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天仙子

鎖定
南天仙子,中藥名。為爵牀科植物水蓑衣Hygrophila salicifolia(Vahl)Nees的種子。南天仙子分佈於西南及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等地。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常用於乳癰紅腫熱痛,瘡腫。
別    名
廣天仙子
水蓑衣子
天仙子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玄蔘目
爵牀科
水蓑衣屬
水蓑衣
中文學名
南天仙子
採收時間
秋季果熟期,割取地上部分
用    量
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南天仙子入藥部位

南天仙子性味

味苦,性寒。

南天仙子歸經

歸心、肝經。

南天仙子功效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南天仙子主治

用於乳癰紅腫熱痛,瘡腫。

南天仙子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南天仙子使用注意

膿成或已潰者忌用。

南天仙子炮製

南天仙子一、採集加工

秋季果熟期,割取地上部分,曬乾,打下種子,除去雜質,備用。

南天仙子二、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乾燥,篩去灰屑。

南天仙子形態特徵

一年生至二年生草本,高30-60cm。根狀莖圓柱形,暗棕色,無毛或被短柔毛。葉對生;具短柄或幾無柄;葉片通常為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14cm,寬8-20mm,先端尖至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微波狀,兩面有線條狀鍾乳體。花3-7朵簇生葉腋;苞片卵形或橢圓形,長4-6mm;小苞片披針形或條形,長約為花萼的一半;蕊6-8mm,被短糙毛,5裂達中部,裂片三角狀披針形,有毛;花冠淡紅紫色,長約1cm,外有微毛,冠檐二唇形,上唇2淺裂,下唇3裂,裂片圓形;雄蕊4,二強;子房無毛,具長花柱,柱頭鈎曲。蒴果條形,長約10mm。種子16-32顆,細小,四方狀圓形而扁,淡褐色,浸水即現白色密絨毛。花期9-10月。

南天仙子生長環境

生於溪溝邊或陰濕地的草叢中。分佈於西南及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南天仙子藥材性狀

略呈扁平心臟形,直徑1-15mm。表面棕紅色或暗褐色,略平滑,無網紋,基部有種臍。表面有貼伏的粘液化的表皮毛,成薄膜狀,遇水則膨脹豎立,蓬鬆散開,粘性甚大,濕潤即粘結成團。無臭,味淡而粘舌。以粒大、飽滿、色棕紅、遇水有粘性者為佳。

南天仙子藥理作用

南天仙子附註

同屬植物種子作南天仙子入藥的尚有毛水蓑衣Hygrophila phlomoides(Wall.)Nees又名:粗毛水蓑衣《海南植物誌》。分佈於海南、雲南等地。
[1-3]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2.    歐陽榮主編 .《臨牀常用中藥飲片原色圖譜》: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3
  • 3.    範文昌編 .《廣東地產清熱解毒藥物大全》:中醫古籍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