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原音韻》音

鎖定
《中原音韻》音,《中原音韻》(1324)一書所反映的14世紀中國北方通語的語音系統。 [1] 
中文名
《中原音韻》音
作    者
周德清
所屬朝代
元代

《中原音韻》音內容簡介

《中原音韻》是中國最早出現的一部曲韻著作。作者是元代的周德清,江西高安人。他“工樂府,善音律”,對於元代盛極一時的北曲創作和演唱了解深透。他感到當時作曲、唱曲的人都不大講究格律,藝壇上出現了不少混亂現象。他認為要使北曲發揮更高的藝術效果,就必須使它的體制、音律、語言都具有明確的規範,特別是語音的規範更為重要。於是他根據自己的親身體驗,在理論上進行了一番總結,完成了這部劃時代的著作。
《中原音韻》的內容分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以韻書的形式,把曲詞裏常用作韻腳的5 866個字,按字的讀音進行分類,編成一個曲韻韻譜。韻譜分19韻:東鍾、江陽、支思、齊微、魚模、皆來、真文、寒山、桓歡、先天、蕭豪、歌戈、家麻、車遮、庚青、尤侯、侵尋、監鹹、廉纖。每一個韻裏再分聲調,按平聲陰、平聲陽、入聲作平聲陽、上聲、入聲作上聲、去聲、入聲作去聲等不同調類列字。每一類裏面以“每空是一音”的體例,分別列出同音字組,共計1 586組。
第二部分稱《正語作詞起例》,是關於韻譜編制體例、審音原則的説明,關於北曲體制、音律、語言以及曲詞的創作方法的論述等。《中原音韻》所代表的語音系統主要反映在它的韻譜裏,韻譜劃分出了同音字組,同音字組各讀什麼音,必須經過一番考訂,才能瞭解清楚。羅常培最先研究《中原音韻》的語音系統。羅氏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以韻譜的音韻分類為基礎,比照同期的音韻資料,如黃公紹、熊忠《古今韻會舉要》(1297)、卓從之《中州樂府音韻類編》等,構擬整個音韻系統。關於《中原音韻》的聲母,羅氏考訂的結果是20聲類,後來楊耐思在《中原音韻的音系》中又增加一個“仰”類。21聲類得到學術界的認可。與中古音《切韻》音系相比,《中原音韻》的聲母發生瞭如下變化:
①濁音清化。在《中原音韻》裏,中古全濁字普遍清化,上聲的全濁音字一律變為去聲,跟去聲的全濁、全清音字混並,平聲的全濁字自成一調,不跟清音字混並。周德清在聲調方面“平分二義”,是一大發明。他的平聲陰來自中古清音字,平聲陽來自中古濁音字。
②唇音的分化與合併。中古唇音字有重唇音“幫滂並明”和輕唇音“非敷奉微”兩組,在《中原音韻》裏,重唇音是3個聲母,並母依據濁音清化規律併入“幫滂”;輕唇音是兩個聲母,“非、敷”合併,“奉”依據濁音清化規律併入“非、敷”,微母還存在。
③影、雲、以三母合併。中古音聲母“影、雲、以”三類,在《中原音韻》裏已合併成一類。
④知、章、莊三組字合併,中古音“知、徹、澄”、“章、昌、船、書、常”、“莊、初、崇、生”三組聲母,在《中原音韻》裏已併成一組。崩p烹p‘蒙m風f亡v東t通t‘農n龍1宗ts憁ts‘嵩s支章t∫眵昌t∫‘施商∫戎З工姜k空腔k‘仰η烘香x邕ø關於《中原音韻》音的韻母,各家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共46類。如下:與中古音《切韻》音系相比,《中原音韻》的韻母變化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①中古一、二等開口字,在《中原音韻》裏一般已經合流,唯有牙喉音字一、二等仍然對立。
②中古的寒桓韻只有開合口不同,而主元音相同;《中原音韻》音的桓歡韻字全部來自中古的桓韻系,但是語音發生了變化,它不再是寒韻的合口,而是主元音與寒韻不同。
③《中原音韻》的魚模韻有兩個來源:一是來自中古的遇攝一等韻以及三等唇音;另一是來自遇攝三等韻。④支思韻的字,在中古屬於三等,在《中原音韻》裏變成了一等。研究這時期的語音系統,以《中原音韻》為主,參考《古今韻會舉要》、《蒙古字韻》、《音韻類編》、八思巴字對音等資料。《中原音韻》音系的聲母有21個,韻母有46個,分陰陽上去4個聲調。與中古音相比,聲、韻、調的變化情況是:
①中古全濁聲母變成同部位的清音(全清、次清);
②中古唇音分重唇、輕唇兩類8個聲母,這時變成[p]、[p‘]、[m]、[f]4個;
③中古的微母與影、喻(喻三喻四)合流,變成零聲母;
④中古音知、章、莊3組聲母已合併為[t∫]、[t∫‘]、[∫]一組;
⑤中古的全濁聲紐全部消失;
⑥中古的四等變成了兩等;
⑦產生了中古所沒有的韻母;
⑧中古的入聲韻消失,入聲韻尾脱落後變成相應的陰聲韻(一説入聲沒有完全消失);
⑨獨立出支思韻,其小韻較少,只有“舌齒音”,即來自中古的止攝開口各韻系的“精”系、“章、莊”組字、“日”母字以及少數幾個“知”組字。《中原音韻》音的聲調,與中古音相比,有較大變化,可歸結為“平分二義”和“入派三聲”兩項。這是周德清的發明。“平分二義”,指中古平聲字分陰平、陽平兩類,分化條件是聲母清濁,清聲母為陰平,濁聲母為陽平。學術界對於周氏“平分二義”的理解是一致的,而對“入派三聲”的説法,卻有截然不同的兩種認識。爭論的焦點是在《中原音韻》音系中有沒有入聲?一種看法是:《中原音韻》的“入派三聲”,反映了當時實際語言的入聲已經消失,分別變為平、上、去三聲。另一種看法是:“入派三聲”不等於“入變三聲”,“入派三聲”是為了曲詞唱唸方便擴大押韻範圍,在戲曲語言裏對入聲字行腔吐字採取的變通辦法。根據入聲字的聲母性質分別派入平、上、去聲,即全濁聲母派入平聲陽,清(全清、次清)聲母派入上聲,次濁聲母跟“影”母字派入去聲。而在當時的官話裏,入聲仍然存在,跟平、上、去聲嚴格地區別開來。

《中原音韻》音推薦書目

陸志韋.釋中原音韻.燕京學報,1946(31). 
楊耐思.中原音韻音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 
李新魁.中原音韻音系研究.鄭州:中州書畫社,1983.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