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千年青城

鎖定
《千年青城》是一部歷史文化類型的紀錄片。由夏駿擔任總編導,共3集,從文明視域裏探究呼和浩特的前世今生,在歷史長河中解讀呼和浩特的縱橫八極。以當代理念感悟草原青城的激盪心魂;用頂級影像和聲音標定一座歷史名城。該片於2015年1月22日在內蒙古衞視首播。 [1] 
中文名
千年青城
類    型
歷史文化類型紀錄片
集    數
3 集
每集時長
30 分鐘
總編導
夏駿

千年青城劇情簡介

《千年青城》共分3集,分別以《千年逐夢》、《呼市傳奇》、《融合之城》為題,以膾炙人口的《敕勒歌》為引線,將青城千年的風雲變遷、交匯融合的發展歷史呈現出來,彷彿為觀眾展開了一幅大氣磅礴的呼和浩特歷史畫卷。 [5] 

千年青城分集劇情

第一集《千年築夢》
呼和浩特,北依陰山山脈,南瀕九曲黃河,是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交匯處,是塑造中華文明的兩種力量碰撞交融的最前沿。
長城,曾經的抵禦遊牧民族的藩籬,從海邊一路蜿蜒向西,在這裏,它第一次與農耕文明的哺育者黃河緊密牽手。兩種文明在此相逢,讓地處農之北、牧之南的呼和浩特肩負起巨大的歷史重任,也當然地成為中國歷史和文明大戲的一個主要舞台。
在這片土地上,從雲中城、盛樂城,到武川等六鎮,再到明代歸化城的興建,清朝擴建的綏遠城,呼和浩特一帶不斷成形的邊地重鎮,在繁華和蒼涼的輪迴之間,藴含着變革時代的力量,最終影響到中國命運的起落衰榮。
呼和浩特,見證了歷史演變的枯榮足跡,是中華國運的晴雨表。發生在這裏的千年故事,是書寫在東亞版圖上的磅礴史詩,也是人類歷史的重要篇章。
第二集《互市傳奇》
農耕世界和遊牧世界的形成,帶着某種自發的分工互補,彼此產品的交換和交流,成為雙方生產、生活的共同需要。歷史告訴我們,封閉帶來的是戰爭和劫掠,而開放帶來的則是貿易和繁榮。
呼和浩特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來就成為兩種文明之間貿易往來的集散地。
在草原絲綢之路上,地處草原南緣的呼和浩特,位於交匯點的關鍵位置,是地理中心和交通中心的核心區位,由此成為驅動貿易繁榮的發動機,是貫穿南北的關鍵樞紐。
千年綿延不衰的商旅貿易傳統,溝通了草原和中原,雙贏共榮,曾經孕育出例如“大盛魁”這樣的商業文明碩果。
儘管在呼和浩特的地界上,陰山與長城曾經無數次見證了中國歷史上的鐵血與戰火,然而,也正是在陰山下,長城邊,中國人沿着萬里商道走出國門,走向歐洲,走向世界。
歷史早已無數次的證明,在人類的內心深處,比鐵血戰火更深刻地影響了這片土地的,是物流往來、是水乳交融、是春風化雨、是商業的力量。
站在呼和浩特,縱觀古今中外,最能見證兩個文明的滄桑沉浮,也最能領會人類歷史的千古真諦。
第三集《融合之城》
呼和浩特,自古就是文明交融之地。
歷經千年的風雲變幻,在這片曾經見證了昭君出塞、北魏漢化、滿蒙聯姻的土地上,多民族之間的相互融合,多元文化的和諧共生,早已司空見慣。
呼和浩特一直遵從着草原民族開放包容的內心,多個宗教和諧共榮,分屬不同宗教的寺廟、道觀錯落髮佈於大街小巷。蒙元文化、藏傳佛教文化、伊斯蘭文化、道教文化和儒家文化彙集於此,展示出這座城市的有容乃大,並孕育出個性鮮明的的文化碩果。
在歷史深處,血脈的融合將農耕與遊牧的關聯,從物質財富的相互需求轉化為文化、禮儀、價值觀的相依相伴。
呼和浩特2400多年的歷史,是一部多種地域文化、經濟文化、民族文化碰撞、交匯、傳承、激盪的歷史。
陰山不老,青城長青。 [1] 

千年青城主創團隊

總編導
夏駿
導演
何苗
撰稿
周雲磊
鄧心
攝影
趙志偉
王晗
剪輯
曹愛珍
音樂編輯
劉悦
作曲
張恆
王小沙
解説
蘇揚
以上部分為主創人員名單,完整名單見片尾字幕,參考資料 [1] 
《千年青城》拍攝現場

千年青城獲獎記錄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人文中國 城市紀實”紀錄片一等獎
第13屆內蒙古自治區“五個一工程”獎
第10屆呼和浩特市“五個一工程”獎 [1] 

千年青城作品評價

千年青城,只讀這個片名已經充滿了想象,在這片廣闊的大地上,過去到底發生了什麼?有哪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又有哪些壯志豪情的傳奇?呼和浩特在歷史長河中又為何重要?這一系列的疑問,都可以通過這部片子從浩瀚的呼和浩特史中找到答案。歷史的美感油然而生,激盪你的靈魂,找尋千百年來的記憶……(呼和浩特新聞網評) [2] 
青城,吉祥美麗的呼和浩特;青城,魅力四射的自治區首府。此間,她滿藴着草原之都的端莊,她閃蕩着北國重鎮的風華,把《千年青城》的豪放傳奇,依託內蒙古電視台動感張揚,向祖國傾吐,向世界播動。(內蒙古日報評) [3] 
從這裏我讀出了青城的古往今來,讀懂了青城的厚重,青城的性格,青城的魅力。也讀懂了中國北方史,更讀懂了遊牧與農耕兩大文明的碰撞與交融史。(光明日報社內蒙古記者站站長 高平評)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