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企業、外交與近代化:近代中國的準條約

鎖定
《企業、外交與近代化:近代中國的準條約》是2016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侯中軍。 [1] 
中文名
企業、外交與近代化:近代中國的準條約
作    者
侯中軍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 
出版時間
2016年07月 (1版1次)
頁    數
302 頁
定    價
66.00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16178539 [1] 

企業、外交與近代化:近代中國的準條約內容簡介

近代中國的準條約是洋務運動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最初以電信、鐵路、開礦等近代工業為內容,與近代化議題密切相關。由於準條約涉及對外經濟事務,在外交職責劃分並不清晰的晚清時期,企業在很多時候承擔起對外交涉的職能,並由此演化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社會責任:政府責任或國家責任。甲午戰爭以後,尤其是義和團運動後,準條約與近代化密切相關的主題出現了變動,雖然電信、路、礦等準條約依然存在,但政治貸款開始出現。晚清政治改革時,清政府設立專門經濟管理部門,試圖以制度化的努力,將經濟剝離於外交事務之外,以保利權。民國成立後,全面繼承了晚清政府遺留下來的條約和外債,並宣佈對所有外人既得利權一體保護,準條約當然在此範圍之內。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準條約的弱化趨勢加劇,除無線電類準條約一枝獨秀外,其他類別的準條約逐漸消失。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南京國民政府的最後時刻。 [1] 

企業、外交與近代化:近代中國的準條約作者簡介

侯中軍,山東嘉祥人,2006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獲得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外關係史研究室副研究員,專業研究方向是近代中外關係史。出版專著一部,在《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雜誌上先後發表30餘篇學術論文。在近代中國的不平等條約、中國外交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抗戰外交以及琉球問題等方面都有專論。專著《近代中國的不平等條約——關於評判標準的討論》榮獲近代史所科研成果優秀獎,並多次榮獲近代史所青年學術論壇論文優秀獎。2010—2012年,以在職身份在湖南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後流動站工作;在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下,於2013年在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院進行過一年的訪問研究。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