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龐柔

(東漢末年人物)

鎖定
龐柔(生卒年不詳)南安郡狟道縣(今甘肅天水武山縣四門鎮)人,東漢末年人物。
為魏國名將龐德的堂兄,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時,其人身在漢中。 [1] 
《三國演義》中,龐柔為龐德親兄,並虛構了龐德殺嫂、兄弟義斷,誓不相見之事。
本    名
龐柔
所處時代
東漢末年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雍州南安郡狟道縣

龐柔人物事蹟

龐柔,為魏國將領龐德之兄(《魏略》作從兄)。 [3] 
三國志DS 龐柔 信息 三國志DS 龐柔 信息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龐柔身在漢中。襄樊之戰時,樊城諸將因為龐柔在蜀地而對龐德有疑慮,龐德便親自與敵將關羽交戰,以示忠心。 [4] 
後來關羽擒獲龐德,以龐柔在漢中之事勸説其投降。 [5] 

龐柔史書記載

《三國志 卷十八 魏書十八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第十八》裴松之注引《魏略》:德從兄名柔,時在蜀。 [1] 

龐柔演義形象

龐柔於《三國演義》第74回被提及,為龐德親兄。
曹操于禁率七軍支援曹仁時,任命龐德為先鋒。將領董衡因“龐德原為馬超手下,不得已而降”及“馬超與龐柔如今在劉備手下為官”認為龐德前去有弊無利,於是于禁請曹操收回命令,更換其他人為先鋒。
曹操聽從於禁之言,打算收回先鋒印時,龐德為請曹操打消顧慮,提及昔日在故鄉時與龐柔同居,因為嫂子不賢嫉妒自己而趁醉殺了她,龐柔恨入骨髓,兄弟斷義,發誓不再相見之事。 [2] 
後來龐德被關羽擒獲,關羽以馬超輔佐劉備及龐柔身在漢中之事勸其投降,龐德不從。 [6] 
參考資料
  • 1.    三國志·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第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2-12-28]
  • 2.    龐德抬櫬戰關公  .集部[引用日期2020-07-15]
  • 3.    《三國志 卷十八 魏書十八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第十八》裴松之注引《魏略》:德從兄名柔,時在蜀。
  • 4.    《三國志 卷十八 魏書十八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第十八》:遂南屯樊,討關羽。樊下諸將以德兄在漢中,頗疑之。德常曰:"我受國恩,義在效死。我欲身自擊羽。今年我不殺羽,羽當殺我。"後親與羽交戰,射羽中額。
  • 5.    《三國志 卷十八 魏書十八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第十八》:羽謂曰:"卿兄在漢中,我欲以卿為將,不早降何為?"德罵羽曰:"豎子,何謂降也!魏王帶甲百萬,威振天下。汝劉備庸才耳,豈能敵邪!我寧為國家鬼,不為賊將也。"遂為羽所殺。
  • 6.    國學子部-明清小説-三國演義(第74回)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