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卅”慘案

鎖定
1925年2月至4月,上海、青島的日本紗廠工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組織數萬工人罷工鬥爭,取得了重大勝利。日本帝國主義勾結北洋軍閥政府企圖破壞工人運動,醖釀新的血腥屠殺。
中文名
“五·卅”慘案
發生時間
1925年2月
1925年2月至4月,上海、青島的日本紗廠工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組織數萬工人罷工鬥爭,取得了重大勝利。日本帝國主義勾結北洋軍閥政府企圖破壞工人運動,醖釀新的血腥屠殺。5月14日,上海日本紗廠工人為抗議日本資方無理開除工人再度罷工,日本資本家開槍打死工人顧正紅(共產黨員),打傷10餘名工人,激起上海工人、學生和市民的憤怒。同時,在上海的帝國主義者提出有損中國主權,打擊中國民族工商業的“四提案”(增訂印刷附律,增加碼頭捐,交易所註冊及所謂“取締重工法案”),並決定於6月2日在上海納税外人會上通過,引起了包括民族資產階級在內的上海各階層人士的強烈反對。
5月28日,中共中央決定進一步動員羣眾開展反對帝國主義的政治鬥爭。30日,上海學生2千餘人在租界內散發傳單,發表演説,號召收回租界,被英國巡捕逮捕100餘人。下午萬餘羣眾聚集在南京路老閘捕房門首,要求釋放被捕學生,高呼“打倒帝國主義”等口號。英國巡捕開槍射擊,當場死11人,被捕者、受傷者無數,造成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當夜,中共中央召集會議,決定擴大斗爭規模,舉行罷工、罷課、罷市,抗議英帝國主義的大屠殺。
在共產黨人蔡和森、李立三、劉少奇等領導下,31日成立上海總工會。6月1日舉行20餘萬工人的總同盟罷工,5萬學生罷課,絕大部分商人蔘加罷市。7日,上海各界成立工商學聯合會,提出向帝國主義交涉的17項條件,包括永遠撤出駐滬的英、日海陸軍,取消領事裁判權,懲辦兇手等。
“五·卅”慘案的消息迅速傳遍全國,各大、中城市紛紛罷工罷課,聲援上海人民的反帝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