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N49

鎖定
這個編號為N49的氣體雲,位於大麥哲倫星系,由震波所造成的條狀發光雲氣散佈在大約30光年的區域。N49的年齡大概為5000年。
這顆超新星爆炸所發出的光,大約數幾千年前就傳到地球了,然而在1979年3月5日,又在N49偵測到另一個很強烈的爆炸。
中文名
M49
爆炸次數
第二輪爆炸
位    置
大麥哲倫星雲

N49影像介紹

N49 N49
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資料組合出的這張影像,呈現了一顆超新星爆炸發生之後,附近天區被照亮及殘渣四散的壯麗景象。

N49新一輪爆炸

這個編號為N49的氣體雲,位於我們鄰近的大麥哲倫星系裏,由震波所造成的條狀發光雲氣散佈在大約30光年的區域。這顆超新星爆炸所發出的光,大約數幾千年前就傳到地球了,然而在1979年3月5日,又在N49偵測到另一個很強烈的爆炸,併發出非常強烈的伽瑪射線輻射。
此一事件是一系列天文物理研究熱潮的起點,讓很多天文學家注意到另一種新且奇特的天體之存在。現在認為這個“3月5日事件”是由一顆磁星所造成的,它是種高度磁化的自轉中子星,也是在造成N49遺骸的超新星爆炸中形成的。這顆磁星以每秒1200公里的速度衝撞超新星爆炸的碎片。有意思的是這片星雲的形狀酷似南美洲。

N49宇宙“子彈”

宇宙子彈位於右下角箭頭所指位置 宇宙子彈位於右下角箭頭所指位置
美國航空航天局X射線探測器所拍攝的新圖像顯示還了在我們銀河系旁邊的一個叫做“大麥哲倫星雲”的矮星系中,一個名為N49的超新星爆炸後的精彩情景。
大型恆星內核停止產生新能量,自身重力產生的巨大引力導致整個星體向中心坍塌,從而出現劇烈的爆炸,形成超新星爆發。據報道,天文學家讓錢德拉X射線探測器曝光時間超過30個小時,才獲得了這張含有宇宙子彈的照片。
另一顆宇宙“子彈”
根據錢德拉X射線探測器的觀察顯示,如果該點光源位於超新星殘骸裏面,它將會被氣體所掩蓋。換句話説,這種明顯的X射線源可能實際上是位於超新星殘骸之外,而且在視線範圍內到處發射伽瑪射線和X射線
宇宙“子彈” 宇宙“子彈”
在超新星殘骸的對面,也可能存在着另一個宇宙子彈。由於發射物的重疊和交互作用(圖像中的黃色和紫色部分),因此極難觀察得到。這個區域之所以呈現出如此明亮的顏色,是因為超新星產生的衝擊波與附近寒冷的分子氣體雲發生了相互作用。
宇宙“子彈”的來源
科學家們稱,宇宙中能量最高的粒子很可能來自巨型黑洞,這些黑洞坐落於備受創傷星系的動盪核心區域。
這些宇宙“子彈”(指能量最高的粒子)的來源引起了科學家們的許多推測,他們想到了包括從伽瑪射線的爆發到衰變中的暗物質在內的一切。
然而,研究人員利用阿根廷皮埃爾·奧格天文台發現:宇宙射線源並不是均勻地分佈於太空中的,相反,宇宙射線好象來自於一些星系中心區域的高能巨大黑洞。這些黑洞被稱為活動星系核(AGN),研究人員曾經強烈地懷疑這些黑洞位於射線的背後。
研究小組成員、諾貝爾獎獲得者芝加哥大學的詹姆士·克羅寧將這個發現稱為一個“根本的發現”。該發現被詳盡地記錄在11月9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1] 

N49來源猜測

由於受到非對稱性爆炸的影響,這個宇宙子彈以大約800萬千米/小時[1]的速度從一處明亮的點光源( point source)射出,該點光源位於N49的左上方位置。
天文學認為這個點光源可能是所謂的軟伽瑪射線再現源,即一種猛烈發射伽瑪射線和X射線的來源點。

N49其他來源

研究人員估計,噴出宇宙射線的活動星系核坐落在銀河周圍方圓3.26億光年以內。“從宇宙的尺度來講,這就相當於我們本地的近鄰,”研究小組成員、猶他大學的米格爾·莫斯塔法説。
法勒告訴《太空網》的記者:由於還沒有將每一個宇宙射線粒子都解釋清楚,該研究結果並不排除其他來源的存在,但是宇宙射線粒子也有可能源自尚未發現的活動星系核。
儘管這項新研究將高能宇宙射線跟活動星系核密切地聯繫在一起,但仍將需要進一步研究,以便使該結果無懈可擊。法勒説:“情況有可能是這樣的:活動星系核附近的某處是宇宙射線的真正來源。我們現在所瞭解到的情況是:如果你發現了一條高能宇宙射線,它很可能跟活動星系核有關,而不大可能是隨意的巧合。”

N49爆炸原因

錢德拉X射線探測器獲得的新圖像表明,N49的年齡大概為5000年。而爆炸的能量估計為一個普通超新星的大約兩倍。科學家認為這種爆炸源於一顆大質量恆星的衰竭所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