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UML圖

鎖定
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統一建模語言,又稱標準建模語言。是用來對軟件密集系統進行可視化建模的一種語言。UML的定義包括UML語義和UML表示法兩個元素。
UML是在開發階段,説明、可視化、構建和書寫一個面向對象軟件密集系統的製品的開放方法。最佳的應用是工程實踐,對大規模,複雜系統進行建模方面,特別是在軟件架構層次,已經被驗證有效。統一建模語言(UML)是一種模型化語言。模型大多以圖表的方式表現出來。一份典型的建模圖表通常包含幾個塊或框,連接線和作為模型附加信息之用的文本。這些雖簡單卻非常重要,在UML規則中相互聯繫和擴展。
中文名
UML圖
外文名
UML-Unified Model Language
屬    性
統一建模語言
又    稱
標準建模語言

UML圖UML圖的作用

UML的目標是以面向對象圖的方式來描述任何類型的系統,具有很寬的應用領域。其中最常用的是建立軟件系統的模型,但它同樣可以用於描述非軟件領域的系統,如機械系統、企業機構或業務過程,以及處理複雜數據的信息系統、具有實時要求的工業系統或工業過程等。總之,UML是一個通用的標準建模語言,可以對任何具有靜態結構和動態行為的系統進行建模,而且適用於系統開發的不同階段,從需求規格描述直至系統完成後的測試和維護。

UML圖特點

(1)UML統一了各種方法對不同類型的系統、不同開發階段以及不同內部概念的不同觀點,從而有效的消除了各種建模語言之間不必要的差異。它實際上是一種通用的建模語言,可以為許多面向對象建模方法的用户廣泛使用。
(2)UML建模能力比其它面向對象建模方法更強。它不僅適合於一般系統的開發,而且對並行、分佈式系統的建模尤為適宜。
(3)UML是一種建模語言,而不是一個開發過程。

UML圖主要模型

在UML系統開發中有三個主要的模型:

UML圖功能模型

從用户的角度展示系統的功能,包括用例圖

UML圖對象模型

採用對象、屬性、操作、關聯等概念展示系統的結構和基礎,包括類圖、對象圖、包圖。

UML圖動態模型

展現系統的內部行為。 包括序列圖、活動圖狀態圖

UML圖圖的種類

截止UML2.0一共有13種圖形(UML1.5定義了9種,2.0增加了4種)。分別是:用例圖、類圖、對象圖、狀態圖、活動圖、順序圖、協作圖、構件圖、部署圖9種,包圖、組合結構圖、交互概覽圖3種。 [1] 
  • 用例圖:從用户角度描述系統功能。
  • 類圖:描述系統中類的靜態結構。
  • 對象圖:系統中的多個對象在某一時刻的狀態。
  • 狀態圖:是描述狀態到狀態控制流,常用於動態特性建模
  • 活動圖:描述了業務實現用例的工作流程
  • 順序圖:對象之間的動態合作關係,強調對象發送消息的順序,同時顯示對象之間的交互
  • 協作圖:描述對象之間的協助關係
  • 構件圖:一種特殊的UML圖來描述系統的靜態實現視圖
  • 部署圖:定義系統中軟硬件的物理體系結構
  • 包圖:對構成系統的模型元素進行分組整理的圖
  • 組合結構圖:表示類或者構建內部結構的圖
  • 交互概覽圖:用活動圖來表示多個交互之間的控制關係的圖

UML圖用例圖

描述角色以及角色與用例之間的連接關係。説明的是誰要使用系統,以及他們使用該系統可以做些什麼。一個用例圖包含了多個模型元素,如系統、參與者和用例,並且顯示了這些元素之間的各種關係,如泛化、關聯和依賴。

UML圖類圖

類圖是描述系統中的類,以及各個類之間的關係的靜態視圖。能夠讓我們在正確編寫代碼以前對系統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類圖是一種模型類型,確切的説,是一種靜態模型類型。類圖表示類、接口和它們之間的協作關係。

UML圖對象圖

類圖極為相似,它是類圖的實例,對象圖顯示類的多個對象實例,而不是實際的類。它描述的不是類之間的關係,而是對象之間的關係。

UML圖包圖

包圖用於描述系統的分層結構,由包或類組成,表示包與包之間的關係。

UML圖活動圖

描述用例要求所要進行的活動,以及活動間的約束關係,有利於識別並行活動。能夠演示出系統中哪些地方存在功能,以及這些功能和系統中其他組件的功能如何共同滿足前面使用用例圖建模的商務需求。 [2] 

UML圖狀態圖

描述類的對象所有可能的狀態,以及事件發生時狀態的轉移條件。可以捕獲對象、子系統和系統的生命週期。他們可以告知一個對象可以擁有的狀態,並且事件(如消息的接收、時間的流逝、錯誤、條件變為真等)會怎麼隨着時間的推移來影響這些狀態。一個狀態圖應該連接到所有具有清晰的可標識狀態和複雜行為的類;該圖可以確定類的行為,以及該行為如何根據當前的狀態變化,也可以展示哪些事件將會改變類的對象的狀態。狀態圖是對類圖的補充。

UML圖序列圖

序列圖(順序圖)是用來顯示你的參與者如何以一系列順序的步驟與系統的對象交互的模型。順序圖可以用來展示對象之間是如何進行交互的。順序圖將顯示的重點放在消息序列上,即強調消息是如何在對象之間被髮送和接收的。 [3] 

UML圖協作圖

和序列圖相似,顯示對象間的動態合作關係。可以看成是類圖和順序圖的交集,協作圖建模對象或者角色,以及它們彼此之間是如何通信的。如果強調時間和順序,則使用序列圖;如果強調上下級關係,則選擇協作圖;這兩種圖合稱為交互圖。

UML圖構件圖

構件圖又叫(組件圖)。描述代碼構件物理結構以及各種構建之間的依賴關係。用來建模軟件的組件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這些圖由構件標記符和構件之間的關係構成。在組件圖中,構件是軟件單個組成部分,它可以是一個文件,產品、可執行文件和腳本等。

UML圖部署圖

部署圖又叫(配置圖),是用來建模系統的物理部署。例如計算機和設備,以及它們之間是如何連接的。部署圖的使用者是開發人員、系統集成人員和測試人員。部署圖用於表示一組物理結點的集合及結點間的相互關係,從而建立了系統物理層面的模型。
一:這十種模型圖各有側重,
1:用例圖側重描述用户需求,
2:類圖側重描述系統具體實現;
二:描述的方面都不相同,
1:類圖描述的是系統的結構,
2:序列圖描述的是系統的行為;
三:抽象的層次也不同,
1:構件圖描述系統的模塊結構,抽象層次較高,
2:類圖是描述具體模塊的結構,抽象層次一般,
3:對象圖描述了具體的模塊實現,抽象層次較低。
在有的文獻書籍中,將這九種模型圖分為三大類:
結構分類、動態行為和模型管理:
1:結構分類包括用例圖類圖、對象圖、構件圖部署圖
2:動態行為包括狀態圖活動圖順序圖協作圖
用例圖
用例圖(6張)
3:模型管理則包含類圖。
參考資料
  • 1.    張紅娟,傅婷婷.數據庫原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6:206-209
  • 2.    張少剛,馬海雲 .軟件工程與畢業設計規範:國防工業出版社,2015:41-48
  • 3.    周鴻 ,劉丙午.管理信息系統 IT管理導向的理論與實踐:冶金工業出版社,2013:265-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