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τ子中微子

鎖定
美國費米實驗室的加速器,首次發現了能夠證明自然界中最捉摸不定、小得令人難以置信的最後一種微小粒子τ中微子存在的直接證據,這項突破性的成果宣佈後在物理學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中文名
τ子中微子
外文名
Tau neutrinos
發現地點
美國費米實驗室
領    域
物理學
歷來實驗
經歷20多年的搜尋,由美、日、韓、希臘等國54名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合作組於7月20日宣佈,利用美國費米實驗室的加速器,首次發現了能夠證明自然界中最捉摸不定、小得令人難以置信的最後一種微小粒子τ中微子存在的直接證據,這項突破性的成果宣佈後在物理學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τ中微子的發現在人類科學發展史上究竟有何重大意義呢?
20世紀60—70年代,格拉肖温伯格薩拉姆三位科學家對基本粒子進行了分類,提出粒子物理學的框架是標準模型,其主要內容就是組成所有物質的這12種基本粒子。自1897年,科學家通過實驗首先發現了電子,約百年後1995年檢測到了第11個基本粒子,到本世紀末發現的最後一個粒子τ中微子,這對於驗證粒子物理學基本模型又走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中微子無處不在,以光速飛速運動,由於它不帶電荷,與其它粒子只有弱作用。截止到二三年前,人們以為它可能像光子一樣沒有質量,但之後事情發生了變化。根據日本超級神岡地下實驗室的中微子研究結果,科學家開始認為中微子是有質量的。根據實驗線索表明,這三種中微子很有可能有質量和相互之間發生轉換,質量的範圍已可預測,但確切的數值尚待於研究;它們之間相互轉換,是指其本身具有轉變的幾率,比如電子中微子有可能會變成μ中微子、μ中微子又可能變成τ中微子,這之間的轉換機制正是我們要研究的。這些就是粒子物理學下一步研究的方向之一。
宇宙中我們可見的物質佔5—10%,而其它90%以上是不發光的暗物質,而中微子則是組成這些暗物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儘管它很輕,但是它對於研究宇宙總的質量構成有着重要的貢獻。在自然界中,中微子產生於一些星體或星系的反應過程,無時無刻不在穿過地球,所以,對中微子的研究將使人們對宇宙的演化、構成等有着更深的認識。
這次重大研究發現τ中微子轉換成τ輕子,就證明了τ中微子的存在。由此可見它們之間是相互轉換的。但在找到粒子家族的全部成員之前,就難以開展此方面的研究。現在科學家們就可以進一步開展對這些粒子的研究。
長期以來,我國科學家對中微子的研究十分重視,在理論和實驗方面做過許多貢獻。1992年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上精確測量出τ輕子的質量,這對τ中微子的研究有重要意義,糾正了在此之前國際上測量結果的重大偏差。現在我們正在積極策劃,將選擇適當場所,開展有關中微子的試驗,以期對粒子物理學能夠有更深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