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β受體

鎖定
β受體是一種腎上腺受體。腎上腺素受體分為兩類:凡與相應遞質結合導致血管收縮和瞳孔散大的,稱為α腎上腺素受體,簡稱α受體;凡與相應遞質結合導致心臟興奮、血管和支氣管擴張及代謝變化(糖酵解和脂肪分解)者,稱為β腎上腺素受體,簡稱β受體。
中文名
β受體
外文名
Beta receptor
所屬學科
生物學
亞    型
β1受體、β2受體、β3受體
作    用
與相應遞質結合導致心臟興奮、血管和支氣管擴張及代謝變化

β受體介紹

腎上腺素受體的概念可追溯到1905年, Langley研究了煙鹼和箭毒對肌肉的作用機理後提出,藥物僅作用於肌細胞或神經末梢某些部位,稱之為受點( receptor site),那裏存在興奮性和抑制性兩種受體物質( receptor substances)。Dale(1906年)發現腎上腺素的興奮作用可被麥角胺阻斷,抑制性作用則不阻斷,為兩種受體的概念提供了例證。
1948年 Ahlquist研究了6種結構近似的擬腎上腺素藥,比較了這些藥物對整體動物和離體器官的作用強度,分為兩種不同的器官效應:①a效應:主要包括外周血管的收縮作用,腎上腺素作用最強,其次是去甲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最弱;②β效應:主要包括心臟的興奮和外周血管的擴張作用,異丙腎上腺素的作用最強,腎上腺素次之,去甲腎上腺素最弱。根據這些藥物作用的顯著差異,提出了兩種腎上腺素受體的假説,並將前者命名為a受體後者命名為B受體,為腎上腺素受體的分類奠定了理論基礎。 [1] 

β受體腎上腺受體的分類

腎上腺素受體分為兩類:與相應遞質結合導致血管收縮和瞳孔散大的α受體,以及與相應遞質結合導致心臟興奮、血管和支氣管擴張及代謝變化的β受體。根據它們對激動劑或阻斷劑的反應不同,又可將α受體分為兩個亞型:凡能被苯腎上腺素和甲氧胺激動,併為哌唑嗪阻斷的α受體稱為α1受體。該受體位於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支配的效應器官的細胞膜(突觸後膜)上。凡能被可樂定激動,併為育亨賓阻斷的α受體稱為α2受體 [2]  。它位於突觸前膜、脂肪細胞和一些內臟及血管平滑肌細胞膜上。β受體傳統分為兩種亞型:心肌的受體主要為β1型,也存在β2受體,兩者之比約為80:20。研究認為,心肌上也存在α受體;支氣管和血管平滑肌上主要為β2受體。研究表明褐色脂肪組織中主要是β3受體。 [1] 
β1受體主要分佈於心臟,可增加心肌收縮性,自律性和傳導功能。
β2受體主要分佈於支氣管平滑肌,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等,介導支氣管平滑肌鬆弛,血管擴張等作用;
β3受體主要分佈於白色及棕色脂肪組織,調節能量代謝,也介導心臟負性肌力及血管平滑肌舒張作用。

β受體傳導通路

當β受體與GS蛋白結合,激活腺苷酸環化酶(AC)使三磷酸腺苷(ATP)轉化為環磷酸腺苷(CAMP),導致細胞內CAMP水平增高,CAMP激活PKA,PKA,磷酸化多種蛋白質,包括L型Ca2+通道,促進Ca2+內流,使細胞內Ca2+濃度升高,導致肌肉收縮力增強,磷酸化的受磷蛋白則增加肌漿網Ca2+的攝取,增強肌肉的舒張功能。

β受體β受體阻斷藥的基本藥理特性

β受體阻斷藥能選擇性地和β受體結合,競爭性地阻斷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遞質或擬腎上腺素藥與B受體結合,從而拮抗其β型擬腎上腺素作用,故也稱β型抗腎上腺素藥。在離體豚鼠右心房實驗證明,β受體阻斷藥可使激動藥異丙腎上腺素加速心率作用的濃度效應曲線平行地右移。在不同濃度阻斷藥作用下,激動劑的作用雖然受到拮抗,但加大激動劑濃度仍能達到最大效應,這是典型的競爭性拮抗。
在整體動物,β受體阻斷藥與α受體阻斷藥相似,其抗β型腎上腺素作用取決於組織局部激動藥和阻斷藥濃度的比例及機體交感神經的張力。例如,它對正常人休息時心臟的作用較弱,但當心髒交感神經張力增高時(運動或心力衰竭等病理情況)則對心臟的抑制作用明顯。β受體阻斷藥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具有相當高度的特異性,雖能阻斷腎上腺素能神經興奮引起的增強心肌收縮和增快心率的作用,卻不能阻斷鈣離子、洋地黃、氨茶鹼或胰高血糖素對心臟的興奮作用,也不能對抗乙酰膽鹼的血管擴張作用。
β受體阻斷藥的化學結構和β受體激動藥異丙腎上腺素相似。它們都有以下的基本結構:一端為帶異丙基的仲胺,另一端為芳香環,可以是一個或兩個苯環,也可以是一個雜環。前者似與β受體的親和力有關;後者可能決定其與β受體結合後發揮激動或拮抗作用。 [1] 
參考資料
  • 1.    張仕清編著. β受體阻斷藥的藥理和臨牀應用[M]. 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1996.04.
  • 2.    姚兵,卞春甫. 左旋四氫巴馬汀對α1和α2腎上腺素受體的作用[J]. 徐州醫學院學報,199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