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之大者

(漢語詞彙)

鎖定
國之大者,對於中國共產黨人而言,“人民”重於千鈞,“人民”就是一切,讓人民生活幸福就是“國之大者”。 [3] 
國之大者,就是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社會長治久安的大事。 [5] 
中文名
國之大者

國之大者詞語釋義

對於中國共產黨人而言,“人民”重於千鈞,“人民”就是一切,讓人民生活幸福就是“國之大者”。 [3] 

國之大者詞語出處

2020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多次談到“國之大者”。
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時指出:“要自覺講政治,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關注黨中央在關心什麼、強調什麼,深刻領會什麼是黨和國家最重要的利益、什麼是最需要堅定維護的立場,切實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落到行動上,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 [4] 
2021年4月5日出版的2021年第14期《瞭望》新聞週刊在權威欄目——“治國理政紀事”專欄中刊發了來自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的文章《心懷“國之大者”》。 [1-3] 

國之大者詞語解讀

心懷“國之大者”,首要的是站穩政治立場、把準政治方向。這一立場,就是黨的立場、人民的立場。這個方向,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前進方向。面對複雜局面和矛盾問題時,要分清大是大非問題和重大原則問題,始終忠誠於黨,不折不扣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從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心懷“國之大者”,要堅持從大局看問題、從長遠看問題、從戰略上看問題,從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高度,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全局,從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從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出發考慮問題。領導幹部要養成“計利當計天下利”的胸襟,善於把地區和部門的工作融入黨和國家事業大棋局,做到既為一域爭光、更為全局添彩。
心懷“國之大者”,要多打大算盤、算大賬,少打小算盤、算小賬。特別是在改革開放的攻堅階段,皆大歡喜的改革越來越少,推進一項改革往往會觸及利益的重新調整。要學會做政治上的考量,着眼於國家和民族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來權衡利弊得失,多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
心懷“國之大者”,要不斷提高政治領悟力,善於把握政治因素。這就要求黨員幹部培養敏鋭的政治眼光,學會分析事物與政治的關係,看到其中包含的政治因素,深刻理解其政治意義和政治影響,從政治的高度認識一項工作的重要性。這也是提高政治執行力,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好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前提。
心懷“國之大者”,要提高政治鑑別力,善於識破政治陷阱。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被紛繁複雜的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被各種似是而非的錯誤觀點所欺騙。
心懷“國之大者”,要保持清醒政治頭腦,識別防範政治風險。新形勢下,我國面臨複雜多變的發展和安全環境,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高度重視那些處理不好就會造成嚴重政治後果的事情。
心懷“國之大者”,要求黨員幹部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站穩政治立場、把準政治方向,學會站得高、看得遠、想得深,學會從全局看、從戰略上看、從人民根本利益看,學會算大賬、算政治賬,要增強政治敏鋭性和政治鑑別力,善於分析政治因素、政治意義、政治後果,善於識別政治陷阱、政治隱患、政治風險,時刻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和敏鋭的政治眼光,始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1] 

國之大者社會評價

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敢於擔當、善於作為,我們就一定能夠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和美、越過越幸福。(人民日報 評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