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5W2H分析法

鎖定
5W2H分析法又叫七問分析法,創於二戰中美國陸軍兵器修理部。簡單、方便,易於理解,實用,富有啓發意義,廣泛用於企業管理和技術活動,對於決策和執行性的活動措施也非常有幫助,也有助於彌補考慮問題的疏漏。
中文名
5W2H分析法
別    名
七問分析法
表達式
WHAT+WHY+WHEN+WHERE+WHO+HOW+HOW MUCH
提出者
美國陸軍兵器修理部
提出時間
二戰中
適用領域
決策和執行性的活動措施
應用學科
企業管理和技術活動

5W2H分析法具體內容

發明者用五個以W開頭的英語單詞和兩個以H開頭的英語單詞進行設問,發現解決問題的線索,尋找發明思路,進行設計構思,從而搞出新的發明項目,這就叫做5W2H法。
(1)WHAT——是什麼,目的是什麼,做什麼工作。
(2)WHY——為什麼要做,可不可以不做,有沒有替代方案
(3)WHO——誰,由誰來做。
(4)WHEN——何時,什麼時間做,什麼時機最適宜。
(5)WHERE——何處,在哪裏做。
(6)HOW ——怎麼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實施,方法是什麼。
(7)HOW MUCH——多少,做到什麼程度,數量如何,質量水平如何,費用產出如何。

5W2H分析法重要性

5W2H分析法分析實例 5W2H分析法分析實例
提出疑問、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是極其重要的。創造力高的人,都具有善於提問題的能力。眾所周知,提出一個好的問題,就意味着問題解決了一半。提問題的技巧高,可以發揮人的想象力。相反,有些問題提出來,反而會挫傷人的想象力。發明者在設計新產品時,常常提出:為什麼(Why);做什麼(What);何人做(Who);何時(When);何地(Where);如何(How );多少(How much)。這就構成了5W2H法的總框架。如果提問題中常有"假如……"、“如果……”、“是否……”這樣的虛構,就是一種設問,設問需要更高的想象力。
在發明設計中,對問題不敏感,看不出毛病是與平時不善於提問有密切關係的。對一個問題追根刨底,有可能發現新的知識和新的疑問。所以從根本上説,學會發明首先要學會提問,善於提問。阻礙提問的因素,一是怕提問多,被別人看成什麼也不懂的傻瓜,二是隨着年齡和知識的增長,提問慾望漸漸淡薄。如果提問得不到答覆和鼓勵,反而遭人譏諷,結果在人的潛意識中就形成了這種看法:好提問、好挑毛病的人是擾亂別人的討厭鬼,最好緊閉嘴唇,不看、不聞、不問,但是這恰恰阻礙了人的創造性的發揮。

5W2H分析法應用程序

檢查原產品的合理性
步驟(1)做什麼(What)?
條件是什麼,哪一部分工作要做,目的是什麼,重點是什麼,與什麼有關係,功能是什麼,規範是什麼,工作對象是什麼。
步驟(2) 怎樣(How)?
5W2H分析法 5W2H分析法
怎樣做省力,怎樣做最快,怎樣做效率最高,怎樣改進,怎樣得到,怎樣避免失敗,怎樣求發展,怎樣增加銷路,怎樣達到效率,怎樣才能使產品更加美觀大方,怎樣使產品用起來方便。
步驟(3)為什麼(why)?
為什麼採用這個技術參數?為什麼不能有響聲?為什麼停用?為什麼變成紅色:為什麼要做成這個形狀?為什麼採用機器代替人力?為什麼產品的製造要經過這麼多環節?為什麼非做不可?
步驟(4)何時(when)?
何時要完成?何時安裝?何時銷售?何時是最佳營業時間?何時工作人員容易疲勞?何時產量最高?何時完成最為時宜?需要幾天才算合理?
步驟(5)何地(where)?
5W2H分析法 5W2H分析法
何地最適宜某物生長?何處生產最經濟?從何處買?還有什麼地方可以作銷售點?安裝在什麼地方最合適?何地有資源?
步驟(6) 誰(who)?
誰來辦最方便?誰會生產?誰可以辦?誰是顧客?誰被忽略了?誰是決策人?誰會受益?
步驟(7)多少(How much)?
功能指標達到多少?銷售多少?成本多少?輸出功率多少?效率多高?尺寸多少?重量多少?

5W2H分析法優勢

如果現行的做法或產品經過七個問題的審核已無懈可擊,便可認為這一做法或產品可取。如果七個問題中有一個答覆不能令人滿意,則表示這方面有改進餘地。如果哪方面的答覆有獨創的優點,則可以擴大產品這方面的效用。新產品已經克服原產品的缺點,擴大原產品獨特優點的效用。
1、可以準確界定、清晰表述問題,提高工作效率
2、有效掌控事件的本質,完全地抓住了事件的主骨架,把事件打回原形思考。
3、簡單、方便,易於理解、使用,富有啓發意義。
4、有助於思路的條理化,杜絕盲目性。有助於全面思考問題,從而避免在流程設計中遺漏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