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礦

鎖定
《三礦》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紀錄頻道委託製作,陽泉市廣播電視台、郭東昇紀錄片工作室承製,郭東昇執導的社會紀錄片。該片於2019年11月28日在央視紀錄片頻道播出 [5] 
該片以宋永林、李海兵、張耀卿三位採煤隊長克服急難險重,努力完成生產任務的事蹟為主線,講述了擁有111年曆史、曾經產量龐大的陽煤集團三礦進入關井倒計時後,怎樣轉型,6000多名礦工怎樣安置的歷程 [3] 
中文名
三礦
類    型
紀錄片
出品公司
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央視紀錄頻道
發行公司
中央廣播電視總枱
導    演
郭東昇
編    劇
郭東昇
製片人
張旭
集    數
2 集
在線播放平台
中國中央電視台

三礦劇情簡介

劇照
劇照(5張)
醫院、學校、禮堂,三礦是一個小小世界。在這裏工作,可以不用下礦山,甚至春節時,三礦都有自己的春節晚會,有着礦區特色的文藝匯演。在鏡頭中,礦工們戴着頭盔,由裕公井乘猴杆下行300米,進入到地下120米深的水平運輸大巷,穿藍黑色工裝的回採、掘進、機電、通風、運輸作業人員,穿橙色工裝的安監人員,穿綠色工裝的工區以上領導幹部,各個工種的人在這裏乘車,趕赴各自的工作區域 [1]  [6] 

三礦分集劇情

    第1集

    三礦始於公元1907年,累計產出煤炭2.48億噸,2017年資源枯竭,三礦進入閉井程序,最後的採掘還在進行中。六千多名礦工將重新選擇工作崗位。


    第2集

    2018年1月,距離三礦預定的關井時間還有四個月,三礦只剩下兩個回採工作面繼續採掘,全年煤炭計劃產量290萬噸,比上一年減少了一半,二月份又面臨春節,如何完成任務,成了工區生產會的主要議題。


分集劇情參考資料 [1] 

三礦幕後製作

20世紀90年代曾是亞洲井工煤礦第一大礦的三礦,面臨一年後採區內資源將採掘殆盡閉井停產的問題。而閉井後三礦如何轉型,6600名礦工將去哪裏工作,成為全礦上下每天班前班後的一個主要話題。郭東昇正是這時帶着攝像機來到了三礦,記錄在煤炭資源枯竭、企業面臨轉型之時,礦工們的真實工作場景和生存狀態 [6] 
《三礦》正式開始拍攝後,導演郭東昇往返井下40多次跟蹤拍攝,在一次次下井中,郭東昇將目光更多地投入到採煤隊長身上。作為連接着礦山管理層與礦工之間的橋樑,採煤隊長的人物形象更為豐滿、立體。該片歷時兩年半拍攝製作,400小時井下拍攝,800小時真實紀錄素材,最終成片時間100分鐘 [3] 

三礦主創團隊

節目製作人
楊鴻龍
導演
郭東昇
攝像
郭東昇、郝曉波
剪輯
郝曉波
製作
呂濤、陸家樂
音樂
John
撰稿
郭東昇
解説
宋巖松
片頭題字
聞林
策劃
梁獻瑞、高海平
製片
馬芳、杜建強
節目監製
史玉寶、崔曉亮
節目總監製
王鐵梅
出品
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
製片人
張旭
項目主編
翟明陽
編輯
李海亮、張雪
參考資料 [4] 

三礦幕後花絮

  • 無論寒暑,每天早上5點前,宋永林、李海兵、張耀卿三位採煤隊長必須趕到工區,在第一時間瞭解井下生產情況 [6] 
  • 宋永林、李海兵、張耀卿等,帶領工友們在四塊石頭夾着一塊肉的井下,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努力完成生產任務 [6] 
  • 每次跟拍下井的上坡路,都是郭東昇最為難熬的時候,很多次,他感覺自己的腿要抽筋了 [6] 

三礦獲獎信息

時間
獎項類型
獲獎名稱
備註
2019年12月12日
2019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
中國故事優秀紀錄長片 [2] 
獲獎
2019年12月28日
第九屆“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頒獎典禮
評委會大獎
獲獎 [8] 
2019年12月28日
第九屆“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頒獎典禮
最佳攝影
獲獎 [8] 
2019年12月28日
第九屆“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頒獎典禮
最佳長紀錄片
提名 [8] 
2019年
第25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
長片十佳作品獎
獲獎 [3] 
2019年
第25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
最佳編導(長片)獎
獲獎 [3] 
2020年
央視網“秧紀錄”
年度最值得關注的紀錄片
入選
2020年
央視網“秧紀錄”
年度致敬紀錄片導演
獲獎 [7] 

三礦發行信息

宣傳活動
2019年11月24日,該片在陽泉市市舉行首映禮。
播出信息
播出時間
播出頻道
2019年11月28日
央視紀錄片頻道
2019年12月13日
央視紀錄片頻道 [9] 
2019年
陽泉廣播電視台 [10] 

三礦作品評價

郭東昇致力於用影像的語言展示一個真實的煤炭工業,以及正面的煤礦和礦工形象。在紀錄片中,他記錄了工作面深處出現的問題,也記錄了煤礦制定的一套完備的安全規章制度,採掘、通風、機電、運輸、安監各司其職、協調聯動,確保井上井下安全運轉。《三礦》用影像語言展示了真實的煤炭工業。當資源枯竭之時,三礦探索轉型之路,也表現了煤炭人正以前所未有的膽略構建煤炭工業的現在與未來。歷史與未來的對照,使《三礦》厚重而打動人心 [6] (《陽泉日報》評)
紀錄片真實而生動地記錄了礦工羣體的工作和生活狀況。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家庭的責任是支撐他們從事這樣艱苦工作的樸素信念,他們在過去曾被稱為“特別能戰鬥”的羣體,現在仍然能從他們身上看到那種不畏困難完成艱鉅任務的品質。這羣終日在沒有陽光的地層深處工作的人,卻有着豁達和陽光的性格。《三礦》留下了對煤礦工業厚重而珍貴的記憶,作為一名煤礦工人的兒子,我真誠地感謝這部電影的拍攝者 [6] (科幻作家劉慈欣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