移敬作忠”,忠孝有別,而“移孝作忠”只是一種簡單化導致的誤解。並且“移孝作忠”針對的是士階層,而不是對所有人的普遍道德要求。“移孝作忠”與“以孝事君”都是後人根據《孝經》內容簡化歸納出來的,對《孝經》而言,忠孝關係並未表現出“忠孝無別”或“以孝作忠”的特點。
無論對父母還是對君主,《孝經》皆倡導在他們出現不當行為時要及時勸諫,以“義”為上,而不是唯命是從、一味順從。《孝經·諫諍章》有借曾子之口請教孔子:“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孔子對此顯然有些憤怒,連用“是何言與”表示否定,“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符合道義的勸諫,能使君父避免因過失面臨危險遭受侮辱,從而免於不義。 [18] 

孝經諫諍思想

在《孝經·諫諍章》中孔子明確提出了諫諍的思想。諫諍的對象包括兩類人,一類是父親,一類是君王。在《諫諍章》中孔子認為“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在這裏孔子指出了幾諫的標準,就是道義。當君王不義或父母不義之時,臣子或子女不該採取一種順從的態度,而是應該以道義作為判斷標準,去勸諫父母君王。如果明明知道這樣做十分不妥,但為了維護自己孝順的名聲,而聽之任之,最後導致父母或君王犯下重大錯誤時,作為子女或臣子就是更大意義上的不孝了。所以從中我們可以認識到,孔子不認為孝道賦予了父母君王絕對的權力。這種諫諍思想,是對封建大家長式權力的一種制約,同時這種思想也帶有一定意義的民主性。諫諍的思想是整個儒學思想的一大閃光點。此外,《孝經》中還指出了另一主要思想內容,即它要求人們通過行孝道來最終達到立身的目的。簡而言之立身包括立德、立言、立功等方面。其中立德是立身的根本,立身最終又要通過建立功勳實現個人社會價值來實現。《孝經》明確提出了孝道止於立身。立身既要實現個人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同時也要求人們達到內在自我修養的提升。在這裏需要指出一點,就是當人們功成名就之時,孔子不認為應該到處宣傳自己的功績,因為社會上存在諸多誘惑,“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所以讓人低調行事,後世留名,這樣才能保存自己一生的名譽。 [20] 

孝經編輯思想

《孝經》的編輯者是按照等級制度爵位的高低來安排內容的篇章結構的,首先是天子之孝,其次是諸侯之孝,然後依次是卿大夫、士和庶人的孝,把地位最高的天子放在首位,諸侯、卿大夫、士和庶人按照社會地位的高低依次安排其後。這種由高到低的順序安排五等之孝的體例結構,反映了當時嚴格等級制度的社會現實,表現出《孝經》內容的編排原則,並將其中的尊卑觀念和濃厚的忠君尊王思想貫穿全書。 [21] 

孝經後世影響

孝經中國影響

早在西漢時期,《孝經》即被列為經典;到了唐朝,唐玄宗親自為它作注,是十三經中唯一有皇帝註釋的經典。 [9] 
《孝經》在唐代被尊為經書,南宋以後被列為《十三經》之一。在中國漫長的社會歷史進程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範將來”的經典,對傳播和維護社會倫理、社會秩序起了很大作用。
《孝經》古文經多出第十九章。《古文孝經·閨門章第十九》:“子曰:閨門之內,具禮矣乎!嚴親嚴兄。妻子臣妾,猶百姓徒役也。”
《孝經》在中國古代影響很大,歷代王朝無不標榜“以孝治天下”,唐玄宗曾親自為《孝經》作注。 [4] 
《孝經》先後有魏文侯、晉元帝、梁武帝、唐玄宗、清世祖等君王及五百餘位學者為此書作註釋義。《孝經》被歷代統治者奉為治世的至德要道,同時也完全融入了平民百姓的生活,併成了古代孩童的啓蒙教材。 [13] 

孝經國際影響

《孝經》傳入日本後,在日本流傳的《孝經》有今文、古文兩種,受到了日本天皇的高度重視。日本第四十六代天皇孝謙天皇,曾下詔令讓日本每家都藏《孝經》一本,並且號召國民對《孝經》精勤誦習。而後不同時代的多位天皇,也都非常重視《孝經》。《孝經》還受到了日本學界的普遍重視,學者們紛紛著書立説,翻譯、校正、解讀《孝經》。 [22] 
《孝經》已知英譯本便有八個。清朝時期產生的兩個最早的英譯本,即1835 年12 月美國新教傳教士裨治文(E. C.Bridgman)發表於《中國叢報》上的Heaou King, or Filial Duty(Bridgman 345-353)和對《孝經》重譯多次的英國傳教士和漢學家理雅各(James Legge)的譯本The Hsiao King, or Classic of Filial Piety(Legge 1899)。除此二者外,還有華人離散譯者陳貽範(Ivan Chen)於1908 年在英國倫敦約翰•莫瑞出版社(John Murray Publishers)出版的第三個《孝經》英譯本(The Book of Filial Duty)(Chen 1908)。該譯本後被用於英國高中學習中國文化的教材,具有一定影響力。 [23] 

