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TEA

(茶)

鎖定
茶,屬於山茶科,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植物,植株高達1-6米。茶樹喜歡濕潤的氣候,在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地區廣泛栽培。茶樹葉子製成茶葉,泡水後使用。茶樹種植3年就可以採葉子。一般清明前後採摘長出4-5個葉的嫩芽,製作茶葉質量非常好,屬於珍品。廣泛流行於世界的保健飲品,起源於中國。中華茶文化博大精深,漢人飲茶已有幾千年的歷史。[1] 三皇五帝時代便有神農以茶解毒的故事。
中文名
外文名
tea
分    類
植物,飲品
產    地
主要在中國
盛行時期
唐代
內容簡介
tea是茶的英文,中國明代李時珍(公元1518~1593)所撰的一本藥物學專著《本草綱目》,成書於明萬曆六年(公元1578)。李時珍自己也喜歡飲茶,説自己“每飲新茗,必至數碗”。書中論茶甚詳。言茶部分,分釋名、集解、茶、茶子四部,對茶樹生態,各地茶產,栽培方法等均有記述,對茶的藥理作用記載也很詳細,曰:“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然火有五次,有虛實。苦少壯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與茶相宜。”認為茶有清火去疾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