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龐德

(遊戲《率土之濱》中的角色)

鎖定
龐德是遊戲《率土之濱》裏面的一名武將。 [1] 
龐德為魏陣營、步兵種、5星級武將。其設計來源於東漢末年馬騰麾下武將龐德
中文名
龐德
性    別
登場作品
《率土之濱》
陣 營
兵 種
星    級
5

龐德角色背景

龐德(?-219年),字令明,南安郡狟道縣(今甘肅天水市武山縣四門鎮)人。
原為馬騰麾下武將,在隨馬騰四處征戰的過程中屢立戰功,勇冠三軍。馬騰被曹操徵為衞尉後,龐德歸屬馬超。
馬超兵敗後,龐德隨其一起投靠漢中張魯,而後馬超歸降劉備,龐德仍留在張魯麾下,曹操平定漢中後,龐德加入曹操。襄樊之戰時,龐德率軍支援樊城曹仁,在與關羽的戰鬥中,曾一箭射中關羽前額,之後遭逢漢水暴溢,龐德連同于禁都全軍覆沒。兵敗被擒後,龐德誓死不降,為關羽所殺。
龐德經常騎白馬作戰,因此稱白馬將軍。龐德死後,曹操聞之落淚,追諡壯侯,封其二子為列侯,從祀於魏太祖廟庭。 [4] 

龐德能力設定

龐德基礎屬性

屬性
項目
內容
COST
3
兵種
攻擊距離
3
初始謀略
70
初始攻擊
94
初始攻城
3
初始防禦
86
初始速度
90
數據為2015年10月的數據,參考資料 [1] 
《率土之濱》龐德 《率土之濱》龐德

龐德武將戰法

戰法
類型
名稱
介紹
基礎戰法
令明負櫬
戰鬥開始後前3回合,每回合使我軍羣體騎兵及步兵攻擊造成的傷害提高6%,該效果可疊加3次,持續直到戰鬥結束,第4回合起進入分兵狀態(傷害率50%,受速度屬性影響),持續直到戰鬥結束
可拆戰法
疾擊其後
普通攻擊後,隨機對敵軍單體再發動2次攻擊(傷害率80%-140%),每次攻擊的目標及傷害率獨立判定
數據為2015年10月的數據,參考資料 [2] 

龐德玩法分析

龐德屬性分析

龐德的各方面屬性綜合來看還是很不錯的。攻擊成長:2.22,防禦成長:2.03,數值在武將中都是屬於較高的一類。0.69的謀略成長比較低,但是龐德的輸出方向並不在這方面,所以無傷大雅。1.35的速度成長,比較中規中矩,但是龐德的自帶戰法與速度相關,速度對於龐德而言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屬性。 [3] 
《率土之濱》龐德 《率土之濱》龐德

龐德戰法分析

龐德自帶“令明負櫬”戰法,這是一個指揮類的戰法,是一種比較少見的戰法。其特性為前三回合,提升本方(兩目標)騎兵和步兵“攻擊”造成的傷害,總共可以疊加三次。到了第四個回合,進入分兵。該戰法表明,龐德主要是在後面的回合發力。 [3] 

龐德兵種分析

推薦轉為輕騎兵,這主要是考慮到其自帶戰法會受到速度的影響。現版本速度屬性的加成雖然不高,但是對於龐德這類比較吃速度的武將來説還是比較重要的。
推薦攜帶“攻其不備”、“窮追猛打”戰法,這兩個戰法都是在後面的回合才能發揮作用的戰法,比較契合龐德後期發力的特點。
此外,在和張機搭配的時候可以選擇“反間”,後面的回合可以為隊伍提供一定的保護。與張機孫策搭配的話可以選擇“疏數”,來保證輸出的穩定性。 [3] 

龐德隊伍搭配

前鋒:孫策:“愈戰愈勇”+“步步為營”
中軍:龐德:“攻其不備”+“反間”
大營:張機:“疏數”+“重整旗鼓”
拆解戰法方面推薦使用“疾擊其後”,一方面可以增加整體傷害,另一方面還可以增加攻擊距離。攜帶“疾擊其後”的武將如果觸發了“疾擊其後”的效果,即便普攻是攻擊在前鋒身上的也可能會對對面的中軍和大營造成傷害。 [3] 

龐德玩家評價

龐德的各方面屬性都很不錯,可搭配的陣容和戰法選擇也很多樣,是版本中比較熱門的武將。(九遊網評) [3] 
歷史上龐德果敢善戰,授命叱敵,跟從馬騰平定西涼,進擊反叛的羌、氐等外族。與馬超共同作戰,殺敵無數,而後輾轉多地,曹操拜龐德為立義將軍,封關門亭侯。遊戲中龐德作為新手武將,高額的傷害,養成的容易,前中期都可以勝任,後期輸出開始有些乏力。(遊民星空評) [5-6] 

龐德彩蛋花絮

設計原型
初為馬騰部下,在平定羌民的征伐中屢立戰功。建安年間,龐德跟隨馬超征戰,每次出征常衝鋒陷陣,勇冠涼州三軍。後幾經輾轉,隨張魯歸降於曹操麾下。219年,龐德協助曹仁抵禦關羽。時值漢水暴溢,他率諸將與關羽殊死搏鬥,箭鏃盡,又短兵相接。而他格鬥益怒,膽氣愈壯,力戰多時後因小舟被洪水打翻為關羽軍所擒。關羽敬重他的剛毅威武,以封將勸降,但他卻怒目不跪,怒斥關羽,最終殞身殉節。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進攻漢中時,龐德被曹操所擒,且因張魯的不仁而轉投曹操。此後,龐德屢立戰功,濡須口之戰斬殺東吳名將陳武,漢中之戰中殺敗蜀漢名將魏延,救出曹操。後來曹仁被關羽包圍在樊城,龐德隨於禁引軍赴救。其時諸將皆以龐德兄長龐柔、故主馬超均在蜀,都懷疑龐德有二心;龐德抬棺決死,遂力鬥關羽父子,又箭射關羽,深為關羽所忌憚。然而於禁懼其立功,加以制肘。魏軍戰敗,龐德被周倉在水中擒獲,誓死不降,為關羽所殺。曹操聞知此事甚為傷悲,為之流涕。 [1] 
參考資料