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人團

鎖定
三人團為中共黨史名詞,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曾有過4個“三人團”。
中文名
三人團
類    型
中共黨史名詞
組    成
任弼時、王稼祥、顧作霖等
成立時間
20世紀30年代

三人團中央蘇區“三人團”

1931年1月,中共擴大的六屆四中全會在上海召開。王明在共產國際“欽差大臣”米夫的支持下,從一名非中央委員一舉躍升為中央政治局委員。為推行中共六屆四中全會路線,王明派出“中央代表”、“中央代表團”分赴各革命根據地。赴中央蘇區的共3人,即任弼時、王稼祥、顧作霖,人稱“三人團”。
1931年4月,“三人團”到達中央革命根據地。11月1日至5日,根據臨時中央的指示,中央代表團即“三人團”在瑞金葉坪主持召開蘇區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即史稱的“贛南會議”。中央代表團根據臨時中央的指示精神,對中央蘇區的工作進行多方面的批評和指責。會議根據王明所控制的臨時中央的指示,決定撤銷毛澤東的中共蘇區中央局代理書記職務。會議還決定,設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取消紅一方面軍總司令和總政委、總前委書記的名義。

三人團最高三人團

1934年4月底廣昌戰役失敗後,中共中央書記處決定紅軍撤離中央蘇區。6月間,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決定成立由博古、李德和周恩來組成的“三人團”,秘密主持籌劃戰略轉移。
“三人團”是準備長征的中共中央最高領導集團,掌管中央和紅軍的最高權力。雖屬一臨時性的組織,但實際上是統一指揮蘇區黨、政、軍、民一切事務的最高領導集團。1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會議,決定取消“三人團”,博古和李德失去了對紅軍的最高指揮權。

三人團中央隊三人團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紅軍撤出蘇區被迫走上長征的道路。按戰鬥序列,中央紅軍組成2個縱隊。中央、軍委機關及直屬部隊組成軍委第一野戰縱隊和第二野戰縱隊。第一野戰縱隊代號“紅星縱隊”,第二野戰縱隊代號“紅安縱隊”。“紅星縱隊”是黨和紅軍首腦機關,“野戰軍西征”的指揮部。毛澤東、朱德、王稼祥、張聞天等中央領導同志編在第一縱隊,故又稱“中央隊”。
在行軍途中,毛澤東、王稼祥、張聞天3人有機會經常接觸,議論批判“左”傾軍事路線的錯誤。這樣,就逐步形成了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央隊三人團”。“中央隊三人團”是在同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冒險錯誤的鬥爭中逐步形成的,它對遵義會議勝利召開和圓滿成功起了重大作用。

三人團新三人團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貴州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重新肯定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路線,並改組中央領導機關,增選毛澤東為中央常委,取消長征初期的“三人團”,仍由最高首長朱德、周恩來為軍事指揮者。
遵義會議之後,中央紅軍行軍作戰的被動局面並未扭轉。由於長征戰事頻繁,必須臨機決斷以適應瞬息萬變的複雜的戰爭形式和環境,避免在緊急的軍事行動中因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而貽誤戰機,毛澤東提議成立三人團全權指揮軍事。1935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成立由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組成的新“三人團”,又稱“三人軍事指揮小組”、“三人指揮小組”,集中領導軍事,加強作戰統一指揮。新“三人團”是代表黨中央領導軍委工作的最重要的領導機構,是全權指揮軍事的統帥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