孝經作品評價

朱熹曰:“《孝經》疑非聖人之言。”又:“《孝經》獨篇首六七章為本經,其後乃傳文,然皆齊魯間陋儒纂取《左氏》諸書之語為之,至有全然不成文理處。” [16] 
呂維祺《孝經或問》載:“孝經為何而作也?曰,以闡發明王以孝治天下之大經大法而作也。”
《漢書·藝文志》:“夫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舉大者言,故曰《孝經》。”
《武城曾氏重修族譜·遺事》載:“孔子七十二歲,語宗聖著《孝經》,著作既成,齊乃向北鬥告備。有赤虹自天而下,化為黃玉刻文。” [14] 
《孝經》是“孔子明帝王治天下之大經大法,以垂萬世”(明太祖語)。
宋太宗御書《孝經》賜給李至,説“於文無足取,若有資於教化,莫《孝經》若也。” [11] 

孝經版本信息

孝經流傳版本

秦焚書之後,《古文孝經》的流傳扼要説來:“漢初所傳《孝經》,本來是河間人顏芝所藏,由其子顏貞獻出。長孫氏、博士江翁、少府後倉諫大夫翼奉、安昌侯張禹等家所傳,經文皆同,即《漢書·藝文志》所載《孝經》一篇十八章。後來魯恭王壞孔子宅,在壁中發現《尚書》、《禮記》、《論語》、《孝經》等書,凡數十篇,孔安國悉得其書。漢昭帝時,魯國三老獻《古文孝經》,衞宏校之,即《漢書藝文志所載《孝經古孔氏》一篇二十二章。十八章本一般稱為今文本,二十二章本就稱為古文本。” [6] 
書分古今文二本,今文本為鄭玄注,古文本為孔安國注。自唐玄宗注本頒行天下,孔、鄭兩注並廢。清嚴可均有鄭注輯本,宋邢昺疏。 [5]  古文本22章,除《閨門章》的內容為新增外,其餘《孝平章》《父母生績章》和《孝優劣章》,都是從今文本分化出來的,只在文字上稍有改動。唐玄宗在開元七年(719年)召開學者鑑定會,鑑定了今古文兩種版本,併為之註解、作序、刻石,即“石台孝經”,也就是今之《十三經注疏》本,共18章。 [12] 
李學勤先生在日本還發現了“漆紙”《古文孝經》本。“紙片現存文字屬於《古文孝經》中的《士》、《庶人》、《孝平》、《三才》等四章。” [6] 
《御定孝經注》《御纂孝經集註》與《御定孝經衍義》三部御製《孝經》分別完成於清代順治、康熙、雍正前後三朝中,其編纂有着明顯的先後聯繫。 [19] 

孝經現代版本

《孝經文獻全編》共66 冊,由劉欣主編,巴蜀書社2021 年1 月出版。全書囊括了海內外《孝經》類200 餘種代表性傳世文獻和出土材料,上起戰國魏文侯的《孝經傳》輯本,下至民國時期的刻本和註釋本,以及新出土的敦煌吐魯番《孝經》寫本14 種。 [17] 
參考資料
  • 1.    這盒月餅有什麼特殊?  .央廣網[引用日期2020-11-04]
  • 2.    孝經原文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引用日期2012-09-14]
  • 3.    經典誦讀課程  .北京誠敬仁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12-09-14]
  • 4.    《孝經註疏》- 唐·唐玄宗/注 宋·邢昺/疏  .sidamingzhu.org[引用日期2013-06-16]
  • 5.    孝經  .中同古籍全錄[引用日期2012-08-03]
  • 6.    李學勤.《走出疑古時代》.長春:長春出版社,2007:187
  • 7.    王紅娟,郎松雪譯註,大學 中庸 孝經,吉林大學出版社,2021.06,第163頁
  • 8.    陳君慧主編,蒙學大全,北方文藝出版社,2018.02,第341頁
  • 9.    斗南編.國學知識全知道: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8.10:第516頁
  • 10.    舒大剛編著.孝經:濟南出版社,2018.04:第23-24頁
  • 11.    陳君慧主編,蒙學大全,北方文藝出版社,2014.04,第341頁
  • 12.    黃濟作.黃濟講國學:濟南出版社,2021.01:第107頁
  • 13.    曾軍主編.國學人文讀本: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09:第138頁
  • 14.    樊水編.曾子:中國旅遊出版社,2012.06:第27頁
  • 15.    張新科主編.中國古代文學600題: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21.08:第32頁
  • 16.    舒大剛. 董仲舒與《孝經》[J]. 衡水學院學報, 2022, 第24卷(6):3-6.
  • 17.    宋敏, 戚娟娟. 《孝經》文獻的集成之作——《孝經文獻全編》述評[J]. 濰坊學院學報, 2023, 第23卷(1):119-120.
  • 18.    李蕾. 淺析《孝經》裏的“移孝作忠”[J]. 哈爾濱學院學報, 2022, 第43卷(4):22-25.
  • 19.    楊暢. 清代前期御製《孝經》與帝王教化觀念[J]. 湖北工程學院學報, 2023, (4):10-15.
  • 20.    曹婷婷, 於天紅. 《孝經》孝道思想研究[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誌(學生版), 2018, (21):184.
  • 21.    李靜. 論《孝經》的編輯思想[J]. 出版科學, 2018, 第26卷(2):124-126.
  • 22.    史少博. 《孝經》之“孝道”在日本的傳播和研究及發展——以遠藤隆吉的研究視角[J].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 第37卷(2):19-26.
  • 23.    黃勤, 李無雙. 華人離散譯者陳貽範《孝經》英譯之譯者行為闡釋[J]. 外國語文研究, 2022, 第8卷(5):62-7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